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脑出血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干预措施 下载:78 浏览:513

陈霞 周俊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脑出血术后住院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6分、抗生素使用≥3种、年龄≥60岁、使用呼吸机≥2 d、吸入性肺炎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肺部感染会增加脑出血患者术后的病死率,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以减少脑出血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脑出血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干预措施 下载:75 浏览:480

陈霞 周俊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脑出血术后住院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6分、抗生素使用≥3种、年龄≥60岁、使用呼吸机≥2 d、吸入性肺炎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肺部感染会增加脑出血患者术后的病死率,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以减少脑出血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防治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危险因素的探讨 下载:329 浏览:3218

白玉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防治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危险因素情况。方法:使用1:1配对设计法针对于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患者和普通结核感染患者治疗期间内死亡率详情进行分析。同时对双重感染者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HIV阴性组以及阳性组抗结核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引致TB/HIV双重感染者抗结核治疗期间内生存的高危因素为CD4+T淋巴细胞水平在50μ/L以下。延期14天以上就诊以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未知与CD4+T淋巴水平<50个μ/L为引起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结核治疗前,实施抗病毒治疗组和抗结核治疗后开始组病患死亡率差异存在明显统计意义,p<0.05。并且抗病毒治疗开始在抗结合治疗前者死亡率明显比抗结核治疗开始后者要高。抗结核治疗开始之后开始抗病毒治疗组和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组的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并且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死亡率明显比抗结核治疗开始后组要高。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组和抗结核治疗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利用有效的筛查的方式,第一时间发现并对双重感染患者开展标准化抗结核治疗,结合受试者自身情况,择取抗病毒治疗法有助于提升双重感染者生存率,减少死亡风险。

眼科疾病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防治 下载:467 浏览:4711

任瑶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眼疾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眼科收治的患者86例资料作为干预前组,另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对眼科诊疗过程中存在易感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防治对策的眼科患者90例资料作为干预后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眼科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患者住院时间和患者年龄等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患者住院时间大于1周的眼科感染率高于住院时间小于7d,同时年龄大于60岁眼科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青少年人群(P<0.05);经感染控制干预后眼科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而手术种类、手术器械和使用药品等因素均是眼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眼科感染的因素诸多,其中患者年龄及其住院时间属于2种易感因素,而眼科手术类型、手术器械等也是导致眼科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基于此,在患者眼科治疗时应保证所有医疗护理措施均按标准无菌操作实施,同时注重细节处理,避免眼科患者感染的发生。

感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研究 下载:61 浏览:667

尹田田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针对感染科护理行为中出现的感染危险因素展开研究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对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发生的42例感染危险事故进行分析,同时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实行管理对策之后的感染危险事故数据,比较分析在实施管理策略前后感染危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得出结论。结果:实施管理措施之后,感染科危险事故发生情况大幅减少。结论:感染科护理行为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容易出现危险事故,但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可以有效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频率,进一步加强对感染科护理行为的管理,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

重症肝炎病区护士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177 浏览:2067

王艳 刘婷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肝炎病区护士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肝炎病区出院的重症肝炎患者40例(重症组)、非重症肝炎患者40例(非重症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抽取同时期两组实施护理的60名护士的体格检查结果,两组均为30名,对比两组护士的血清乙肝两对半结果,分析导致护士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重肝组护士存在多项护理项目能够直接与患者的污染物,感染风险高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护士的两对半检测结果异常人数显著高于非重症组,P<0.05。结论:护理重症肝炎病的护士有较多直接接触患者体液的创性护理操作、基础护理,其被感染疾病的危险系数更高。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