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用于社交媒体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 下载:62 浏览:245

李源 马磊 邵党国 袁梅宇 张名芳 《中文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社交领域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NER)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一项重要的基础任务。目前基于词粒度信息或者外部知识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方法,都会受到中文分词(CWS)和溢出词(OOV)等问题的影响。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字符的使用位置编码和多种注意力的对抗学习模型。联合使用位置编码和多头注意力能够更好地捕获字序间的依赖关系,而使用空间注意力的判别器则能改善对外部知识的提取效果。该文模型分别在Weibo2015数据集和Weibo2017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中的F1值分别为56.79%和60.62%。与多个基线模型相比,该文提出的模型性能更优。

基于句内注意力机制多路CNN的汉语复句关系识别方法 下载:38 浏览:315

孙凯丽1 邓沌华2 李源1 李妙1 李洋1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11期

摘要:
复句的关系识别是对分句间语义关系的甄别,是复句语义分析的关键,旨在从文本中识别句间的关系类型。非充盈态汉语复句存在隐式关系的特点给语义关系识别造成了困难。为了深度挖掘复句中隐含的语义信息,正确地实现关系分类,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句内注意力机制的多路CNN网络结构Inatt-MCNN。其中句内注意力机制模型是基于Bi-LSTM的,使其能够学习到句子的双向语义特征以及分句间的关联特征。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文本特征,联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复句表示再次建模获得句子局部特征。与其他基于汉语复句语料库(CCCS)和清华汉语树库(TCT)的实验结果相比,该文方法的宏平均F1值为85.61%,提升约6.08%,平均召回率为84.87%,提升约3.05%。

发电电动机防磁极引线开匝的结构方案优化分析 下载:73 浏览:497

王世建 李源 陈昌林 马奔奔 罗功富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一种解决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电动机磁极引线匝间开裂问题的结构优化分析。经过大量的计算分析和结合实际情况发现,磁极引线匝间开裂位置一般在内引线位置,主要是磁极内引线与磁极连接线位移不匹配导致的。以消除两者位移不匹配为思路,通过优化结构分析计算,寻找能满足设计要求的优化结构。

直驱式风电发电机整机结构强度、疲劳及振动特性分析研究 下载:77 浏览:484

蒋小平 李源 段志强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11期

摘要:
本文对于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的应力、疲劳及振动特性的分析进行了系统阐述。介绍了发电机主传动链进的应力计算、疲劳寿命分析及结果评判,并对发电机的固有频率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

判定线性代数中矩阵相似关系的原理和方法 下载:97 浏览:445

李源1 郝小枝2 《数学应用》 2019年5期

摘要:
指出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版考研数学考试分析中关于矩阵相似试题解答中的一个错误.系统梳理了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课程中关于相似矩阵刻画的角度和方法,明确了在线性代数课程体系中3类可以作出相似判定的矩阵类别及其对应的判别方法,给出不能一般判定相似关系的第4类矩阵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实例给出在特殊情形下解决第4类矩阵相似关系判定的方法.

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计算极限的注记 下载:22 浏览:384

李源1 郝小枝2 《数学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在文献[2]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计算未定式极限的细节.通过若干实例证实:与中值点采用粗糙估计形式相比,精细估计形式在计算中有更好的效果.文中明确了可以利用粗糙估计形式进行计算的未定式极限的基本特征,并且给出了在粗糙估计失效时的两种常用解决方案.

气象条件对天津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影响研究 下载:56 浏览:451

孔君 李源 杨宁 李丹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要素的小时观测数据,分析了天津一次典型大气重污染过程前后空气质量和主要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研究了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大气重污染过程呈现两种特征,一种是"逐渐积累、迅速清除",主要在污染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时段呈现;另一种是"快速下降、快速回升",主要在污染过程中期,由于风向转变使污染物输送推移导致的。在污染物积累阶段,风速明显偏小,相对湿度增大;在污染过程结束阶段,风速明显偏大,风向多为西北风,相对湿度明显下降。分析了风速、相对湿度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其中风速与PM2.5浓度呈指数相关,R2达到0.420,相对湿度与PM2.5浓度呈线性相关,R2达到0.520。

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排气发电技术研究 下载:72 浏览:478

谷操 李源浩 张敏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提出一种利用布雷顿(BRAYTON)循环的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排气发电技术方案,对循环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探讨了引入循环后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在坦克装甲车辆上实现的可行性,分析研究表明该系统技术适用于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动机排气发电.

