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素·减座椅设计 下载:34 浏览:358

沈瞳1 彭静怡2 《设计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设计一款富有文化内涵且满足坐者不同情景下多种坐姿转换的座椅。在大量的调研分析基础上,发掘出以"坐"的行为和"坐"的姿态两个方向展开设计,并围绕"坐"这一行为编织一系列的关系进行设计。造型上以简洁曲线体现简约风格、上下对应结构虚实掩映;功能上可实现坐、卧、倚等动作,具有良好视觉审美效果。以"素·减"为设计理念,能够设计出富有文化内涵且满足坐者不同情景下多种坐姿转换的座椅。

基于用户体验及运动追踪的可穿戴设备创新设计 下载:49 浏览:391

张淼1 綦晓倩2 李咏梅2 《设计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通过对现有可穿戴运动设备的调查和分析,突破现有的记录步数和跟踪睡眠功能,旨在打造一套针对街舞、轮滑等街头运动及瑜伽、舞蹈的新的运动方式。从开放、娱乐、创新、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一套可穿戴运动设备,包括戴在手腕、脚踝上的运动姿态追踪设备以及放在地面上的动态追踪摄像机,二者结合实现高精度的动作和姿态捕捉;重新定义交互方式和反馈形式,增强运动过程中人与机器的互动。

风挡上的进阶革命:AR-HUD车载信息系统的界面设计探索 下载:42 浏览:327

徐禕青 《设计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利用AR-HUD可实现的图像信息与实景融合的效果进行界面设计研究,以拓展驾驶员的环境信息感知和优化驾驶注意力资源分配。分析AR-HUD车载交互界面的发展现状,研究并综合驾驶者注意力分配模型和用户心智模型提出未来AR-HUD设计中的信息架构和潜在机会点。AR-HUD的界面设计须尊重驾驶过程中不同级别任务对于信息的需求,并且结合视觉注意力分配的规律来合理适宜得增强相关信息。后续设计中考虑利用服务设计的方法基于场景提供增强的信息类型。

基于肌电分析的动态座椅设计研究 下载:52 浏览:347

金信琴 周辰 《设计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为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座椅产品缺少对久坐过程中用户姿态变化的关注,不能有效减缓久坐疲劳、纠正坐姿的现状。通过进行人机分析以及肌电实验探究了常见的静坐姿势与进行坐姿矫正的动态坐姿在久坐过程腰部肌肉活动水平的变化,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座椅产品创新设计。实验证明,动态矫正不良坐姿的座椅设计策略能够有效缓解久坐疲劳纠正不良坐姿,根据该策略进行的座椅设计能够避免前倾坐姿出现同时减少久坐对腰部肌肉活动水平的影响,从而纠正了不良坐姿,减缓了久坐疲劳程度。

基于最小期望维修损失的风电机组部件定期维修策略研究 下载:95 浏览:520

李彪1 柴江涛2 吴仕明3 王达梦2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提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运用到风电机组维修决策中,介绍风电机组中运用RCM的一般步骤,引入威布尔分布建立关键性设备故障模式的失效率模型,对风电机组的故障模式进行分类。通过维修前后的失效率模型的对比判断维修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介绍,RCM决断过程对不同的故障模式进行决断,确定维修策略,最后考虑降低维修费用确定定期维护周期,为风电场的运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空纤维束-套管型气隙式膜蒸馏组件研制与测试 下载:22 浏览:409

宋金柱 陈东 谢继红 金程 樊佳琪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中空纤维束-套管型气隙式膜蒸馏组件,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过程,并制作了膜蒸馏组件的性能测试装置。采用自来水、11Brix苹果汁、50%LiBr水溶液三种料液对膜蒸馏组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了该组件在典型运行工况下的膜通量、热效率、截留率等性能数据。

