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研讨会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406

王春阳 《设计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课程中置入研讨会课程形式。通过课程编排将研讨会形式导入到课程中,将理论知识点通过精简的课题融入研讨课中。在课程中能加强学生们自我的参与度,学生会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将个人理解直接体现在作品中。通过研讨会形式的课程安排,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这体现了研讨会形式的课程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说的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20年发展概略 下载:63 浏览:334

阮东 《物理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2018年是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创立20周年。基础科学班最初是物理系、数学系和高等研究中心于1997年底向学校提议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本科生培养项目,旨在探索一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1998年首次招生。基础科学班的主要特点是:(1)同时强化数学、物理基础,数学课与物理课地位等同;(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学科与导师做科研训练;(3)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今后发展方向。本文回顾了基础科学班20年的探索与发展,总结了它的办学理念、指导方针、培养模式,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基础科学班20年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69 浏览:329

阮东 尚仁成 熊家炯 吴念乐 《物理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数理基础、科研训练、自由发展"是基础科学班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基础科学班20年探索与实践,在因材施教、基础学科人才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为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追溯了基础科学班的创立与发展,总结了它的办学理念、指导方针、培养模式,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旨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涉及多学科交叉的本科生研讨课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36 浏览:334

李和平1 李静1 贾垭楠2 《物理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内涵和要求出发,以"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本科生研讨课为依托,进行了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讨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包括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效果评价与具体组织实施。该课程实践教学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课程教学,不仅营造了互动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氛围,训练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了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而且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记录和分析,建立了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这对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下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讨性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跨境电商工作室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下载:51 浏览:357

王光颖1 梁忠环2 于振邦3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行业合作式经营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的用人需求也由单一专业化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尤其对于跨境电商企业,不仅需要电商人才同时需要具备多语言能力的人才。本文将根据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工作室的本科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创新,提出基于工作室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本科生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58 浏览:458

孙庚1,2 冯艳红1,2 于红1,2 崔春雷1,2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目前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本科生能力评价方法。分析了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编写皮尔逊相关系数软件,证明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各指标按照不同能力类别进行划分,编写主成分分析软件,最终得出五类能力指标。利用这五类能力指标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行比对,得出结论,能力评价结果排名靠前的学生都是就业质量非常高的学生,并非传统的评价方法中排名靠前的学生,表明本文提出的能力评价方法更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能力。

提升本科生“统计计算”课程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的教学探索 下载:42 浏览:258

孙佳楠 《数学应用》 2020年4期

摘要:
通过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本科生课程"统计计算"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认为教师在课堂对教学的关键知识点借助R语言进行直观化演示,对内容难点采用一体化上机实验教学,对实际案例组织研讨式互动教学,并重视一题多解的课堂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其学习基础、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全面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能力的培养 下载:82 浏览:473

邓莉 陈东方 黄莉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2期

摘要:
本科新生在刚刚踏入大学校园时容易出现迷惘和困惑,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更容易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而导致成绩下滑严重。通过分析信息安全专业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面临的问题,结合武汉科技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在引导学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方面的一些经验教训,总结出本科新生适应高校生活能力培养的若干方法。

我国教师福利政策的问题与图景 下载:35 浏览:433

王声平1,2 黄明东3 朱秋月1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教师福利是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理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益。完善的教师福利政策是保障教师福利权益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教师福利政策在实施中还存在教师福利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和管理缺位、政策透明度不足等问题。加强教师福利政策宣传力度,健全教师福利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教师福利政策信息系统,开发多元化教师福利政策工具以及建立教师福利政策评估与问责机制,是未来我国教师福利政策改革的重点和应然选择。

将思辨能力的培养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以武汉传媒学院普通本科生为例 下载:75 浏览:469

张密 《英语教学》 2018年3期

摘要:
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国际化教育观日益盛行的今天,对现代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研究如何将思辨能力的培养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中,基于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的为期一学期的实证研究,本文将着力探究在英语课堂中提高思辨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在线参与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下载:88 浏览:511

