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影响排球发球成功率的心理因素分析 下载:86 浏览:417

沈泽 《体育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在排球运动中,发球不仅是比赛的开始,同时也是得分的开始,它是现代排球运动中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要让发球技术成为一项重要得分利器,除了要丰富排球运动员发球技术,提高发球技术水平,还要提升发球技术的稳定性,而这些都离不开运动员的发球心理。因此,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发球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针对影响排球发球成功率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

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提高采油树组装试压成功率 下载:54 浏览:391

黄海龙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3期

摘要: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最为核心的是提高产品的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检维修车间作为采油厂采油树等井控装置的保养和检修单位,受设备水平和工艺技术等影响,在组装试压等工序环节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应用六西格玛的DMAIC方法,找到影响采油树组装试压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并采取对策;通过持续改善,降低了采油树组装试压返工率和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现场安全。

钻井井下爆炸堵漏技术 下载:76 浏览:482

王委1 刘亚2 许春田1 陈小元1 邵冬冬1,3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现有堵漏方法对渗透性漏失较易解决,对裂缝性漏失,堵漏一次成功率低,处理过程复杂、周期较长、成本高,如近年来苏北盆地有46口井发生裂缝性漏失,平均每口井漏失钻井液641 m3、损失时间268 h。主要原因是井下裂缝宽度不一、难以确定,造成堵漏材料粒径不匹配,大粒径堵漏材料难以进入地层,小粒径堵漏材料又容易被漏失的钻井液带走,难以在漏失孔喉处形成有效的桥架结构,导致堵漏成功率低。研发了一种针对裂缝性漏失堵漏的新方法——井下爆炸堵漏技术,主要通过堵漏工作原理、堵漏注射器、药盒、胶筒及凝胶配方等方面的研究,形成钻井井下爆炸堵漏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井下爆炸的方式,挤压地层裂缝,减小裂缝宽度,使堵漏材料"进得去、停得住",有效提高裂缝性漏失的堵漏成功率,减少经济损失。该技术通过现场4口井共6个漏失层位的封堵应用,成功堵漏5层、有效1层,堵漏成功率83.33%,有效率100%。钻井井下爆炸堵漏技术为进一步完善堵漏工艺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围术期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71 浏览:459

谢雅妙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围术期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4例择期行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比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的72.73%,并发症发生率0,少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保证患者预后。

两种输液针在新生儿动脉采血中效果比较 下载:57 浏览:399

张明华 张明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输液针采血对新生儿的影响,为新生儿动脉采血选择合适的采血针。方法:将2017年6~11月新入院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7号输液针采血,对照组采用5.5号输液针采血,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哭声持续时间、标本合格率以及血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及哭声持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动脉采血可选用7号输液针采血。

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对ICU困难脱机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 下载:187 浏览:1737

何凡 夏萤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对ICU困难脱机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20例ICU困难脱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包括呼吸肌训练、咳嗽排痰训练、胸部物理治疗等,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脱机成功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P<0.05)。实验组患者呼吸肌力量、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表明,呼吸康复治疗技术能显著提高ICU困难脱机患者的脱机成功率,改善呼吸肌力量和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缩短住院时间的优势。这些结果提示,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应作为ICU困难脱机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妊娠成功率的影响 下载:47 浏览:285

陈东宜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探讨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我院排卵障碍不孕患者13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试验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排卵率、妊娠成功率、院外遵医行为率及干预前后抑郁(SDS)、焦虑(SAS)评分。结果试验组排卵率、妊娠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 <0. 05);试验组院外遵医行为率较对照组高(P <0. 05);试验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 <0. 05)。结论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采取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能提高排卵率、妊娠成功率、院外遵医行为率,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妊娠成功率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259

陈东宜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我院排卵障碍不孕患者13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试验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排卵率、妊娠成功率、院外遵医行为率及干预前后抑郁(SDS)、焦虑(SAS)评分。结果试验组排卵率、妊娠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 <0. 05);试验组院外遵医行为率较对照组高(P <0. 05);试验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 <0. 05)。结论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采取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能提高排卵率、妊娠成功率、院外遵医行为率,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浅析急诊急救中加强医护配合护理管理对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325 浏览:3763

张帮船 郑九英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为了探索急诊急救中加强医护配合护理管理对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全年急诊科接收的8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加入医护配合管理,以医务人员配合度、急救效果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作为测试指标进行研究。结果 在医护配合护理管理的作用下,观察组的操作速度、配合流畅度、抢救行为的准确性、配合效果评分提升幅度较大,且优于对照组(P<0.05);在抢救成功率、医疗事故率和医疗纠纷率测试中,观察组更好于对照组,且作用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 在应用医护配合护理管理后,急救医务人员对自身职责和工作内容更加明确,在团队协作上更加流畅、默契,这样一来,患者能够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急救效果的提升,同时也避免了医疗事故和医护纠纷事件的出现,获得了患者家属满意和认可。