旋风分离器分级轮结构对分级效果影响的研究 下载:46 浏览:491

许梦 冯俊萍 曹清林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优化旋风分离器的分级轮结构,增强分级效果,提高分级效率,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了分级轮在不同叶片形状、数量和倾角情况下,旋风分离器内颗粒湍动能、压力和轴向速率的变化情况。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叶片数量为48片时,颗粒湍动能极差最小,压差极值最大,且轴向速率极差较小,分级轮内流场较为稳定;叶片形状为斜叶片时,颗粒湍动能和轴向速率的极差均最小,压差较大,分级轮内部的流场较为稳定;叶片倾角为30°时,颗粒湍动能极差和轴向速率极差都最小,且比其他叶片倾角角度的压差差值更小,分级轮内部的流场较稳定,利于分级。

光伏型太阳能热泵膜蒸馏装置及其性能分析 下载:39 浏览:55

雷学俭 陈东 谢继红 金程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在介绍光伏型太阳能热泵膜蒸馏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从海水中制取淡化水为背景,给出了装置的特性方程。计算并分析了当太阳能光照强度变化时,海水进膜组件温度、膜组件性能指标、热泵性能指标、装置总体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可为光伏型太阳能热泵膜蒸馏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热泵型空气吸湿式膜蒸馏组件再生干燥装置的特性分析 下载:51 浏览:498

乔木1 金程2 谢继红2 陈东2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热泵型空气吸湿式膜蒸馏组件再生干燥装置具有再生干燥速度较快、能耗低、无废气排放等特点。在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其特性方程,对膜蒸馏组件再生干燥速度、空气出加热器温度、出膜组件温度、出冷却器温度、耗电功率随循环空气流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可为装置的设计和调控提供参考。

热泵-渗透汽化集成装置及其发展分析 下载:52 浏览:445

金程1 陈东1 彭跃莲2 谢继红1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渗透汽化是利用料液中组分在致密膜中溶解扩散速率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技术,能够分离传统精馏无法分离的共沸或者沸点相近的液体混合物,但是混合物组分在汽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热泵是一种高效制热设备,热泵与渗透汽化过程集成可以实现装置的低能耗运行目标。在介绍热泵-渗透汽化集成装置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计算了装置能耗随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其发展所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

导流伞位置对球罐焊后整体热处理影响数值模拟与分析 下载:37 浏览:366

王荣1 马容忠1 贾尚谊1 赵有伟2 赵毅红2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球罐容积的增大,传统的直烧法热处理已经不能满足球罐的热处理工艺要求。目前应用最广,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球罐内设置一个导流伞,且随着其安放位置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热处理效果。为了确定导流伞在球罐热处理中的最佳安放位置,运用workbench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导流伞设置在距下人孔1/3D处时,球罐壳体的温度最均匀,壳体的最大温差最小,热处理效果最好。

化学品防护服液密性测试装置优化设计与试验 下载:59 浏览:390

权力1 鲁林平2 刘振昌3 赵阳4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对市面上化学品防护服液密性测试装置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改进方案,设计并加工出一套新型化学品防护服液密性测试装置。对该装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不仅达到了规范要求,而且具有运行可靠、人机特性好等优点。新装置的开发为新国家标准的顺利应用奠定了基础。

高覆盖率下超声冲击处理改善AISI 304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68 浏览:503

夏强1 谭伟1 杨新俊2 周新1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以AISI304材料为例,实验研究了在高覆盖率下超声冲击处理后GNG/CG(Gradient nano-grained on the coarse-grained substrate)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了覆盖率、应力状态、应变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覆盖率的增加,GNG/CG304不锈钢的屈服强度逐步提高,塑性降低,应变率敏感系数提高,双轴应力状态下变形能力提高。高覆盖率冲击处理得到的GNG/CG结构能够有效抑制NG层的局部塑性应变,从而在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塑性。

Snaps酒蒸馏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下载:26 浏览:325

戴晓勇1,2 傅静宇2 马文燕2 徐庆1 叶京生1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采用直火式蒸馏塔对市售工业啤酒和三种精酿啤酒分别进行了蒸馏实验,并对酒精度、出酒量、成分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酒精度在2~4 min内迅速升高,最后下降到20%左右且不再出酒。出酒量在15 min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少。直火式蒸馏塔对风味物质保留有较好效果,三种精酿啤酒蒸馏产物中芳香物质的损失少于市售工业啤酒。

