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救性支架植入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再通失败后的临床应用分析 下载:86 浏览:479
陈付文 刘金朝 赵玉铁 康孝理 杨思福 李红伟 史宏生 汪子文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探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再通失败后采用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介入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行机械取栓但再通失败的29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18例采用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支架组),11例不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非支架组),比较分析支架组与非支架组的最终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结果 支架组与非支架组的最终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8.9%(16/18)、36.4%(4/11),预后良好率分别为55.6%(10/18)、18.2%(2/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在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1.1%(2/18)vs. 18.2%(2/11)]及死亡率[22.2%(4/18)vs. 45.5%(5/11)]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再通失败后采用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且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围术期路径式精细化护理模式在白内障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85 浏览:2844
摘要: 目的:探讨围术期路径式精细化护理模式在白内障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7月,医院收治100例确诊白内障且行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将其纳入此次护理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围术期常规化护理模式,观察组50例采用围术期路径式精细化护理模式。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d后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观察组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率,观察组更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五项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均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病人采用围术期路径式精细化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400-188-5008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