提高新生儿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下载:223 浏览:3274

黄振俊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析提高新生儿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产妇中筛选研究样本,样本总数为106例。遵从随机抽样分组原则分为基础、研究2组,前一组执行基础方式护理,后一组执行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的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住院时长、生长发育情况(出院时)、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住院时长分析,研究组护理后短于基础组(P<0.05);从生长发育情况分析,研究组护理后好于基础组(P<0.05);从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分析,研究组护理后高于基础组(P<0.05);从护理满意率分析,研究组护理后高于基础组(P<0.05);从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分析,研究组护理后高于基础组(P<0.05);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研究组护理后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执行在母婴服务中,可拓展产妇健康知识,缩短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提高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值得使用。

了解消费者用药行为提高药店销售成功率 下载:21 浏览:800

冷媛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欲望是生成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从消费角度来看,利益最大化、喜好以及多种功能是普通消费行为最直观的体现。而物品之所以能够成为消费商品主要是因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欲望,或者产品具有的特征和功能恰好满足消费者提出的需求。药品关乎自身健康,常见药品包括中成药、生化药、疫苗等。尽管药品具有特殊性,但不同消费者用药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此必须要对其分析以提高销售量。基于此,文章对了解消费者用药行为提高药店销售成功率进行探究。

全方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GOS评分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下载:133 浏览:1181

吉建英1 白晶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GOS评分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0例心肌梗死抢救患者作为此次试验对象,试验执行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对患者进行依次标号,按照单双号分组,n=40例/组。采用回顾性研究,参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指导。分析比对护理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GOS评分、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以及出院时间等指标数据。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水平比对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GOS评分、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联合全方位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病患形成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增强病患配合治疗和对疾病的转归起到了积极的效果。研究组的抢救率92.50%大于参照组的抢救率72.50%。现对我院全方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GOS评分及心功能的影响陈述如下:

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盲穿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下载:16 浏览:182

荣波 袁致海 王凤鹿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依赖于多普勒超声引导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需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静脉置管。观察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8例患者在不依赖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95例(74.22%);经反复穿刺多次获得成功24例(18.75%);4例(3.12%)反复调整不成功,更换穿刺部位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穿刺不成功停止穿刺5例(3.91%)。128例患者穿刺置管中误穿动脉12例(9.38%),局部血肿形成6例(4.69%),气胸2例(1.56%),短期内(1周内)堵管17例(13.28%),菌血症2例(1.56%)。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神经外科患者常用、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掌握正确的锁骨下静脉盲穿方法是术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保障,不依赖多普勒超声适时引导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488 浏览:4674

张珣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分析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现场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中心院前救治患者实施现场心肺复苏的86例心脏骤停病人,统计病人CPR成功率,筛选出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21例,成功率为24.42%,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率高于其他基础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不同病人的CPR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CPR持续时间不同病人的CPR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脏骤停病人年龄、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是影响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影响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现场CPR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

细节护理在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538 浏览:5815

朱岩岩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在当前医疗技术发展的今天,静脉穿刺仍然是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因此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保障静脉穿刺的顺利进行,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研究细节护理的应用对于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在我院儿科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中选出400例,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5%,且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11.5%,p<0.05;观察组患儿或家属对静脉穿刺护理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5.5%,P<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有利于尽量减少或消除儿科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研究 下载:267 浏览:2618

刘焕娟 邓冠瑶 《心理学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进行输液的患儿(46例)进行观察,利用数字分配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n=23)及对照组(n=23),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患儿配合率、一次性成功率、重复穿刺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率、一次性成功率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重复穿刺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配合度,使穿刺能够一次成功,减轻患儿的痛苦,临床疗效显著。

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研究 下载:231 浏览:2180

朱丽君 《心理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收治的100例小儿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选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的依从性高,经过统计分析,P<0.05具有较为突出的差异化。结论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给予小儿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将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提高,非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研究 下载:262 浏览:2419

朱丽君 《地球科学探索》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收治的100例小儿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选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的依从性高,经过统计分析,P<0.05具有较为突出的差异化。结论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给予小儿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将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提高,非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加强基层医院产儿科合作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 下载:263 浏览:2384

刘向荣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观察加强基层医院产儿科合作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方法: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是否开展产儿科强化合作干预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产儿科干预)与实验组(30例:产儿科强化合作干预),强化合作管理包括:1、产前咨询、组成团队、检查物品;2、在复苏过程中严格按照复苏指南规范操作,产儿科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不断重复评估-—决策—措施,复苏成功后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继续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生后10min 基本生命指征、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抢救成功率(100.00%)以及干预7天后神经行为功能均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患儿产儿科强化合作干预效果优于常规产儿科干预。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问题和对策 下载:236 浏览:2441

蒋学佳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时段内收治的静脉留置针新生儿共140例,以抽签法纳入A组和B组,各70例。A组使用常规护理,B组使用预见性护理,比较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5.71%,B组为95.71%,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B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72%,A组为17.14%,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静脉留置针新生儿,预见性护理行为可在有效把控护理潜在风险事件的同时,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降低或预防不良事件,可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