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CDIO模式的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下载:28 浏览:300

周劲波 宋站阳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8期

摘要:
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为探索创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内涵,促进创业教育自身相应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升和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从CDIO的概念、模式、标准、流程出发,分析了CDIO与创业教育的契合关系,并探讨了CDIO模式融合下的创业教育理念,进而探究CDIO在创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应用的路径,以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解决传统创业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竞争力。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下载:50 浏览:337

毋庆刚1 孟庆强2 李素枝1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在国家宏观战略的指导下,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在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构建 下载:51 浏览:462

徐晋华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非物质文化传承与教育息息相关,基础教育、高职教育和社会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文章致力于厘清基础教育、高职教育、社会教育在非物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定位,并剖析存在的问题,尝试构建"三位一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究 下载:63 浏览:472

陈婉萍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呈现出政策支持更加有力、实践教育更加深化、环境熏陶更加系统、内外合力更加凝聚、机制创新更加全面等发展态势。基于此,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经验,高校要从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创业课程模块、健全创业教育机构、改善创业教育条件、深化创业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体系,能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深入、持续发展。

高职招生模式改革的制度设计——来自重庆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试验区”的经验 下载:70 浏览:404

沈吉 林山丁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0期

摘要:
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模式主要有统考统招模式、单考单招模式、自主招生模式、贯通制招生模式、免试升学等。重庆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试验区"开展了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试验:高职分类考试招生,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贯通式招生,学校考试+企业面试制度。根据重庆市的试点经验,建议我国高职招生制度改革试行分类考试招生、贯通式招生、行业企业参与招生。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三创”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 下载:59 浏览:506

肖荣辉1 王爱景2 孔佩伊3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对工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为此,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新工科建设目标是培养适应新时代、新技术要求的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三创"(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三创"能力及培养"三创"意识为前提,是学生科研能力、适应社会、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基本保障。因此,合理构建"三创"教育体系,应通过政校行企协同完善"三创"教育顶层设计、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和评价体系建设,以促进我国新工科教育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 下载:88 浏览:523

肖肖 杨斌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以CNKI数据库中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定律和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从年发文量、核心作者、来源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对样本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研究呈纵深发展趋势;形成了一批核心研究作者,但仍需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作为实践基地的职业院校应加强和高水平科研单位的合作;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问题研究、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研究、中高职衔接和课程衔接研究、现代学徒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化、本土化和高职、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研究。

日本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及教师教育 下载:92 浏览:506

山崎博敏1 吕光洙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1949年,日本出台了教师资格证法,同时,高等院校也开始举办教师教育。国立、公立及私立4年制高等院校和短期大学为中学提供了大量师资,国立大学的教师培养学部则是小学教师的主要提供者。日本教师教育机构的类型和功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私立的儿童学部等开始供应更多的小学教师;教职研究生院开设了研究生层次的职前和职后教师教育课程。日本新任教师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教师资质。正是因为实行了开放的教师聘用制,日本的师资水平才得以稳步提升。日本教师属于政府职员,因此其社会地位能够得到保障。日本社会为教师提供了各种培训机会。日本所有教师都聚集在大型职员室进行校际实践及共同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技能的提升、专业知识的巩固,还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并对学校管理产生积极影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下载:74 浏览:501

黄昌兴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重点工作,并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部署落到实处,制定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的实施方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普遍增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显然对于大学生创业有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

大思政背景下,艺术设计类课程教育体系新思考 下载:267 浏览:2444

崔春京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课程思政改革是课程教育本位的回归,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勇于探索课程思政的形式和途径,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在爱国主义、价值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教育与积极引导作用,增强学生们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高校培养生产服务一线和社会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下载:44 浏览:361

刘雪莹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4期

摘要:
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关系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要解决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双向衔接研究,以帮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适应社会需要,促进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

融合教育体系背景下康复训练个性化探究 下载:58 浏览:521

​贾艳杰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3期

摘要:
在融合教育的春风下,特殊学生得以融入普通学校,共享知识的甘露。这一举措不仅为特殊学生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促进他们在言语交流、社交互动、生活自理及学习潜力上的显著进步,也为普通学生打开了认知的窗口,让他们深刻理解并尊重每个生命的独特性。普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倾听与包容,责任感油然而生,为塑造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的品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融合教育让每一颗心灵都能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中茁壮成长。

改革与创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职业教育体系架构策略与研究 下载:82 浏览:2121

吴骏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区块链技术作为互联网革命后的又一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不同的应用。区块链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也在不断地挖掘。在教育领域,我国开始在课题性研究方面探讨区块链技术在各个专业中的应用。本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重塑高等教育生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在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为例 下载:123 浏览:1260

孙奇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11期

摘要:
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体系中,高职专业群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江苏省连云港市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为例,从服务面向,组群逻辑,人才培养定位,建设路径等方面积极开展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进一步提升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高职业育人质量。

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路径探索 下载:129 浏览:1322

王英歧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7期

摘要:
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院校需要自觉承担起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法定职责,并积极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培训服务。这一文件为教育培训的发展指引新方向、提出新要求,是我国院校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对此,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完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最大化发挥自身社会服务效能。

轨道交通专业中五金职业技能教育体系的构建 下载:89 浏览:1707

吕友萍 《中国职业教育》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轨道交通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与行业需求对接不足,教学模式和内容更新滞后,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岗位要求存在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五金职业技能教育体系成为提升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五金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实训平台五大关键要素,旨在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四位一体”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创新构建研究 下载:92 浏览:1832

柯斯嘉 楼峥 《中国职业教育》 2024年6期

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创新构建,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职业能力的融合、劳动活动与工匠精神的培养、企业实践与职业能力的锻造以及网络劳动文化阵地的建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定位不明确、内容偏颇及学生误解等,这些问题均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将劳动教育贯穿高校教育全过程的策略,并通过四个课堂的深度融合,以实现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和创新性。此外,研究还构建了实践课堂与职业素养评价的紧密结合体系,并建立了全过程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旨在确保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本研究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健康、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美军军士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及对我军军士培养的启示 下载:87 浏览:1685

朱成永 《中国职业教育》 2024年5期

摘要:
聚焦强敌对手,研究先进经验做法,从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两个大方面具体分析美军军士职业教育特点优势,结合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研讨适应我军实际的策略方法,从完善军事职业教育制度、开放综合能力素质教育、军民合育促进职业发展3个方面提出对我军的启示。

中职法律基础教育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134 浏览:1809

张瑞峰 《法学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职法律基础教育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及其融合策略。文章首先概述了中职法律基础教育的内容与特点,以及思政教育体系的构成与功能。接着,分析了法律基础教育对思政教育体系的支撑作用,包括强化法治内涵和提升实效性。同时,具体探讨了法律基础教育在思政课堂、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融合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推动中职法律基础教育与思政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备高度法律素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现代公民提供有力支持。

守正创新搞教研 核心素养得彰显 下载:631 浏览:1702

豆张杰 常伟兴 杨江丽 张银凤 席保国 王振华 侯麦琴 任慧芳 陈彦彬 《中国教育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教师个体适应教育变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备品质,校本教研是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确立教研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在实践中反复研究、探索、创新、打磨,形成校本教研文化成果,实现素质教育实践助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