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心理授权对工程项目团队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惯例的调节作用 下载:36 浏览:364

孙春玲 姬玉 许芝卫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探究在工程项目团队中心理授权对工程项目团队成员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并引入组织惯例作为调节变量。采用SPSS18.0和AMOS17.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授权对工程项目团队成员不道德亲组织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组织惯例负向调节心理授权对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正向影响,即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提出工程项目团队管理者对团队成员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权变管理对策

设计心理学视角下老年无障碍产品设计研究 下载:31 浏览:261

刘典财 《设计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从设计心理学视角思考,结合无障碍设计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得出老年无障碍产品设计启示。通过案例法分析嘉兰图S728老人手机和老年人开门式浴缸,阐述在老年人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产品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以及情感化需求方面等问题。由案例分析得出启示,丰富老年人无障碍产品设计研究,为未来老年产品设计开发提供设计思路。老年产品设计开发可分为三个阶段,设计前期深入挖掘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中期结合无障碍设计原则,设计后期应从情感化的角度思考完善设计。

基于情节记忆的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下载:59 浏览:312

宋晴 何静 《设计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改变训练儿童记忆玩具过于单一的情况。以记忆加工模型中原型匹配理论模式识别为背景,总结记忆训练方法对儿童玩具设计的指导作用,将情节记忆应用于玩具的设计中。设计一款基于情节记忆的儿童玩具来训练提升学前儿童的记忆力。以情节记忆为指导进行玩具设计可以为提升儿童记忆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关系——以图式的认知经济性为分析视角 下载:86 浏览:475

蒋舸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在非典型信息成果和非传统利用方式大量出现的背景下,正确认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具体知识产权部门法和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为代表的兜底规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兜底规范被频繁用于调整新型创新活动的现象引发了顾虑,但停留在本体论层面的研究并不能为纠偏提供完善的指引。激励创新是高度复杂的认知任务,其完成离不开认识论层面的分析。具体知识产权部门法代表高效的图式化认知,能为解决细分创新领域的认知难题提供结构化经验,大幅提升认知效率。兜底规范则代表迫不得已的非图式化认知,所提供的经验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无法与具体知识产权部门法媲美。创新规则体系的发展方向是在谨慎对待信息产权扩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发展图式,而非放任兜底规范的滥用。

基于视觉心理的自然风设计师工作室氛围塑造设计 下载:34 浏览:442

张晓涵 《设计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当今社会设计创新领域进一步扩张,对于独立设计师而言,创意灵感与保持精神愉悦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文章对现代办公环境设计对情绪的调节以及氛围营造进行探讨。本文将从设计师本身的内心角度出发,注重细节,并以国外著名自然元素办公环境设计案例为例,分析材质营造环境氛围的不同作用,寻找更贴近理想化的工作室环境设计。将自然情节加入到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之中,用大自然的形、色来缩短建筑与人之间的界限,绿色生态化的工作室环境更显温馨,使人的感官得到更好、更新的体验。探究结果可为工作室的布置与氛围营造设计带来一定参考。

基于模块化的儿童床可成长性设计 下载:32 浏览:166

黄博韬 王鑫 《中国设计》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儿童床的可成长性设计进行探究与应用,结合模块化设计理论,为儿童家具的可成长性设计提供实践方向。以模块化设计理论、儿童心理学和可成长性设计方法为指导,通过用户市场调研和比较分析法对0-12岁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性、儿童床产品的需求与功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儿童床家具提出可成长性设计方案,做出合理的模块设计划分。可成长性设计应用到儿童家具,有利于满足不同阶段儿童使用需求的变化,提高儿童家具产品的利用率,延长其使用周期。

基于自闭症儿童心理认知的玩具设计研究 下载:34 浏览:274

张丙辰 王艳群 毕译文 李闯 《设计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从心理认知角度来看,自闭症儿童对进行表象性思考存在较大障碍,很难解读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进行玩具设计改进有助于,可激发自闭症儿童学习各类知识的广泛兴趣。通过解析自闭症儿童认知特点,总结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与玩具之间的关联性,提出自闭症儿童玩具设计、使用的策略调整,能达到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

电动牙刷设计中的设计心理学研究 下载:16 浏览:191

龙婷薇 《设计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为了让电动牙刷更好地融入市场,帮助用户更好地呵护口腔健康。文章站在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对电动牙刷的外观和用户操作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当下电动牙刷在视觉形态和操作设计在用户心理上的优势劣势,为电动牙刷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方向,帮助企业和设计师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科学合理的产品。

基于消费者心理的汽车外观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68 浏览:315

李彦龙 朱翔 《设计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研究汽车外观的量化评价方法,为今后的汽车外观评价提供一种更可信的理论参考。根据消费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对消费者的实际调研,获得消费者感兴趣的汽车外观要素,以此为依据,确定汽车外观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获得汽车外观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了汽车外观评价体系。以消费者心理为基础建立的汽车外观评价体系,可以直观地体现出不同汽车外观要素的重要程度,其中腰线、轮毂和头灯组最受消费者关注,从而帮助设计师了解消费者的审美趋向,更好地指导设计研发。

