请选择 目标期刊

首诊于眼科的急性双眼盲原因探讨 下载:64 浏览:368

侯艳丽 黄映湘 王艳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对以双眼视力突然下降至盲为主诉、并首诊于眼科的患者进行病因分类及预后观察。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眼科急诊,以双眼突然视物不见为主诉的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9岁,双眼视力无光感4例,光感至0.01者3例,0.01<0.05者4例,双眼视力损伤不等1例:右眼手动/30 cm,左眼0.05。6例瞳孔对光反射正常,6例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诊断:双侧枕叶脑梗死2例,双眼球后视神经炎2例,垂体瘤卒中1例,一氧化碳中毒性皮质盲1例,癔症性黑朦2例,放疗性视神经病变1例,脑膜转移癌1例。肝性皮质盲1例,Leber病1例。结论双眼骤盲是眼部少见的症状,病因多样,涉及眼科及神经科,除外伤及医源性损伤视路损伤外,本文双眼骤盲归因于:各类原因造成的皮质盲、急性双侧视神经病变、恶性肿瘤、心因性盲等。眼科医师应具备分辨能力,争取早期治疗的时机避免至死致残。

双侧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效果分析 下载:71 浏览:383

杨霞 《诊断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双侧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0月由本科门诊接诊的凶险型前置胎盘病患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采取双侧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子宫切除率为2.13%、产后出血率为10.64%,和对照组的12.77%、29.79%比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凶险型前置胎盘中积极应用双侧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方案,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率,减少出血量,改善预后。

大跨新黄土公路隧道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43 浏览:271

毛金龙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基于G1816国家高速公路兰州新区至兰州段大跨新黄土隧道的地质特性,结合对同类型隧道设计支护参数取值的调研,采用工程类比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法,综合确定适合该项目的黄土隧道支护参数,并针对大跨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拱顶沉降变形、湿陷性影响、黄土陷穴和地表裂缝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

22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经双侧乳晕及腋窝入路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 下载:53 浏览:498

杨阳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总结22例经双侧乳晕及腋窝入路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术前从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两个方面为患者做好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器械准备及体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及引流管的情况,做好疼痛护理,并发症的处理,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

6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的护理 下载:56 浏览:499

王玮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通过对6例患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并采取相应围手术期及与之相适宜的健康指导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基础护理,伤口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观察护理等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

个性化护理对双侧卵巢切除致绝经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75 浏览:440

郑建敏 卢淑兰 余丽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双侧卵巢切除致绝经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10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双侧卵巢切除致绝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性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侧卵巢切除致绝经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同时有助于提高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考虑系统与用户双侧协同的区域多能源系统运行优化 下载:81 浏览:484

魏纯晓1 陈晔1 王燕敏2 刘宗歧1 李月乔1 华科3 崔怀宇4 王君莹5 《电力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IMES)中设备类型日益丰富使多种能源交互过程复杂,也对运行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区域能源运营商为主体,在系统侧和用户侧同时利用了IMES的多能互补特性,建立了双侧协同运行优化模型。IMES根据实时能源价格以及用户负荷需求曲线进行日前优化,系统侧在优化供能设备出力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调节能源转换设备的分配因子来提高系统中多种能源需求的匹配度;并在用户侧的综合能源需求响应中加入用能替代来提升用户侧可响应容量。最后,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计及用能替代的系统与用户协同优化实现了内部供能设备的高效运行,有效降低了运营商的用能成本,增加了收益。

无缝隙手术室护理在双侧扁桃体等离子消融术中的应用 下载:84 浏览:451

王桂芳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无缝隙手术室护理在双侧扁桃体等离子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慢性扁桃体炎患儿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无缝隙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扁桃体等离子消融术中应用无缝隙手术室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扁桃体炎患儿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一体式骨瓣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下载:78 浏览:503

