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甘肃民勤土地退化治理政策效果分析 下载:76 浏览:487

孙强强 张平 孙丹峰 《中国土壤》 2018年10期

摘要:
以民勤土地退化治理水资源调控和耕地压减政策措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家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响应以及政策失效问题,并分析造成国家政策失效原因。通过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监测,发现民勤水资源的调控政策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耕地压减政策失效,当地政府对水资源调控政策的响应要远好于对耕地压减政策的响应。在国家-区域-农户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以及推行中,下级政策执行者在响应上级的政策时均会考虑自身的利益,而耕地压减政策对当地政府和农户均不利,造成政策失效。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变化可以较为客观的表征国家生态治理政策实施的效果。

PLC故障引起的高压变频器停运分析 下载:95 浏览:511

张平 李西哲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一次风机变频器运行中停运,且没有自动切换至工频运行的问题,介绍故障的查找过程,并对停运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为PLC故障导致高压变频器停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防范措施。

论1949年后周作人散文中的“鲁迅”形象 下载:61 浏览:431

张平 《中国文学》 2018年3期

摘要:
有关鲁迅的回忆文章是1949年后周作人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周一改此前谈论鲁迅的克制,由对1923年之前鲁迅的写作完成了"鲁迅"文学图谱的最后一环,同时借鲁迅重谈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不过,周氏叙述流连于"鲁迅"的"周边",以自己的方式"放逐"了"主流"的左翼"鲁迅",这也是周1949年前观点的延续。排斥"鲁迅"、左翼等的原因之一是周作人对反理性狂热的否定,其背后可能隐含了一种极为激进的追求。

塔式光热发电聚光场截断效率的光线追迹和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方法 下载:75 浏览:489

胡亮 张平 奚正稳 彭雷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镜场溢出损失以及其光线追迹计算法,溢出损失是指未落入吸热器采光口的能量,直接与吸热器相关。然后,提出了与RBF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计算方法,介绍了神经网络训练样本以及网络参数的选取等。光线追迹法计算结果较精确但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难以进行大型镜场计算分析,也不适合用来做镜场优化等大量重复计算。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在镜场优化等需要大量重复循环的过程中,计算时间大大缩短。本文使用坐标变换矩阵推导了光线追迹法的公式,推导了神经网络输入参数的计算公式,并使用C++编程实现了这两种方法,将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给出了误差曲线。

一种大型阀门阀杆在线修复方法 下载:75 浏览:460

张平存 银刚 杨广亮 王兆军 《中国设备》 2018年5期

摘要:
焦化行业管道阀门的使用特点是调节频繁、规格较大、安全性要求较高,大型阀门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企业的清洁高效生产,针对唐钢美锦煤化工有限公司鼓风机大型煤气阀门的典型故障,采取在线修复方法,可以对阀杆传动失效及带病作业采取在线修复,避免了停产检修带来生产和设备的损失,消除了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区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相关问题探讨 下载:73 浏览:519

张长伟1 马美景2 王一峰1 王志刚1 赵健1 张平仓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9期

摘要:
结合区域水土保持方案评价的作用,通过分析武汉市工业园区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流失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①武汉市工业园一级分区应根据产业园规划划分,二级分区根据功能性质划分,三级分区根据施工特点划分;②在满足《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 50434—2018)要求的六项指标的前提下,建议增加透水比、下沉式绿地比率和雨洪利用率等水土流失防控指标,并细化林草覆盖率指标;③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

深圳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探讨 下载:78 浏览:512

任亮 许文盛 孙金伟 黄金权 张平仓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6期

摘要:
深圳市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破坏城市生态环境,降低市政管网运行效能,影响全市治水成效。面对水土流失问题,近年来深圳市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开展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创新监督管理工作思路,完善配套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在水土流失治理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总结了深圳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分析了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新形势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要求,谈了对后续工作的几点思考,可为类似城市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市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思考 下载:82 浏览:469

沈盛彧 程冬兵 赵元凌 王志刚 张平仓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期

摘要:
水利信息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城市水土保持普遍存在水土保持监测手段、监督方式及相关行政管理业务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与城市水利现代化管理不相适应,更难以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为给城市水土保持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以"水保为主、突显特色"的原则,设计了城市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一张图、一个窗口、四大系统、一个大数据中心、一套数据采集、三个配套"(简称"114113方案"),从水土保持相关项目和业务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支持决策等4个层面进行了详细设计,希望能为各地开展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1985~2015年淮北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预测研究 下载:50 浏览:368

刘斌寅1 赵明松1,2,3,4 卢宏亮1 张平1 陆龙妹1 《土壤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以1985、1995、2005、2015年4期遥感影像为基础,应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淮北市1985~2015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并采用ANN-CA模型预测2025年淮北市土地利用数据。结果表明:1)淮北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耕地面积占60%以上,建设用地次之;近30年,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耕地、水域和草地呈减小趋势;2005~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速率加快。2)1985~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主要为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变、水域向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变。3)1985~2015年淮北市土地利用破碎化程度不断升高,景观格局趋向复杂化,景观异质性增强。4)2015~2025年,林地面积将保持不变,耕地、草地、水域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

