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154 浏览:1463

侯顺香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CPR)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急诊科接受CPR并成功复苏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24例)和研究组(急诊护理干预,24例),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CPR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减少并发症。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心脏骤停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对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 下载:50 浏览:503

熊小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予以心肺复苏后心脏骤停患者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本院2021.1.1-2022.8.31期间收治的心肺复苏后心脏骤停患者66例,在随机数字表下将其1/1划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护理效果、预后指标、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96.97%>78.7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呼吸机治疗、恢复自主循环、急诊室停留、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生命体征(MAP、HR)水平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6%<24.24%,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心肺复苏后心脏骤停患者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促进其预后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可推广。

复苏性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失血性休克猪心脏骤停后脑损伤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84

姬晓伟 夏森林 钟磊 冯颖 周庆 陆建红 闵婕 谢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复苏性主动脉球囊阻断术(REBOA)对失血性休克猪心脏骤停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12头健康雄性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Control)组6例和REBOA组6例。通过放血自体容量的40%,电刺激法诱发心室颤动5 min,心肺复苏(CPR)5min来制作失血性休克后CPR猪模型。两组均进行液体复苏,其中REBOA组在此基础上于CPR开始时行REBOA,40 min后拔除球囊导管。记录复苏前及复苏后1、3、6 h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乳酸。于基线、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3、6、24 h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水平,ROSC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NDS)。结果复苏后与Control组相比,REBOA组HR(ROSC-3h)、乳酸(ROSC-1h)较小(t=3.765、3.217,P <0.05)。除外Control组IL-6(ROSC-1h),复苏后两组NSE、S100B、IL-6、TNF-α均较基线水平上升(P <0.05),与Control组比较,REBOA组在ROSC后3、6、24 h同一时间点的血清NSE、S100B蛋白、TNF-α均明显减低,IL-6水平在ROSC 6、24 h均明显降低(均P <0.05),并且复苏后24 h的NDS评分明显改善(t=4.153,P <0.05)。结论在失血性休克CPR猪模型中,应用REBOA能够抑制复苏后的机体炎症反应,减轻复苏后脑损伤,这为后续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可能为临床上失血性休克心脏骤停脑复苏救治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心肺复苏后脑功能预后判断的研究进展 下载:68 浏览:730

黎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在临床上,心搏骤停较为常见,此症状一旦发生,则患者多需实施有效CPR,以促使自主循环有效恢复。但在院前复苏阶段,仍有患者因病情严重而进入重症病房加强治疗,也存在一定死亡率。患者治疗期间,其脑功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所以需予以重视。本文即详细阐述了心肺复苏后脑功能预后判断的研究进展。

心肺复苏后脑功能预后判断的研究进展 下载:325 浏览:3434

黎明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在临床上,心搏骤停较为常见,此症状一旦发生,则患者多需实施有效CPR,以促使自主循环有效恢复。但在院前复苏阶段,仍有患者因病情严重而进入重症病房加强治疗,也存在一定死亡率。患者治疗期间,其脑功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所以需予以重视。本文即详细阐述了心肺复苏后脑功能预后判断的研究进展。

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488 浏览:4673

张珣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分析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现场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中心院前救治患者实施现场心肺复苏的86例心脏骤停病人,统计病人CPR成功率,筛选出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21例,成功率为24.42%,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率高于其他基础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不同病人的CPR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CPR持续时间不同病人的CPR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脏骤停病人年龄、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是影响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影响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现场CPR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研究 下载:61 浏览:678

王琼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50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心肺复苏率、存活率:研究组均更高(P<0.05)。结论:优化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急救护理流程效果显著,不仅利于提升抢救效果,还可改善患者预后,该护理流程值得推广。

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120 浏览:1524

王艳玲 方娟 陈巧艺 《国际护理学》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了解心肺复苏后急诊护理对患者心理、血气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急诊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50例患者,对其心理精神状态、血气指标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和预后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在心肺复苏患者中实施急诊护理是最好不过的,提高了患者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将这种护理模式进行推广,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患者的护理优势和价值。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评价 下载:137 浏览:1248

邱灵鑫 杨美琴 廖雯静 危丽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探究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将急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展开研究,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7月,共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肺复苏,对患者展开护理,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主,分别为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均发生变化,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更高,与对照组各项数据形成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体位,气道护理、胸部护理、环境,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各项数据均与对照组患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存在意义,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将急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实施,其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促进患者康复。

心肺复苏术中骨髓腔输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研究 下载:129 浏览:1576

胡蓬勃 许玲(通讯作者)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6期

摘要:
探讨网络在骨髓腔输液技能操作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示教室给予临床技能操作带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让其关注微信,此微信中有临床技能操作视频,可随时点击学习,比较两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技能操作的时间,得分情况。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322 浏览:3052

周鑫萍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8期

摘要:
探究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抢救阶段的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对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50例患者,拟定2020年7月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将患者分成每组人数25人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研究组患者实施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抢救流程时长、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流程时长、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流程时长、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分析结果,P<0.05。结论: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抢救阶段的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对抢救成功率及预后情况起到显著的提高,应对其进行推广。

CCU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646

范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CCU(冠状动脉监护病房)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后接受心肺复苏(CPR)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对比实施专门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探讨优化CCU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在本院CCU接受CPR的180名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患者分为干预组(90名)和对照组(90名)。干预组接受个性化的CCU护理方案,包括实时生理监测、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CCU护理。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通过6个月的跟踪评估。结果:干预组的30天内生存率为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P<0.05)。此外,干预组在生活质量评估中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个月的跟踪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总体康复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CCU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心脏骤停后进行CPR的患者的短期生存率和长期生活质量。本研究强调在CCU中实施综合护理策略的重要性,为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预后提供有力证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