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效率研究——以湖北大别山区为例 下载:38 浏览:315

孙春雷 张明善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精准扶贫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扶贫效率是检验扶贫手段是否成功的重要保证。基于此本文研究旅游扶贫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从而检验旅游精准扶贫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本文选取湖北大别山区16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DEA模型、使用Arc GIS软件对扶贫效率评价及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根据研究数据将湖北大别山16个县市区分为4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旅游扶贫模式建议。

行政复议法的修改与完善——以“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为视角 下载:86 浏览:495

王万华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行政诉讼程序终结后未再启动新的法律程序;行政实体法律关系经由行政诉讼程序获得实质处理。相较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具有更大空间实现"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经由复议体制改革和复议程序制度改革,行政复议制度的立法定位逐渐由内部监督机制向行政争议解决机制转型,有必要将"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引入行政复议法的修订中。未来的行政复议机构应与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分离,在行政复议机关之下直接设立专门的行政复议机构,组织形式采用行政复议委员会模式而非行政复议局模式;复议案件审理模式的建构,应强调发挥复议机构的能动性,在引入直接言词原则的基础上采职权主义;复议决定体系的完善,应建构以变更决定和明确履职内容的履职决定为主的复议决定体系,侧重对行政实体法律关系直接进行调整,与以撤销之诉为核心的行政诉讼形成合理分工。

私法中善意认定的规则体系 下载:25 浏览:233

石一峰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私法中适用信赖保护之善意普遍存在且多样。究其本质,善意是对私法主体认知状态的评价结果,这一认知状态是私法主体对可信赖事实之表象与真实情况不一致的不知悉。对于此种不知悉的评价,依善意的发展历史及其认定的特性,应属于法律价值判断,并可通过过失要件进行利益衡量。鉴于善意及其认定的共性,为化解善意认定规则上的争议,可以可信赖事实之可信赖性为主线脉络,对善意的认定进行体系化的规则建构。其中,一般可信赖程度是善意认定类型的层级区分依据,依此形成的规范标准以过失作为层级协调因素。一般可信赖程度加上影响特定可信赖性的因素,决定了具体认定善意中的实体考量因素和程序方式选择。依此,可形成"非为明知"和"非因过失而不知"的实体标准判断要素,以及一般性推定与有条件推定的程序展开方式,最终构建起以体系思维为引导的善意认定规则体系。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行使机制的完善 下载:78 浏览:487

程雪阳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落实来说,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行使机制异常重要且时间紧迫。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行使机制,应当首先将自然资源资产从普通的自然之物与自然资源之中剥离出来,然后通过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对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以及相关权利进行确权登记。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应按照"所有者与监管者分开"和"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两大原则,分级授权给不同层级的政府特设机构统一代表行使。国有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权则应在区分经营性国有财产和公益性国有财产的基础上,按照混合所有制改革原则组建或委托具体的企业来行使,从而同时实现"政企分开"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两大目标。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 下载:78 浏览:504

庄加园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立法者在引入动产抵押时,只借鉴了相对粗陋的规则,既未考虑到担保物权在担保人破产、遭受强制执行时的作用,也未考察声明登记制的公示原理,使其不仅难以发挥预期功效,而且在理论上屡遭误解。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要件并非用于解决无权处分时的所有权归属,而是具有不同于不动产登记的消极公示、分配清偿顺位、防止欺诈的功能。未经登记的动产抵押权仍具支配权属性,但其优先受偿顺位在破产、强制执行程序中都处于相对劣后的地位。若抵押人将其未经抵押登记的动产无权转让给他人,未登记的抵押权命运应视物权法第106条而定。

利用素质拓展训练完善大学生心理品质 下载:67 浏览:265

刘炳泽 《体育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教育模式单一且狭隘,在拥有知识与文学储备的同时,却缺少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品质不完善。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意志力、创新力、合作能力等心理品质,素质拓展训练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这种训练活动的引进与应用,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得到提升,成功找到自我,为以后步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奠定了基础。

站人音乐文化考察纪行 下载:93 浏览:508

杨菡 伊善斌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2017年7月18日至19日,笔者与中央音乐学院陈荃有教授,黑龙江大学音乐负责人胡雪丽教授,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副教授及年轻教师代表一行8人,从东北石油大学出发,全程180公里,到达黑龙江省肇源县,参观博物馆,拜访茂兴镇站人后裔,顺利完成了站人音乐文化的考察活动。