雷达天线伺服系统动力分析与联合仿真 下载:57 浏览:464

白诚1 季树滨2 郭超平1 李源1 《天线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以雷达伺服系统俯仰轴以及方位轴的运动控制的研究为例,探讨了多刚体系统参数化建模,以及ADAMS和MATLAB相结合的联合仿真方法。利用ADAMS建立的模型便于改变参数,为进一步优化雷达天线的结构奠定了基础。设计的联合控制方案完成了复杂系统的控制仿真。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情境教学实践——以细胞呼吸教学为例 下载:92 浏览:833

​李源 徐锐 《纳米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为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 本文对“分子与细胞”模块内容进行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研究,探寻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具体策略,供广大同仁们借鉴参考。

共轭聚合物分子BODIPY光电性能理论研究 下载:413 浏览:3452

李珊1 张美娜1 李源作2 《光电子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利用密度泛函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多聚物分子k2作为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的光电性能随着n值增大的变化趋势(n=1、2、3),对其基态几何结构进行优化,在基态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计算模拟了能级、能隙、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参数。结果表明,k2-2和k2-3分子的能隙减小,吸收光谱红移,荧光能量增大,表现出更好的光电性能。

舰船动力系统运行安全的分析 下载:411 浏览:4352

李源 《动力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为了加强舰船动力系统运行安全,技术人员要重视科学的分析更加完善的舰船动力系统,从而加强运行安全管理与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为舰船动力系统运行提供有效技术保证。本文在实践研究过程,研究了舰船动力系统运行安全管理系统结构组成,分析了舰船动力系统运行安全管理技术体系,希望研究能加强实践研究能力。

AI驱动下的新闻播报职业转型与伦理责任 下载:32 浏览:1355

李源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11期

摘要:
AI驱动下的新闻播报职业转型与伦理责任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本文基于智能传播时代媒介现实,AI正在渗透新闻业的方方面面,对新闻播报的影响将继续深化,通过展开讲述AI技术在新闻播报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变革,由此深入探讨真人主播如何积极应对这一变革,并找到与AI技术共存的新路径。

化疗患者应用PICC和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探讨 下载:177 浏览:2083

夏薇 姚蕾 杨晓梅 李源源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对化疗患者采取PICC和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接受化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4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而给予对照组患者PICC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34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4.12%,而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仅为73.53%,由此看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无论是采取PICC 护理还是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但是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要远高于PICC 护理,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浅析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241 浏览:2061

李源 《软件工程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在国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促进作用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各行各业发展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支撑作用,再加上计算机软件系统具有方便快捷的应用特点,都扩展了其应用范围。但是,计算机软件系统使用过程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系统维护管理工作不完善而导致的。本文以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管理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对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分析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管理对策,期望可以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主播的专业提升 下载:274 浏览:2723

李源 《新闻传播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融合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主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挑战。如何在全然一新的媒介环境中寻求新的发展之路,新闻主播需要不断思考和摸索的。

数字经济促进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下载:73 浏览:905

​李源源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数字经济如何促进产业集聚以及与区域经济韧性的协同发展。文章首先界定了产业集聚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继而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在推动产业集聚和增强区域经济韧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和数字平台通过提高企业间的协同作用和优化资源配置,有效促进了产业集聚区的经济效率和创新能力。此外,强健的数字基础设施对于增强区域经济的抵御外部冲击能力和加快经济复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特别是探索不同产业集聚类型和新兴数字技术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潜力。通过深入分析,本研究为政策制定者如何利用数字经济工具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见解。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