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自来水厂自动化生产中PLC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350

杨超1 刘忠祥1 丁查明2 王俊杰1 《中国仪器》 2020年3期

摘要:
随着PLC的出现,为自来水的生产提供了全新的自动化手段,自动化的生产,使自来水公司的生产过程更加智能,节省了大量人工操作,也使控制的过程更加准确。本文结合PLC在自来水厂的实际应用,对现阶段自来水厂的自动化生产进行了分析。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中环境气体监测仪表的设置 下载:55 浏览:360

吴辰 邓金颖 张怡 郭韬 卢晔楠 《中国仪器》 2020年2期

摘要:
通过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结构特征分析以及环境气体危害的讨论并结合规范的相关要求,系统地阐述了目前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中环境气体监测仪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环境气体监测仪表设置的必要性、环境气体监测仪表监测类型、仪表监测形式、仪表监测点选择等多方面内容,并提出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中环境气体监测仪表的应用方案。

面向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的MES系统架构设计 下载:66 浏览:362

王玥 杨程 孔超 蒋金明 《中国仪器》 2019年12期

摘要:
针对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化集成模型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该系统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数据的深度处理,实现了对危险废弃物处置企业内部业务的全覆盖、全流程管理。

重度盐渍化湿地土壤酶活性对生物炭添加及浅翻处理的响应 下载:86 浏览:496

田晓燕1 陆冠茹1,2 高楠1,2 杨锦媚2,3 于君宝4 韩广轩2 管博2 《中国土壤》 2020年11期

摘要:
研究了生物炭添加及浅翻处理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重度盐渍化湿地土壤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的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因子的变化,初步探讨了浅翻及生物炭添加对重度盐渍化土壤的短期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一的浅翻处理使土壤表层电导率提高,但浅翻处理并未显著改变土壤的容重、含水率和总碳含量。添加高量生物炭后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表层孔隙度,土壤表层总碳、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增加。浅翻处理不能提高酶活性,但配合中、高量生物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蔗糖酶的活性。综合来看,短期内生物炭的添加对于重度盐渍化土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土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基于PL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 下载:48 浏览:376

陈颉 《中国仪器》 2019年5期

摘要:
国内的供水行业系统已经逐渐由传统的人工调控转变为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调控的系统模式,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系统调控的效率,降低设备损耗,满足高楼城市对管网水压的需求。本文研究一个基于S7-200PLC可编程控制器开发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形成一个闭环负反馈的调控系统,实现供水的稳定需求。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计量实训技能拓展研究 下载:68 浏览:389

刘尧遥1,2 刘继航2 高鑫2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9期

摘要:
BIM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协调性等优点,可以将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内容结合计算机三维显示,来提高学生动手及观察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课程的教学,更加侧重学生实际能力培养,改善学生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本文主要讲述BIM技术到工程造价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情况,通过实践教学表明,BIM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可以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

某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过大的实测与计算分析 下载:86 浏览:495

苏卜坤1 姜燕2,3 孙树楷4 刘清华4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2期

摘要:
对于围护结构出现变形过大、报警情况的地铁车站基坑,安全余量和危险程度通常不易定量判断,针对此种情况,对广州某地铁基坑位移报警工况进行了全过程数值反演计算,采取墙背土压力随开挖过程而变化的增量法,利用监测结果反演了计算参数并进行了验证,利用验证后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了正常和报警等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和变形,得到一些围护结构变形过大时的变形特征和规律,可以对工程的危险情况进行定量判断,取得了常规方法不能达到的较好效果,对类似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矮墩连续刚构桥设计要点分析 下载:76 浏览:490

李建强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1期

摘要:
矮墩连续刚构桥下部结构设计对整个刚构桥使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依托工程实例,文章重点对矮墩连续刚构桥设计进行探讨,分析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预应力次内力、桥墩不均匀沉降等对墩梁固结体系结构的影响,提出桩土效应模拟的必要性。总结了矮墩刚构桥设计的制约因素以及该类桥梁设计注意事项,为该类桥型的发展积累了设计经验。

粤西典型农村自建房实现住宅产业化的探讨 下载:76 浏览:470

陈玉锋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1期

摘要:
宅产业化早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盛行开来,但在我国尤其广大农村地区得不到推广运用。在新一轮农村如火如荼更新改造建设背景下,推进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成为当务之急的工作。它的基本途径是以模块化方法构建标准化设计,以标准化设计推进工业化建设,以工业化建设促进住宅产业化进程,这是实现住宅产业化推广的有效途径。通过介绍粤西地区典型农村自建房如何转变利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快速装配建造的研究设想,为可面向农村住宅产业化应用的箱式住宅技术体系作出有益推广。

城市下穿隧道明挖段抗浮桩设计的关键问题探讨 下载:67 浏览:476

罗永磊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得到明挖隧道敞开段抗浮桩受力性能,基于截条法理论,建立考虑岩土-桩基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对抗浮桩受力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的布置方法抗浮桩边桩布置于侧墙底,中桩根据底板的跨度与边桩接近等距离布置,压力水头确定后,由桩基平均分担底板水浮力与结构自重的差值,计算出桩基受力性能与工程实际差异较大。在水平土压力作用下,中桩约为边桩抗力的2倍,因此按平均分配抗拔力的方法计算出的桩长及配筋易引起结构耐久性及安全性问题。工程设计时可采用整体抗浮法验算结构抗浮稳定性,确定抗拔基桩根数,采用截条法计算结构受力,经过计算确定基桩布置,使每根桩受力均匀合理。