小麦蚕豆间作改善蚕豆根际微生物区系与减轻蚕豆枯萎病的作用 下载:86 浏览:524

王宇蕴1 任家兵1 张莹1 郑毅1,2 汤利1,3 《中国土壤》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和应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BIOLOG技术,通过比较单作和单作蚕豆根际土壤可培养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量、微生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Mc Intosh均匀度指数(U)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尖孢镰刀菌数量与真菌数量比、尖孢镰刀菌和拮抗菌的基因拷贝数等指标,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对接种蚕豆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对蚕豆枯萎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蚕豆相比,间作蚕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86.9%和23.4%,差异显著;小麦蚕豆间作能够显著提高蚕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总量,且微生物总量提升主要来源于细菌,其贡献率为83.72%,促进了蚕豆根际土壤向细菌型土壤转化;小麦蚕豆间作还能够提高蚕豆根际土壤微生物Shannon和Mc Intosh指数,有效降低Simpson指数,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单作蚕豆相比,小麦蚕豆间作蚕豆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降低了32.46%、基因拷贝数降低了17.52%,短短芽孢杆菌的基因拷贝数增加了86.06%,尖孢镰刀菌数量与真菌数量的比值降低了46.64%,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小麦蚕豆间作能显著提高蚕豆根际微生物总量,增加细菌在微生物总量增加中的贡献,提高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均一度,降低尖孢镰刀菌数量及其与真菌数量的比值,减少尖孢镰刀菌基因拷贝数,增加短短芽孢杆菌基因拷贝数是小麦蚕豆间作减轻蚕豆枯萎病的重要机制。

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下载:86 浏览:482

辛宗斐1 吕晓1,2 彭文龙1 牛善栋2 《中国土壤》 2020年6期

摘要:
为探寻近年来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推动耕地可持续利用,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基于Cite 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主要中文学术文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①早期研究主要基于经济学视角,强调投入-产出效益,内容以农业集约经营的现实意义、农业目标、实现途径等理论为主;随着实证研究逐渐深入,基于多种模型方法的结合与应用,围绕结构特征、评价体系、空间差异、驱动机制、政策调控等方面展开了进一步探索;多学科视角下的理论、实证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其研究内涵。②微观尺度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化的驱动力主要是农户主体的经济效益,区域尺度则表现为社会经济、耕作制度等,且各省市间驱动力差异性显著。③基于国家、省域层面的大尺度与地市、县域中尺度研究较丰富,农户、地块微观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区域间分布不均。④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传统研究受到较大冲击、近年来发表论文的数量明显下降。未来耕地利用集约化研究应积极推进多学科交叉,充分发挥大数据等新技术优势,探索新模型、新方法,以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集约化等社会需求,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周围型小肺癌2年以上CT随访观察研究 下载:24 浏览:213

杨国才 柴振达 张善华 《肿瘤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肺小结节CT值及最大直径的变化,探讨不同类型肺结节(≤2cm)变化性质及危险度。[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术前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直径≤2cm的肺结节67例。分为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三组,测量不同时间点结节的最大直径和CT值,绘制ROC曲线,确定三者之间CT值和直径的最佳截断值。[结果](1)鉴别AIS和MIA平均CT值最佳截断值为-544HU,鉴别MIA组和IAC组最佳截断值为-376HU。鉴别AIS和MIA直径最佳截断值为8.5mm,鉴别MIA组和IAC组最佳截断值为11.5mm。(2)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在随访过程中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充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是侵袭性肺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肺结节平均CT值<-544HU及最大直径<8.5mm更倾向于AIS;随访过程中出现肺结节增大、CT值增加,出现充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应考虑结节侵袭性恶变的可能;肺结节随访时间建议至少5年以上。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阿拉善盟土地荒漠化反演研究 下载:76 浏览:490

潘霞1 高永1,2 汪季1 《中国土壤》 2018年11期

摘要:
以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13Q1产品为数据源,将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不同荒漠化等级的划分依据及评价因子,以此来反演2000~2016年阿拉善盟土地荒漠化时空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阿拉善盟土地荒漠化具有自东南向西北逐渐改善的好转趋势,其中,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改善效果明显,但额济纳旗土地荒漠化改善效果微弱。在不同荒漠化等级中,重度荒漠化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中度土地荒漠化,再次是轻度土地荒漠化,非荒漠化土地所占比重最小。相关分析后发现,气温和降水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而牲畜数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且呈极显著相关。可见,人类行动的实施才是防治土地荒漠化进一步恶化的有力措施。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对植被生长的高度敏感性,可以快速简便的划分出荒漠区和非荒漠区,同时基于GIS空间统计功能,可以有效地对不同程度荒漠化划分等级。通过空间分辨率高达30 m的Landsat TM5影像在不同荒漠化等级范围内的精度验证,总体评价分类精度达到85.11%,Kappa系数为0.82,两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可见归一化植被指数在反演大尺度下荒漠化动态演变过程的准确度和可行性。

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观察 下载:55 浏览:380

李善雨 韩冬 李丽 杜哲 王献辉 李杰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住院的IMEM患者34例(34只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观察术前、术后1、3个月术眼的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对比敏感度及视物变形程度手术前后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1、3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后1个月显著减少(P<0.05)。术后1、3个月对比敏感度各频率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术后1、3个月视物变形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P<0.05)。结论 IMEM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前膜剥除术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及对比敏感度,减轻黄斑水肿及改善视物变形,手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比敏感度检测可用于评价IMEM手术治疗效果。