青豆在狭缝型分布板流化床中的干燥特性 下载:40 浏览:430

徐庆 赵彤 刘品达 史亚彭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Geldart D类颗粒,以青豆为实验物料,研究了在狭缝型分布板流化床干燥装置(300 mm×200 mm)中的干燥特性。通过与烘箱以及传统多孔型分布板流化床的比较,表明狭缝型分布板特殊的瓦楞结构更有利于提高物料的干燥速率。应用红-黄-蓝(RYB)颜色模型,研究了干燥过程中青豆的色泽变化和体积收缩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由60℃升高到80℃和100℃时,物料色泽值由27.9升高到29.8和34.9,收缩率由70.5%降低到55.1%和45.6%,为后续建立青豆的干燥简化(REA)模型提供依据。

基于ANSYS的矿山车载式绞车滚筒结构强度分析 下载:42 浏览:276

张清华 雷泽勇 钟林 李魁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滚筒是车载式绞车主要的承载部件,对滚筒强度进行分析是确保车载式绞车在矿山上安全工作的关键;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滚筒几何尺寸,利用理论值在Solid Works上建立车载式绞车滚筒的三维模型;采用ANSYS对绞车滚筒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同样容绳条件下滚筒体的厚度最小,达到减轻绞车质量的目的,为绞车滚筒的设计与校核提供参考。

面向重型卡车的侧翻失稳建模及仿真分析 下载:35 浏览:474

邓卫伟1 李发家2 房纪涛2 张义花2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在重型卡车的横向稳定性研究中,车辆重心高,更容易发生侧翻事故。将对重型卡车的侧翻失稳进行建模及仿真分析,针对试验车辆的参数,分别构建牵引车和牵引车-挂车模型,包括轮胎模型、悬架模型的构建,结合重型车的侧翻评价指标,进行牵引车和整车的仿真工况设定、侧翻状态仿真与分析,说明轮胎垂直载荷是评价侧翻状态最直观的状态变量;通过侧倾角和侧向加速度的振荡变化,可反映牵引车的临界侧翻状态。从而可以为重型卡车的防侧翻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ANSYS的某塔机动态特性分析 下载:45 浏览:421

赵雪芹 苏睿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利用有限元法,以某平头塔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动态特性。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塔机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值分别为:0.131、0.190、0.351、0.485、1.287、1.334 Hz;各阶振型表现为:塔机的第一阶振型为起重臂的上下摆动,第二阶振型为起重臂的前后摆动,第三阶振型均为整机结构的左右摆动,第四阶振型为整机结构的前后摆动,第五阶振型为起重臂的一阶弯曲振型,第六阶振型为起重臂的二阶弯曲振型。分析结果为该起重机动态性能的优化奠定了基础,为其他同类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八自由度蒸发器检修机器人设计及运动分析 下载:37 浏览:254

王宠 王湘江 冯栋彦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解决核电站检修期间人力操作面临的安全与效率问题,设计出一种通过协作机械臂与伺服电缸相配合的八自由度机器人模型。通过对该模型建立关节坐标系,根据D-H参数法建立检修机器人的两种运动方程。建立检修机器人的D-H参数模型,进行正逆运动学求解;并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工具箱Robotics Toolbox进行运动分析,从而更好地对检修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做出重要参考。

除雪铲分段式避障结构设计与铲刃分析 下载:40 浏览:260

屈文涛1 吕曌1 王泽威1 薛亚刚2 李志栋3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有效地避免清洗/除雪一体化车在遇到小型障碍物时出现的遗雪量增多的问题,提高除雪效率,设计了一种除雪铲分段式避障模块结构。利用Pro/E完成除雪铲铲刃的参数化建模,并结合ANSYS有限元分析除雪铲工作时除雪铲铲刃的应力应变情况,仿真结果显示其最大应力为3.82×10~5Pa,在其许用应力范围内,验证了该清洗/除雪一体化车除雪铲避障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除雪铲避障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