东亚飞蝗神经系统解剖的关键 下载:95 浏览:520

​张丹丹 贾凤龙 张平 《生物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获得完整的神经系统是蝗虫解剖实验的难点,使用福尔马林液浸标本解剖时神经易断裂,使用活体或经过冷冻、冷藏处理的东亚飞蝗为解剖材料,神经能保持弹性,在分离咽下神经节和围咽神经环时小心去除头壳内幕骨,可获得完整的神经系统。

杭州湾—舟山近海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下载:78 浏览:514

许永久 俞存根 张平 邓小艳 张喆 沈海琪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杭州湾—舟山近海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传统产卵地和栖息地,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非常显著。本研究根据2016年春季在杭州湾—舟山近海的80个站位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群落数量和平均个体大小的空间分布,并根据典范对应分析法(CCA)研究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主要类群的特征(丰度和个体大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游泳动物可分为5大类群(六丝钝尾虾虎鱼、底层鱼、中上层鱼、虾、蟹),每种类群的丰度平均分别为546、213、83、316和15个/h,平均个体大小分别为0.29、2.19、4.96、0.36和6.66 g/个。根据各类群的丰度、底温、底盐及表层浑浊度,将整个海域分为杭州湾内和舟山近海水域,绝大部分类群的丰度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而绝大部分类群的个体大小没有区域差异性。受到浑浊度、外海水团交汇的影响,绝大部分类群主要聚集在舟山近海的高生产力水域。CCA分析表明,2个轴的环境因子能解释丰度总变异的25%,而仅能解释个体大小总变异的11.7%,说明环境因子对于鱼类及甲壳类的类群的数量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影响,而对于个体大小的分布影响较小。

小洋山邻近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下载:109 浏览:536

邓小艳1 刘建国2 郭朋军3 俞存根1 张平1 郑基1 谢旭1 苗露1 2018年1期

摘要:
根据2014年秋季和2015年秋季在小洋山邻近海域调查获得的渔业资源资料,运用生态位测定、聚类分析、W检验、基于2×2列联表的X2检验、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分析主要游泳动物间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游泳动物共24种,其中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这3个种类的生态位宽度较宽;通过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可将主要游泳动物分为3组,分别为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狭生态位种;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介于0~0.96之间,表明物种利用资源的能力具有相似性,种对间存在一定竞争性;W检验分析得出主要游泳动物总体呈显著正关联;X2检验显示有150个种对的联结性显著(X2≥3.841);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表明种间联结性较强,总体趋于正相关。

强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 下载:257 浏览:2694

张平平 《农业研究进展》 2021年5期

摘要:
在实际进行水稻种植工作时,农技人员要从水稻对水源、光照的需求角度,科学展开种植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通过拟定专业的种植方案,应用专业的种植技术及设备,可以有效降低种植工作的难度,达到增产创收的目的。而基于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相应的种植技术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种植效益,推动农业产业的经济发展进步,本文就主要对如何强化水稻种植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对白血病患儿的影响研究 下载:185 浏览:1906

李文超1 徐丹1 张平1 冯婉蓉1 钟涛2(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探析研究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对白血病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白血病患儿20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00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00例,使用以生态系统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心理情况、治疗依从性、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均有效,观察组心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治疗依从方面比对照组显著更高,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更少。结论:应用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应用于白血病患儿中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患儿的负面心理,使患儿依从性更高,促进患儿增进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基于儿童立场的班级自然资源角创设优化策略研究 下载:71 浏览:1031

张平麟 《交叉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班级自然资源角是指教师利用幼儿园内的自然资源和教具等物品,创设各种体验性、探究性、交往性的场所或角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学习和体验活动的空间。自然资源角能够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学习机会,其中包括风、水、土壤、植物、动物等。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接触、体验等方式了解自然资源,学习自然和环境知识。

浅析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 下载:89 浏览:1193

张平1 陈永祥1 何丽鑫2 《新材料》 2025年1期

摘要:
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材料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目前这类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成本代价比较大。针对导致工程造价成本上升的问题,相关施工单位针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要提升认识,要做好新型材料应用的成本预算工作,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断提升相关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认识,提升施工应用技术和管理能力,尽可能让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施工中顺利得到应用,并且通过有效的管理提升材料的利用率,提升工程建筑效益,实现造价管理目标。

新型建筑材料与智慧建造技术发展综述 下载:90 浏览:1194

张平1 陈永祥1 何丽鑫2 《新材料》 2025年1期

摘要:
新型材料在我国当前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其优势也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并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这使得建筑的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依据不同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能够在优化建筑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探索——以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为例 下载:250 浏览:2896

张平静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新时代铸魂育人教学体系的坚强堡垒。在中职思政课中,如何推进“三进”,担负着引领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新技能人才的重则。

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及质量管理研究 下载:99 浏览:1257

陈永祥1 张平1 何丽鑫2 《中国土木工程》 2024年5期

摘要: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土木工程主要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施工质量和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在土木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施工质量的控制,使其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施工要求。所以在本文中,主要对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大数据时代下人事档案电子化管理研究 下载:45 浏览:769

张平 《数据与科学》 2024年3期

摘要:
在当今大数据充盈的时代,文章探讨了在智能化潮流下,人事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深远意义。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入研究,我们强调了其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卓越运用,以及提高组织效能和劳动力管理的智能性,并详细剖析了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架构与运行机制,并深入阐释其在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方面的创新性。通过精准分析,揭示了电子化管理在员工信息保密性、数据智能化决策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