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兼杂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90 浏览:501
俞洁 丁珊珊 康洁 赖新梅 李灿东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综合征(PPS)妇女肝郁及其兼杂特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探讨PPS肝郁及其兼杂特征的部分生物学机制。方法:以证素辨证判定189例PPS患者的肝郁及兼杂特点,应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液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比较PPS肝郁组(128例)和非肝郁组(61例)神经递质差异,比较肝郁不同兼杂神经递质差异。结果:肝郁组的DA和NE较非肝郁组为低(P<0.05)。肝郁病位兼肾者DA和5-HT显著低于单纯肝郁者(P<0.01);肝郁兼痰者DA和5-HT显著低于无痰者(P<0.01,P<0.05);肝郁兼湿者5-HT显著低于无湿者(P<0.01);肝郁兼热者5-HT显著低于无热者(P<0.01);肝郁兼气虚者5-HT显著低于无气虚者(P<0.01);肝郁兼血虚者DA和5-HT均显著低于无血虚者(P<0.01);肝郁兼阴虚者DA和5-HT均低于无阴虚者(P<0.05)。结论:PPS患者DA和NE的降低可能是肝郁发生的生物学基础。PPS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与肝郁兼杂特点密切相关。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中医状态辨识规则 下载:84 浏览:493
徐佳君1,2 罗志明3 赵文1,2 雷黄伟1,2 周常恩1,2 李绍滋3 李灿东1,2 《当代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中医诊断方法技术的客观化研究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经阶段。证素辨证学中病位、病性、"证候-证素"积分等概念的提出,促进了中医诊断学走向数字化发展。状态辨识理论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对人体状态要素的客观、全面、动态的中医评估体系,使得中医诊断学逐步走向客观化。提出围绕要素阈值、一(少)元论、伴随表征的共同指向、三因制宜、重视"辨病"、重视"主症""重症"、重视"辨病机"七条规则,并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加以转化实现,从而提升中医诊断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四诊合参智能化发展现状及实现路径 下载:86 浏览:488
赵文1,2 张佳3 徐佳君1,2 辛基梁1,2 周常恩1,2 李绍滋3 李灿东1,2 《当代中医药》 2020年2期
摘要: 为确保中医诊断的正确性,除了要求单诊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外,更重要的是四诊合参。中医四诊信息客观采集和分析系统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为开展四诊客观信息的融合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不同诊法设备分类标准不统一,信息来源存在差异,制约了四诊合参的融合。通过梳理近年来有关中医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脉诊等方面的智能化研究,结合四诊合参智能化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的现状,提出尝试从多源数据融合角度,借助协同训练法、多核学习法、基于子空间学习法提升四诊合参的融合度及准确性,探寻四诊合参智能化的可能实现路径。
编版小学语文多元智能教学研究 下载:187 浏览:2407
摘要: 本文重点研究了“小学低年级语文部编版教学中如何发展全面学习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第一,分析多元智能与语文全面学习的核心,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其次,分析了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全面学习的必要性。另外,部编版小学采用低段语文进行多元智能教育的方法也是如此。《运用多种学法促进学生多元智力发展的方法》、《语文发展的生动多样实践活动,使学生多元智力发展的方法》、《自然资源使用法》,使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顺序。并提出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教学策略。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400-188-5008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