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成渝双城经济圈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特征 下载:142 浏览:1471

黄小波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基于四川省和重庆市第五次、六次、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县域为地理单元,通过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成渝经济圈2000-2020年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经济圈内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从布局来看,成都和重庆主城两个核心城市老龄化水平相对较低,老龄化速度也相对较慢;2)从空间分布趋势来看,经济圈主要是以高-高和低-低聚集为主,其中低-低聚集类型集中在成都和重庆主城区域;3)整个成渝经济圈来看,从老龄化水平呈“双核心”向外层逐渐递减的结构特征,逐渐转变为低老龄化水平的“双核心”被高老龄化水平包围的结构特征。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供需平衡优化研究 下载:89 浏览:1031

赵璐1 周星宇2 《中国经济》 2024年9期

摘要: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相匹配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以成渝经济圈为例,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供给端,存在高技能人才短缺、学科调整滞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与成渝地区因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对高技能、高素质、掌握新兴学科知识的人才培养需求不匹配。需要采取专业调整、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措施,促进就业能力供给与成渝地区发展需要的平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赛事一体化发展研究 下载:191 浏览:1938

欧阳瑞鸣 《中国体育科学》 2022年4期

摘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成渝地区体育赛事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基于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赛事一体化发展现状研究,指出当前成渝体育赛事一体化发展存在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成渝地区体育赛事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构想。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供需平衡优化研究 下载:92 浏览:972

赵璐 周星宇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相匹配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以成渝经济圈为例,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供给端,存在高技能人才短缺、学科调整滞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与成渝地区因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对高技能、高素质、掌握新兴学科知识的人才培养需求不匹配。需要采取专业调整、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措施,促进就业能力供给与成渝地区发展需要的平衡。

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赋能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下载:202 浏览:2046

杨梦迪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作了深入论述。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开启了新质生产力在各行各业应用中的讨论热潮。与此同时,2023年10月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了文化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在此背景下,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理论与实践逐渐被纳入学界视野,成为受到较多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文化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内呈现出的新质态、新类型,是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共同发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在文化生产、消费、交换等领域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可为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根基和精神引擎。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保障研究 下载:236 浏览:2453

​卢雪雪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1年11期

摘要:
本文立足于加快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宏观背景,主要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立法协同、执法联合、法律服务资源共享以及法治化营商环境共建四个维度出发,探析如何用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结合成渝两地具体情况来保障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区域一体化提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