谢耀辉1 黄红涛2 张晶晶3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网络学历教育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汇聚了优质的学习资源,满足了网络学习者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但是调查显示,网络学历教育学习参与的状况并不容乐观。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的在线参与现状,本研究以每周登录次数、每次学习时长、是否讨论交流三个指标表征学习者的参与度,调查了H大学通识课中3222名学员的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发现,学员对在线学习的期待与网络学历教育现状之间落差较大;不同性别、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的学员在学习行为方面存在差异。基于此,为更好地促进网络学历教育的发展,需要采取的对策是完善课程体系;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优化课程资源,自适应推送学习内容;及时教学反馈,引导学习者参与讨论;注重过程评价来激发学习者参与动机。

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特征探析 下载:59 浏览:484

许丹东 吕林海 傅道麟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1期

摘要:
本研究调查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具有八个特征:使学生与他人广泛而深入地交流;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有一定的学习自由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师者风范;能启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提供大量阅读或写作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多元文化。中美本科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特征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流本科,要将优质学习发生的共性要素作为高质量学习的核心标准,充分发挥教师对本科生成长的影响作用,加强本科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将体验多元文化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生海外经历拓展实践研究 下载:68 浏览:456

李贝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本科生海外经历拓展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本文梳理了本科生海外经历拓展的培养模式,并结合长期以来的工作实践,对影响本科生进行海境外学习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科生教育教学国际化改革的实施策略,对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485名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 下载:96 浏览:498

​赵文婷1 崔静2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内容的需求与需求程度,并分析死亡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学生死亡教育需求问卷于2017年2月至4月期间,对上海市某医学院校1 485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死亡教育的需求程度较高,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总分3.75±0.647)。多因素分析发现,接触临终患者、经历他人死亡事件和参加葬礼的经历越多,对死亡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越高;独生子女及女生对死亡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更高(P<0.05)。结论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较高,需针对其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性、贴近临床实际的教育。

试论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下载:295 浏览:2837

周靖宣 《低碳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中国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经济产业,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将要对其绿色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要求在建筑事业过程中使用绿色环保建材以及相应手段进行节能,不断提高建筑事业相关的节能手段以及技术。这一举措也是响应国家要求环保的号召,给环保事业做贡献词。本文简要介绍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普通本科院校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对比研究 下载:293 浏览:3431

詹伟达 《人工智能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各院校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其中部分高校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量高于本科生,各个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置换共享的状态。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各高校对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本科生的教育成本和研究生的教育成本成为社会和各高校关注的焦点。为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并且减少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将各个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产成本进行对比,通过此种方式,各高校可根据本科上和研究生教育生产成本的对比结果,改变高等教育在现阶段的“大锅饭”现象,用科学核算的办法对教育成本进行划分,并根据不同的教育成本,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这对于高校财务核算制度的改革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普通本科院校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对比研究,找出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共同点,为了给予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提供最高层次专业教育。

基于OBE理念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206 浏览:2349

苏桂花1 程世利2 蒋穹3 郭恬恬4 徐凯华5 《新材料》 2023年11期

摘要:
基于OBE教育理念,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共分为热处理炉熔炼炉和实验装置设计、热处理车间设计、金属材料生产用模具设计以及金属材料生产线车间设计四个方向。分析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提供思路。

深化产教融合模式下本科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172 浏览:2011

王勇 刘金龙 《生物技术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下对本科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革新能够克服传统培养模式弊端,进而更好服务于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论文阐释了符合产教融合的本科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的探索研究,希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同时为生物工程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科研导师制的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索 下载:247 浏览:2343

刘静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1年5期

摘要: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不仅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而且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与挑战。怎样才能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科研导师教学制度为背景,针对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展开详细分析和不断探索,为我国高校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地方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下载:502 浏览:1618

康俊峰 宋鹏 张维娟 屈雅 《中国教育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以地方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