基于幼儿审美特征的书籍设计探究 下载:19 浏览:245

李五一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为探究符合幼儿阅读能力与审美倾向的书籍设计方法。根据及分析幼儿心理学、幼儿审美、书籍设计内容等相关学科内容,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分别从幼儿的注意能力、审美偏好、情绪发展等方面出发总结探讨针对幼儿的书籍设计方法。得出从排版、色彩造型、材质互动等三部分为切入点的设计结论。幼儿审美的特殊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导向,可以作为书籍设计的参考和依据。

基于产品可用性的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下载:18 浏览:400

李晶 《设计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在目前工业设计本科专业设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保证产品可用性的设计心理学教学思路,并以热水器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教学过程。通过产品设计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为更加系统地探讨教学模式做出基础研究工作。

利用素质拓展训练完善大学生心理品质 下载:67 浏览:240

刘炳泽 《体育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教育模式单一且狭隘,在拥有知识与文学储备的同时,却缺少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品质不完善。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意志力、创新力、合作能力等心理品质,素质拓展训练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这种训练活动的引进与应用,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得到提升,成功找到自我,为以后步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奠定了基础。

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303

夏晓璇 《体育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重视幼儿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对其今后各年龄段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文拟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对3~6岁幼儿身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对其身体形态、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行为等有积极影响;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有利于幼儿自信心建立和增强、良好性格的养成等;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水平与幼儿今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密切相关。幼师工作者应把握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关键期,基于幼儿各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基于幼儿审美特征的书籍设计探究 下载:21 浏览:194

李五一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为探究符合幼儿阅读能力与审美倾向的书籍设计方法。根据及分析幼儿心理学、幼儿审美、书籍设计内容等相关学科内容,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分别从幼儿的注意能力、审美偏好、情绪发展等方面出发总结探讨针对幼儿的书籍设计方法。得出从排版、色彩造型、材质互动等三部分为切入点的设计结论。幼儿审美的特殊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导向,可以作为书籍设计的参考和依据。

基于色彩心理学的工程叉车涂装设计方法探究 下载:19 浏览:192

皮正阳 刘晓颖 《设计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以工程叉车为设计实例,对色彩心理学在工程叉车涂装设计方法理理论及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对现有叉车色彩应用方向及现状、存在缺陷进行分析总结,结合色彩心理学相关研究方法等探讨工程叉车外形设计的色彩调和比例与方法,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色彩心理学在工程叉车的应用可以帮助大型叉车设备实现色彩搭配应用与外观造型上的突破,对外观与功能有双重提升且满足用户对于情感和功能的双重需求。

歌唱心理与音乐表演探究——以歌曲《我心永爱》为例 下载:97 浏览:498

江伟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声乐的学习和演唱的过程是歌唱的技术技巧,个人心理素质,艺术的修养对人生的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歌唱的技术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学习的歌唱从技巧方面掌握的都是一样的,都必须通过自我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中掌握好技巧的,使歌唱心理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一个实体,从而发挥其能动性,并能避免歌唱者在实际的演出中导致不利影响。

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办公家具设计研究 下载:28 浏览:367

李宝伟1 蒋丽丽2 《设计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文章旨在借助对行为心理学中社会学习理论的分析应用,指出利用产品设计可以有效引导用户的行为。文章首先对于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设计领域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引导用户行为方式的产品设计可以从感官层面与操作层面进行切入。通过分析,得出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依据行为心理学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的结论,其方法是通过物理结构限制因素对用户形成约束、通过感官触动对用户形成刺激。

“痕迹”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下载:19 浏览:278

章翀颖 《设计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文章引入"痕迹"概念并举例说明它与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阐明人的心理因素会影响"痕迹"的反馈。"痕迹"与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设计角度可以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去研究"痕迹"。"痕迹"的产生源于人的本能,通过设计可以去制造、顺应甚至放大利用这些"痕迹","痕迹"在产品设计领域具有研究价值,并可以给后续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光环境设计在室内空间中的意境营造研究 下载:52 浏览:262

于冬波1 陈竹筠1 高家骥2 《中国设计》 2020年1期

摘要:
通过对光和人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来指导并改善室内环境,使光环境设计与人的关系达到最优化。分析了室内空间中照明相关理论依据,阐述了照度、色温、亮度等理论依据分析,具体解读了如何在光环境设计上营造室内空间意境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光环境设计的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从而使人们感受到光带来的美感体验。得到空间意境营造方法。总结了室内空间设计的现状,为室内空间光环境的意境营造研究提供参考。

交互设计在学前儿童古琴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63 浏览:325

林维章 储蕾芳 《中国设计》 2019年1期

摘要:
通过合适的交互设计使学前儿童获得更有效的古琴教育。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心理特征,提出交互设计需求,并结合交互设计发展趋势进行设计实践。以APP为载体,在学前儿童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将交互设计与学前儿童古琴教育相融合。基于对学前儿童的认知心理分析,定义学前儿童古琴教育特点,并通过实践应用,初步验证了所做研究的适用性,利用交互设计对传统学前儿童古琴教育做出改善。
[1/76]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