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长杆弹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的理论研究 下载:74 浏览:341

卢正操1 张元迪1 文鹤鸣1 周刚2 李名锐2 钱秉文2 《物理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基于A-T模型和动态空穴膨胀模型,建立了不同侵彻模式下计算各种参数的理论公式,对不同速度的长杆弹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根据弹体动态强度Yp和靶板静阻力a0的相对大小,可将混凝土侵彻分为Yp≤a0和Yp>a0两大类。当Yp≤a0,且弹体初速度v0大于界面失效速度vid时,弹体以销蚀状态侵彻混凝土。当Yp>a0,且弹体初速v0小于刚体速度vr时,弹体以刚体状态侵彻混凝土;当弹体初速度介于刚体速度vr和流体动力学速度vh之间,即vr≤v0h时,弹体以变形非销蚀状态侵彻混凝土;当v0≥vh时,弹体以销蚀状态侵彻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预测侵彻模式、侵彻深度、时程曲线和残余质量时,与现有混凝土侵彻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

应用型本科材料力学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研究 下载:282 浏览:2961

赵传尊1 焦安源1 张景航1 闫子晗2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课程考核是达成有效闭环过程的关键环节,能够真实地反映课程的学习效果,本文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探索专业基础课在应用型本科建设中的科学评价方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多样化的课程考核体系,为课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客观的依据。

材料力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下载:288 浏览:3243

张景航1 赵传尊1 时偊童2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本文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出发,论述了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优化教学方法。根据材料力学的特点,详细阐述如何进行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下载:78 浏览:1164

张作合 康春霞 王玉琢 周利军 李浩宇 《新材料》 2025年2期

摘要: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理论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存在课程教学模式与学情不符、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失配、知识点与前沿问题脱轨等问题,导致大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接收理论知识困难,无法有效地做到学以致用。因此,该文以材料力学为例,开展理论课程的问题分析和改进,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针对应用型大学理论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应用型大学其他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力学计量在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2 浏览:716

曾诗翔 《材料科学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本研究以力学计量为工具,探讨其在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应用。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详尽测试,分析了力学计量如何影响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硬度等物性。结果表明,力学计量在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发现,力学计量可以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新型材料的研发及老化材料的性能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成果预期将对力学计量的实际应用有所推动,并对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224 浏览:2572

齐文娟 《新材料》 2023年8期

摘要:
“材料力学”是高校开设的一门高度普及的专业基础课,重点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承担着工科学生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顺利过渡中逻辑思维、知识结构、科学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在新工科建设大背景下,课程的传统知识型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全方位的育人需求。为此,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理念,充分利用MOOC、学习通等现代信息技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等多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适应性,推动创新型人才在“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价值体系”的全方位培养。通过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师意识,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机械自动化制造中的材料力学测量技术分析 下载:225 浏览:2561

孙德龙 《新材料》 2023年8期

摘要:
材料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推动材料的科学发展,而且提高了材料的性能。力学测量技术保证了设备的质量,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水平,通过力学测量量技术控制了整体生产。我们分析了材料力学测量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组成及其应用,并描述了其特点和发展方向。

特种设备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标准化管理方法研究 下载:62 浏览:391

孙青1 朱礼慧2 严守奎3 《材料科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特种设备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标准化管理是确保特种设备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特种设备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对其强度、刚度、韧性等关键参数的准确测量和评估,为设备的选材和设计提供依据。标准化管理方法则是在力学性能测试过程中确保测试条件、设备精度、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规范性,保障测试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可比性。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存在的不确定度分析 下载:62 浏览:690

董威 《材料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测试可以评估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总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可能来自于测试设备、操作者技术水平、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存在的不确定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热处理参数对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 下载:114 浏览:1285

崔晓玉1 高慎涛2 郑珍珍3 《材料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科技不断进步。随着不锈钢行业的发展,薄板和极薄板的成型和焊接受到广泛的重视。在波纹管设计制造时,选择的材料多薄板或者极薄板不锈钢,以无磁性面心立方的奥氏体不锈钢为主。奥氏体不锈钢本身强度较低,通过热处理不能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但是这会在组织中造成很多缺陷,降低材料加工性能,增大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开裂倾向,因此在其使用前必须进行退火处理。

堰塞坝体材料力学性质的试验设计与分析 下载:253 浏览:2697

徐顺捷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对三种级配:级配均匀、粒径缺失、粗粒为主的石英砂进行饱和的大型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试样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指标,同时求得试样的有效粘聚力,有效内摩擦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级配的试样有着不同的力学特征及变形规律。级配均匀和粒径缺失时,细粒相对比较多,加载作用下主要呈现出应变软化趋势;粗粒为主时,持水性差,加载作用下主要呈现出应变硬化趋势;级配均匀和粒径缺失试样加载有应力峰值出现,而粗粒为主试样没有应力峰值出现;实验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堰塞坝坝体力学特性及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法探究 下载:498 浏览:3449

张野 《新材料》 2021年7期

摘要:
“材料力学”课程是土建类、机械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以计算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为主线,大部分授课内容以计算为主。传统的授课方式仅讲授课本上的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中常因繁重的计算任务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应时代发展要求,课程思政的融入不仅为枯燥的工科课程增添了人文气息,更重要的是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培养人才就是要把握好方向,要始终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为目标。教育是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需要在时时刻刻、方方面面沁润学生,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使每一位教师都承担起思政育人的责任,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应用型本科材料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下载:290 浏览:3028

赵传尊1 焦安源2 张景航3 《材料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材料力学”课程是应用型机械类本科及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与思路出发,详细论述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学现状,指出实际存在的问题。明确课程思政改革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思政融入计划建立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及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材料力学课程建设研究 下载:280 浏览:2892

张野 《材料科学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材料力学是所有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主要介绍拉压弯扭四种基本变形的应力应变及相应强度和刚度校核,掌握各种变形的应力分布规律和计算公式,掌握构建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为经济合理地设计构件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为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如机械设计及从事相关工程构件设计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