​王浩1 胡深2 陈东1 胡继良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一体式骨瓣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采用一体式骨瓣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例,本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2例单侧病变患者术中发现脑组织膨出,行对侧脑组织探查,发现迟发性血肿并手术清除。余病例均无因恶性脑膨出行内减压。术后10d内患者颅内压波动在20mmHg左右。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显示1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0例(52.6%),轻残4例(21.0%),重残2例(10.5%),植物生存2例(10.5%),死亡1例(5.26%)。4例患者出现轻度硬膜下积液,其中3例行颅骨修补术后积液基本消失。术后并发癫痫5例、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3例。结论对于需要去大骨瓣减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体式骨瓣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减压,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轻。

磁共振成像表现为双侧桥臂异常信号的不同疾病的临床分析 下载:92 浏览:513

​姜季委1 孙丽红1 张元超1 左效衢2 商秀丽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探讨磁共振成像表现为双侧桥臂异常信号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疾病诊断,以提高对双侧桥臂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5例双侧桥臂病变患者的资料,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比较其临床表现的差异,分析双侧桥臂病变的特点。结果 5例患者磁共振成像极其相似,均表现为双侧桥臂对称性长T1、长T2、FLAIR高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化。但临床表现和诊断各不相同:例1患者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言语不清以及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例2患者仅有头晕表现,结合既往脑梗死病史,诊断为急性梗死后华勒变性;例3患者表现为左眼失明、右眼视物不清、四肢麻木,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例4患者表现为口齿不清、行走不稳、胡言乱语、抽搐,吸食海洛因数十次,诊断为海洛因脑病;例5患者表现为走路不稳、言语不清、面部表情少、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尿潴留,诊断为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结论双侧桥臂病变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脑血管病、脱髓鞘病、感染中毒性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均可涉及。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下载:30 浏览:317

喻元 喻宙 屈增辉 郑坤 袁超 邬仁杰 邓永军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对照组(43例,双侧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膝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TPA、PA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35%,略高于对照组的86.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较双侧钢板内固定可进一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和完全负重时间,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人性化助产护理对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887

莫梦娇​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估同步实施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和人性化助产护理能否降低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方法:在2023年06月-2024年06月期间选取本院105例顺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常规助产护理)和观察组(n=53,双侧会阴神经阻滞联合人性化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会阴侧切率、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助产中实施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人性化助产护理,效果显著,会阴侧切率低,产妇心理状态良好,可推广。

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作用机制分析 下载:189 浏览:2558

刘卫东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难治性弥漫性脑肿(重型颅脑外伤所致)胀患者,采取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以60例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分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给予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GOS评分、骨窗面积、颅内血压、出血量、基底池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干预能够降低颅内血压和出血量,提升GOS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子宫腺肌病经双侧子宫动脉分级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载:87 浏览:879

马宏祥 张爱华 冯恩娥 窦浩生 陈瑞民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整理分析子宫腺肌病(英文缩称AM)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分级栓塞术(英文缩称UAE)的实际情况,并对治疗安全水平展开探讨。方法 笔者筛选出32例AM病人,在其来院后指导其接受子宫动脉造影检查,然后通过聚乙烯醇(PVA)/栓塞微粒球颗粒等对病患的两侧子宫动脉实施栓塞处理,术后1年内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了解患者的痛经、月经周期、子宫及病灶等变化,然后展开统计处理。结果 实施栓塞术的疗效明显,没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问题,并且,其中有30例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有2例效果不佳,其中1例在8个月后行第2次栓塞后效果还不佳,后切除子宫;术后1-2个经期后所有患者(有28例病患在治疗前存在月经量偏多等问题)的月经量无异常;术后半年所有患者的子宫体积缩减均值是41.7%,前后大小差异明显(P<0.01)。结论 AM患者选择UAE方案的优势突出,且安全性强,实践意义较大。

单侧vs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下载:187 浏览:1686

许光贤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单侧vs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收入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均30例,对照组采取单侧入路PVP,研究组采取双侧入路PVP,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情况、VAS评分、QUALEFFO评分。 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之间VAS评分无差异,两组术前、术后3天QUALEFFO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QUALEFFO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经单侧或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均能够获得一定疗效,其中双侧入路相比单侧入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骨水泥注入量,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