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我国老龄产业的市场供给特点、运作机制及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下载:88 浏览:459

郭正模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新兴产业的市场供给对创造社会新的有效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老龄产业的供给能力提升,需要从其市场供给特点、运作机制等供给侧方面加以研究,以促进该产业的健康成长和快速发展。老龄产业作为一种弱质的新兴产业,其市场供给机制具有许多特殊性和内生性障碍。老龄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将社会供给与市场供给有机结合的供给侧改革。

四川省广安市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策划方案——以醉仙麻辣牛肉为例 下载:17 浏览:193

陈迎 《当代市场营销》 2025年1期

摘要: 如何在新农村发展的大环境下,做好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推广,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品销售,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区域以外的消费中,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促进其发展将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以醉仙麻辣牛肉的营销为出发点,通过多角度的背景分析,对著名的醉仙麻辣牛肉的销售现状、困境、产品特点、传统营销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典权入法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45 浏览:469

王湚 《法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典制是我国古人在交易中经过反复琢磨,凝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民间交易习惯是其滥觞,自有其存在商业和经济逻辑。《民法典》物权编设立典权制度在诸如弘扬传统法律文化,推动不动产制度鼎故革新等多个方面具有抵押权等制度无法比拟的优势,即便社会发展进步如斯,但其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仍具现实意义。然,典权的权利属性是此制度需要厘清的关键问题,是关乎其存废,亦是典权进入《民法典》物权编的拦路虎,本文将通过厘清典权的法律属性,论证物权编设立典权的必要性,并尝试通过立法维度,力求重新激活典权,将逐渐式微的典权制度拉回大众的视野。

现代农业的“出逃”与“精神归来” ——基于现代农业生态理念发展角度 下载:129 浏览:1328

李茂盛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现代农业由于高生产率、生产技术先进性一直被视为农业发展的综合体现,相反,传统农业由于生产率低下、产值不高等问题而被视为发展的阻碍因素。但这种非此即彼的状态是就生产技术层面的单一分析。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来看,随着生态友好型、低碳型等概念的提出,现代化农业内涵发展得越来越全面,现代农业不单单强调技术现代化,也强调发展理念现代化。发展方式从粗放式、高消耗式转向了集约式、低消耗式,这就是现代农业“出逃”又“精神归来”的现象。

论我国的传统调解及其现代启示 下载:80 浏览:1011

田应茂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调解在中国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调解理念和独特的调解机制,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之花”。在现代中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调解在化解社会纠纷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但在数量不断增长、类型日趋多样的社会纠纷面前,我国当今的调解制度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因此,本文对我国的传统调解进行分析,汲取传统调解中有益的理念和机制,如适度建立调解前置程序、充分借助民间力量等。

商业言论自由的法制完善 下载:115 浏览:1502

周茂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本文将对商业言论的概念、特点、类型、宪法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保护商业言论的宪法价值。我国有关商业言论的法规没有专门的立法,只分布于一些特殊的法律中,因此我国对于商业言论的管制仍然有待完善。现行立法的不足和对商业言论监管的不利导致了与商业言论有关的司法实践难以解决。立足于商业言论自由的法制完善,借鉴国外成熟的法制经验,从而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我国商业言论的法律及配套措施,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长江流域立法模式研究 下载:125 浏览:1523

易陈娟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下简称《长江保护法》)正式实行,其具有颇多意义,其中,其流域立法模式从分散立法模式转变到综合立法模式。本文主要对两种立法模式进行对比,得出综合立法模式是最佳、最优的选择。

农贸市场管理办法地方立法研究 下载:115 浏览:1504

温玉佳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立法是国家重要的政治法律活动,而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国家层面的立法,地方立法具有“地方性”立法特色,其立法权限有限。仅适用于其一地一域范围之内,所以设区的地方性立法要从地方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切实解决当地现实问题。而农贸市场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农贸市场,本质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城市规划建设区以食用农产品现货经营为主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交易场所。农贸市场立法时应当要保障农贸市场的公益性,由政府牵头完善制度设计,建立长效机制。

成都市单用途预付卡立法规制的研究 下载:152 浏览:1908

刘颖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预付卡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备的预付卡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预付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存在原则性立法过多、缺乏资金安全保障、监管缺位等问题,导致实践中存在大量通过霸王条款、强制交易或关门跑路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考察借鉴美国、日本的相关规制经验,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应当从自律管理、合同与权利义务、资金存管以及违法责任四个方面作为重点研究。行业自律管理一章,笔者建议参照日本模式,成立预付卡行业的自律组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加强对预付卡发行企业的自律管理;合同与权利义务一章,从合同的订立、禁止内容、退卡退款再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义务进行全面规制,并创造性提出引入“冷静期”条款;资金存管中,沿用商务部资金存管的思路,要求开立专户进行;违法责任方面建议丰富处罚类型,增加惩罚性赔偿制度予以规制,以促进预付卡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西部地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研究 下载:63 浏览:672

邵平桢 《国际科技论坛》 2025年2期

摘要: 加快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是顺应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革命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内在要求,深刻反映了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为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创强国兴军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国防和民用科技资源,为西部地区加强军民协同创新,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本文对西部地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容、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讨。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逻辑问题及争议 下载:120 浏览:1788