论中国慈善史学科成立的条件及其体系与功能 下载:125 浏览:181

周秋光 黄均霞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中国慈善史属于中国社会史中社会功能的重要类项。随着国内外慈善事业研究的推进,慈善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中国慈善史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中国慈善史研究已有专业的学科概念、明确的研究对象、丰硕的研究成果、相应的研究队伍,以及广泛的社会需求,业已具备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从社会史、慈善学与其他相邻学科的比较中,中国慈善史的学科知识体系更加明晰。其认识功能、实践功能和教化功能已能促使其发挥作为一门学科应有的效用。

有关近代中国养老院的三个问题 下载:57 浏览:321

苏全有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近代中国养老院问题,乃学术界研究的缺失所在。养老院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一方面有历史的沿承,另一方面,则与西方国家的榜示有关。养老院的经费,既有政府拨款,亦有民间慈善商家的赞助,以及侨资、外资、教会所筹等。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养老院的民间化趋向。养老院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失,如虐待老人、压迫佃农、管理规制的限制,导致风波冲突不断;在经营方面,经费短缺问题突出。近代中国养老院的发展历程,对今天我国解决养老问题,颇多资鉴价值。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世俗慈善救济权威建立中的传承与超越——以威克里夫和罗拉德派为例 下载:61 浏览:322

陶芳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世俗慈善救济权威的建立,是指世俗之人在此事业上不断发声、不断争得一席之地的进程。在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这一进程在思想领域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为慈善救济注入了更多世俗性和宗教个人主义的色彩。具体而言,一是主张者身份的世俗性,代表人物为威克里夫和他的追随者罗拉德派;二是涉及慈善救济管理权和使用权内容上的反教权、反托钵僧、反代祷以及强调世俗力量的倾向。这些特点正是将慈善救济事业与社会环境变化进行整合的结果,也正因如此对慈善救济的探讨有时会杂糅在那个时代的信仰和政治需求中,涉及其本身的一些重要问题尚被忽略,慈善救济去魅化尚未实现。

企业资金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 下载:63 浏览:443

杨晶晶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企业意识的进步,企业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在,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对现代企业来说,构建完善的企业资金管理系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从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入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目前资金管理模式及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通过本文对达州的企业构建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系统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论我国民商事仲裁简易程序之完善——以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保障为视角 下载:59 浏览:372

柳正权 牛鹏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围绕快速低费解决纠纷的目标开展了仲裁程序改革,快速程序、加速程序、小额程序等在实践中大量涌现。我国《仲裁法》虽未对上述程序作出规定,但仲裁实践中亦存在功能与之类似的简易程序。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仲裁简易程序实践中存在种种问题。完善我国仲裁简易程序可借鉴国际商事仲裁中快速程序的经验,首先,在立法层面由《仲裁法》对简易程序作出原则性规定;其次,在理念层面协调好仲裁机构管理权与当事人意思自治之间,仲裁程序简化与当事人程序权利保障之间的价值冲突;最后,在制度层面以保障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出发点,完善仲裁简易程序的制度设计。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商事仲裁机制的完善路径研究 下载:59 浏览:421

王祥修1 王艺颖2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俄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解决商事纠纷的新挑战,能否妥善解决商事纠纷成为影响中俄经贸往来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坚持"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商事仲裁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对于促进中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中俄现有的仲裁法律制度入手,对比两者的仲裁发展现状,总结"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商事仲裁机制中存在着法律差异较大、承认与执行不足、国际化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商事仲裁机制的完善应当从完善法律查明互助机制,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政策沟通机制,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制定改革合作方案,推进商事仲裁的国际化进程等路径进行。

执行程序中限制消费制度运行的现状及完善 下载:63 浏览:401

高明1 雷洋2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限制消费制度是我国一项创设性的间接执行措施,施行时间虽短,但有效推动了不少"骨头案"的解决,对"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了巨大助力。同时,由于该制度相对于其他较为完整的执行措施而言,尚处在发展阶段,施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没有比较法经验以资借鉴,所以从国内司法实践中进行总结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北京市E中级法院2016-2018年3年的执行实施案件和执行审查案件为分析样本,对限制消费制度运行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限制消费制度运行中存在限制对象随意性大、适用情形存在争议、审查思路不一致、救济追责规定供给不足四方面主要问题,在对限制消费制度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提高立法位阶、细化具体规则和明确救济途径三方面对限制消费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从大众慈善到金融市场:19世纪英国信托储蓄银行的发展 下载:21 浏览:197

叶璐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19世纪英国低收入群体储蓄需求的增长以及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英国信托储蓄银行数量的显著增长。储蓄银行的创办初衷是鼓励工人阶层养成节俭、储蓄的良好习惯,最终实现"自助"的目标,减轻政府救济负担。但随着存款数额的增长,这笔积少成多的资金也开始流入资本市场寻求更高收益。从早期统一购买国债到19世纪下半叶投资渠道的放宽,储蓄银行从对低收入群体的单向"输血",发展为连接低收入群体与资本市场的双向通道,其慈善性质的淡化实际上反映出英国社会各阶层在19世纪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受益趋势。
[1/4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