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研究 下载:42 浏览:431

徐家鸣 《数据与科学》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此次纳入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之间,总人数为60例,通过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和常规治疗。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肾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cr、BUN等指标明显更低,AIb指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显著,不但能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浅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31

林夏阳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7,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和研究组(n=37,给予HFH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微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肾功能变化情况[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血尿酸(UA)]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IL-6、CRP、TNF-α、PCT水平及Scr、β2-MG、BUN、U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HFHD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可有效抑制患者机体微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并且安全性较好。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20 浏览:277

高桂英 凌佩瑶 巢文英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信息,统计记录腹膜炎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60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的73例,占28. 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低文化水平、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长、总蛋白(TP)水平下降、血钙(Ca)水平下降。结论我院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28. 08%,腹膜炎发生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低文化水平、伴有糖尿病、透析时间长、总蛋白水平下降、血钙水平下降,结合危险因素制定防范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11 浏览:228

高桂英 凌佩瑶 巢文英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信息,统计记录腹膜炎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60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的73例,占28. 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低文化水平、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长、总蛋白(TP)水平下降、血钙(Ca)水平下降。结论我院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28. 08%,腹膜炎发生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低文化水平、伴有糖尿病、透析时间长、总蛋白水平下降、血钙水平下降,结合危险因素制定防范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76 浏览:492

​臧丽 王少清 谷卉 李根 傅小娟 江莉萍 罗丽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探讨慢性肾衰竭合并癫痫发作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8年10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癫痫分为癫痫组(n=40)及非癫痫组(n=3653)。比较2组患者住院天数、透析情况、是否有感染、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情况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血常规、谷草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等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癫痫发作的独立因素。结果 癫痫组患者透析时间、住院天数长于非癫痫组,感染发生率、透析比例高于非癫痫组,预后明显差于非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患者白细胞数明显高于非癫痫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非癫痫组,尿素氮、肌酐、血钾含量明显高于非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钾、透析、肌酐、尿素氮是慢性肾衰竭合并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癫痫发作的病因复杂,与透析、毒素水平、电解质紊乱有关,且患者预后较差。

三七对慢性肾衰竭“瘀”的作用 下载:95 浏览:485

镇立1 吴金玉2 温永耀1 梁荻1 陈永贵1 杜涵哲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慢性肾衰竭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瘀"可以认为是贯穿其始终的重要病因病机。三七作为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着抗炎、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抗纤维化、提高免疫等药理作用,已作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用药物。从分别中、西医两个方面论述慢性肾衰竭"瘀"的形成机制,探讨三七对慢性肾衰竭"瘀"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广传统中药三七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提供参考。

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中药的干预实验 下载:89 浏览:491

邓聪1,2 魏连波3 汪东涛3 鲁路3 龚艳媚1 张娥铿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及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5/6肾切除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4周后,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片段(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Bcl-2表达显著下降(P<0.01)。中药干预后,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大鼠Alb、Hb显著升高(P<0.01)。结论:Caspase-3依赖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CRF营养不良骨骼肌蛋白的降解,并诱导了骨骼肌萎缩。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可能通过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CRF营养不良。

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证)患者血清TGF-β1、BMP-7表达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545

侯小雪 杨秀炜 周微 赵涛 温旭 栗睿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证)患者血清TGF-β1、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3例。均接受一般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再给予氯沙坦钾口服,研究组在上述方案上采用补肾祛毒汤口服。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纤维化指标、TGF-β1、BMP-7以及肾功能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IL-6、IL-8、TNF-α降低(P<0.01),IFN-γ升高(P<0.01),C-Ⅳ、PC-Ⅲ、LN降低(P<0.05),TGF-β1降低(P<0.01),BMP-7升高(P<0.01),Ccr、e GFR升高(P<0.05),Scr、β2-MG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IL-6、IL-8、TNF-α较低(P<0.01),IFN-γ较高(P<0.01),C-Ⅳ、PC-Ⅲ、LN较低(P<0.05),TGF-β1较低(P<0.01),BMP-7较高(P<0.01),Ccr、e GFR较高(P<0.05),Scr、β2-MG较低(P<0.05),总有效率较高(P<0.01)。结论:补肾祛毒汤治疗脾肾气虚型CRF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TGF-β1,上调BMP-7的表达。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透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50 浏览:1929

姚静 《国际护理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透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我院2018年11月到2020年11月就诊给予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选择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把100例研究对象分成2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干预,5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96%(48/50);心理功能评分:79.90±3.53分;生理功能评分:76.43±3.96分;社会关系评分:78.50±4.57分,和对照组进行对比,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接受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有相对明显的应用效果,在临床方面的优势比较显著,不仅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且满意度较高,应用价值巨大,值得推广。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下载:541 浏览:2590

张延方 朱凤娥(通讯录作者) 夏朝阳 朱蓓 魏云强 《中国中医药》 2023年5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究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作为研究开展时间,取该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纳入对象,筛选其中90例,为患者讲解研究目的后,按照1:1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对比结果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低,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比后P值呈现出<0.05数值,说明统计学意义突显。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纳中医药辨证治疗有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可行性明显,建议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循证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下载:91 浏览:792

陈零 张会利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循证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肾脏内科收住的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SF-36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肾衰宁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研究 下载:294 浏览:2005

文静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肾衰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6-2020.6收治的6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醛氧化淀粉治疗,实验组采用肾衰宁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以及肾功能化验结果。结果:数据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肾功能化验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肾功能化验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肾衰宁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治疗效果,故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下载:174 浏览:1880

陈世金 青芮吉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11期

摘要:
了解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造成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入院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6例,将106例慢性肾衰患者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的5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的5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慢性肾衰患者均在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内瘘形成术后8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见,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酰、血清白蛋白情况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组(观察组)平均高于未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组(对照组),在血红蛋白(Hb)一项中,无血栓组(97.28±14.63)g/L,血栓组(110.68±15.43)g/L;在胆固醇(CHOL)一项中,无血栓组(4.31±0.79)mmol/L,血栓组(4.93±0.77)mmol/L;甘油三酰(TG)中,无血栓组(1.52±0.85)mmol/L,血栓组(2.09±0.81)mmol/L;血清白蛋白(ALB)中,无血栓组(32.1±4.5)g/L,血栓组(34.2±4.8)g/L;另可见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组血压情况及糖尿病患者比例皆低于未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组,其中可见无血栓组收缩压(138.21±6.83)mmHg,舒张压(87.28±4.69)mmHg,血栓组收缩压(124.88±5.91)mmHg,舒张压(75.37±4.64)mmHg;无血栓组糖尿病患者比例8,血栓组糖尿病患者比例17(P<0.05)。结论: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形成动静脉内瘘血栓的风险,需要从血压、糖尿病病情、及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酰等体征或检查指标等方面入手进行控制。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循证式督导法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下载:50 浏览:602

郑兰芳 杨晓燕 莫虹通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循证式督导法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22年7月份至2023年7月份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双盲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优质护理模式下的循证式督导法,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循证式督导法,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提倡。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