大跨度PC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控制方法分析 下载:59 浏览:471

王梦雨1 何军2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7期

摘要:
以一座运营10年的实桥作为背景工程,结合其长期下挠观测数据,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常见的几种控制桥梁长期下挠的措施分别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各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合理地提出分别适用于设计、施工和运营等不同阶段的控制桥梁长期下挠的措施。

深圳马峦山公园新型组合梁桥设计 下载:76 浏览:474

代亮 何晓晖 陈宜言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7期

摘要:
马峦山公园高架桥是深圳市南坪快速路三期项目中重要的节点工程,根据现场条件桥梁上部采用了波形钢板-钢管组合梁新型结构,该结构是结合了组合折腹箱梁和组合桁架箱梁的优点所做的一种改良和创新结构形式,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结构抗裂性和整体性能优异的优点,具备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推广价值。依托工程开展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对比分析,其结果可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地铁车站上跨大断面高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67 浏览:467

金先京1 袁传旭1 薛朗2 吴俊芳2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7期

摘要:
地铁工程施工线路较长,往往与既有道路、建构筑物交叉施工,或跨越既有铁路、公路以及管道施工,如何保证既有工程的运营安全、控制结构变形和位移,同时保证在建工程的施工安全,减小施工和运营的交叉影响是研究的重点。阐述了地铁车站上跨大断面高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沉管隧道双排钢板桩围堰支护计算探讨 下载:71 浏览:467

徐江平 黄雪阳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5期

摘要:
沉管隧道岸上段与水中段施工衔接多采用围堰方式实施,双排钢板桩围堰具有受力性能较好、止水可靠、能承受较大的变形及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因而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在计算方面多采用以经验为主的计算设计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就经典土压力法和有限元法对双排钢板桩围堰的受力稳定性进行一些分析对比,并提出适用建议,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不同支护形式下基坑坑底回弹隆起数值分析 下载:76 浏览:475

王福彬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2期

摘要: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支护形式下对坑底回弹隆起的影响,讨论了基坑位置,预加轴力,支撑间距、入土深度以及围护刚度对坑底回弹隆起的影响分析;研究表明,基坑围护结构对坑底回弹隆起有限制作用,基坑坑底回弹隆起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改变锚固段的长度对坑底回弹隆起的影响不是很大。对于内支撑的形式,支撑等间距的增大,坑底回弹隆起却随之减小,而且减少的幅度大致相同。

可移动式组合贝雷架搭设平台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57 浏览:464

李远文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2期

摘要:
同德围南北高架桥工程位于广州市区,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地区,自建住宅较多,且周边交通繁忙,考虑受施工场地、施工工期的限制,对钢平台的搭设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可移动式组合贝雷架搭设方案,包括钢平台基础处理、活动式组合贝雷架平台拼装、活动式组合贝雷架平台搭设、钢平台搭设、现浇支架支撑体系搭设、箱梁底模板安装等几个步骤。该方案占地面积小、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组合贝雷架平台建立力学空间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安全可靠。

某地铁车站底板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 下载:76 浏览:465

郭乾坤 刘建辉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8期

摘要:
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通用计算软件分析,以深圳某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选取一榀典型框架建立二维模型和车站标准段11跨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了抗拔桩设置与否对底板受力影响,并着重分析了不同厚度下底板和底纵梁受力变化规律,最后通过改变底纵梁下抗拔桩位置实现改善底纵梁受力性能。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局部无嵌固深度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可行性分析 下载:84 浏览:478

刘建辉 郭乾坤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4期

摘要:
隧道横穿深基坑,先于基坑施工,隧道初衬顶与结构底板底紧贴,导致基坑侧壁宽9.9m范围无嵌固,为解决这一难点,在桩墙+内支撑的原支护结构方案上提出,基坑侧壁局部外放并将嵌固端转移至隧道两侧,且增加无嵌固深度基坑侧壁横向受力钢筋的支护结构方案;该方案有能利用基坑内外扩后的空间进行放坡开挖,并且可利用坡体段进行基坑侧壁脚部加固、止水,同时不需要更换施工基坑侧壁的机械设备的优点,满足施工要求,此外,通过midas-Gen有限元软件和理正深基坑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此支护方案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综上所述方案可行。

不同材料对磷和铁的吸附性能研究 下载:53 浏览:470

李晨1 徐云兰1 钟登杰1 廖新荣1 苏定江2 吕波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6期

摘要:
文章以P、Fe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活性炭、沸石、陶粒和石英砂4种材料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pH为7.0时,P的饱和吸附量依次为活性炭(0.14 mg/g)>沸石(0.09 mg/g)>陶粒(0.08 mg/g)>石英砂(0.06 mg/g),Fe的饱和吸附量依次为活性炭(0.79 mg/g)>陶粒(0.76 mg/g)>沸石(0.51 mg/g)>石英砂(0.26 mg/g);颗粒内扩散模型表明各材料对P、Fe的吸附分为表面扩散和内扩散2个阶段,且内扩散为速率控制步骤,吸附饱和时间为240 min;(3)P和Fe的有利吸附条件分别为酸性和碱性,结合实际水体的pH和实验结果,pH为7.0最为合适;随材料投加量增加,P和Fe的单位吸附量减少,但去除率增大;吸附材料的最佳投加量为100 g/L。

城市政治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国际化城市治理 下载:63 浏览:422

李岩1 江文路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国际化城市在全球资源配置和城市网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国际化城市治理的本土化方案。中国特色国际化城市治理的核心内涵是把城市治理的标准和要求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有序可控地融入世界城市体系和参与全球治理。其基本框架主要包含国际化城市的政务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3个维度。这3个维度各有其内在要求和治理特点,反映了政府权力在行政管理、政社互动、公共服务等不同领域的差异化运行机制。国际化城市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治理模式的差异化类型,丰富了世界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1/28]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