邹宜君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面世以来,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也伴随着诸多问题,本文从制度的逻辑,制度产生的争议以及实践产生的问题三个角度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分析结构,以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浅析先行调解原则在司法解散制度中的适用 下载:157 浏览:2575

邹静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为有效解决在公司实际运作中出现的公司僵局问题,2005年全人常通过的《公司法》第一次出现了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为了更好的适用司法解散制度,发挥其预期的法律效果,最高法随后通过相应的司法解释对该制度进行完善与补充。该制度为解决公司僵局提供了法律思路,为维护中小股东权利发挥显著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公司解散意味着公司主体的丧失,公司就不复存在。因此,在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中适用先行调解原则,既可弥补司法解散制度之缺陷,也可维护多方利益。

家事纠纷调解的法律规制路径探析 下载:176 浏览:2641

梁曼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在当前国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家事审判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推进,家事纠纷调解仅仅依靠法院调解难以满足家事纠纷特殊性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事纠纷的独特性及我国乡土社会发展的传统纠纷调解方式等因素决定了我国家事纠纷有可能也有必要走上社会化调解的路径。面对法院调解中调解范围不明确,调审合一中主体程序混乱,缺乏对恶意调解的制约机制以及传统的调解机制的缺陷等问题,我国有必要建立家事纠纷调解的社会化解决路径,积极引入并规范社会力量,构建调解与审判程序的合理衔接,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推动我国家事纠纷社会调解的实现。

社会资本对公民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2012数据的考察 下载:195 浏览:1856

刘艺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利用CGSS2012数据考察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社会信任资本、社会参与资本与社会网络资本)对公民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资本”对居民社区组织参与的影响尽管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社会信任资本”呈现出弱显著,但“社会参与资本”这一维度的变量对公民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在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职业流动研究综述 下载:182 浏览:1922

康莹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社会工作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社会工作行业的价值和作用也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然而,一个行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行业障碍和社会影响。社会工作组织作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行业,仍然避免不了因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由于我国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起步晚,导致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行业专业人才匮乏,人员呈现出高流动性的特点,并且不同地域及相关领域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社会工作人员的稳定性高于其他内陆省市,这是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地域差异,社会组织人员流动性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个人主观因素导致的流动也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导致的流动。对于人员的流动性的研究可以探讨出人员流动性高的背后原因,从而为行业稳定人员提供方向和对策,同时也能帮助社会工作行业整合资源,关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诉求,完善行业职业规范。

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究综述——基于CNKI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2000—2022) 下载:177 浏览:1845

向雅书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 2000—2022年的有关数据为基础,运用 CiteSpace 分析了论文发文量、作者、机构的基本情况,利用可视化图谱挖掘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究动态和趋势。研究发现,时间分布上,近20年以2011年为分水岭,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主体上,高校、精神卫生中心是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研究主力,但学者间、机构间还未形成浓厚的合作氛围;从关键词来看,“精神健康”“社区康复”等是这些年我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聚类主题来看,分为社会工作、精神健康、个案工作、社区服务、小组工作五大类。

政治力学意义中纵横的抽象与实践探索 下载:285 浏览:2823

罗吉存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纵横,又称合纵连横,是战国中期产生的一种外交策略。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通过政治力学的视角,我将纵横抽象出来,不局限于古义,而赋予其更具有指导意义的今义。即纵横是一种丰富的政治博弈手段,这种手段在形态上有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的区分,在表现形式上有此消彼长、化敌为友、同归于尽等形式,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达到自身力量的最大化,以求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纵横不仅存在于个体活动之间,亦存在于群体活动之间。以政治力学视角从纵横实践中抽象出的理论,又可指导实践中的纵横,并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纵横不仅能运用于个体,指导个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更能对群体的政治活动有指导意义。

成都社会企业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下载:281 浏览:2876

张芙蓉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社会企业兼具营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可以通过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化运营,发挥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独特作用。本文以成都社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成都社会企业认证模式”框架下,对促进社会企业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展开针对性研究。指出社会企业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即获取项目参与信息较被动、持续参与能力不足、项目来源的政府依赖性较强等。并从顶层制度设计不足、社会企业发育程度较低、各区市县地区政策扶持差异较大、各地社会企业组织形式不统一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社会企业参与问题的主要原因。

生命的意义:探讨安乐死的哲学视角 下载:110 浏览:1048

罗子豪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安乐死在生命意义和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安乐死是一种自由意志的体现,是对自己生命意义的探究和选择。同时,安乐死也引发了一系列道德、法律、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争议。本文通过分析这些争议,探究了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中印经济合作优先领域及其选择的研究 下载:40 浏览:449

朱永良 《中国经济》 2025年4期

摘要: 中国倡导国际产能合作,顺应了当前“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分工和演进的规律,能够找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比较优势国家之间的共振点。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大国,产业门类多样,既存在同一水平的横向互补,也存在纵向上的梯度差距,后者是两国的主要特征。基于中印之间现阶段要全面推进产能合作,受到体制、文化、基础设施、政策等不适应的制约,选择一些双方都有迫切意愿,各自比较优势又突出,并且合作条件较成熟的领域进行,通过双方政府的积极推动,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形成经验和示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