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湖泊摇蚊亚化石氧同位素:一种有效的古气候代用指标 下载:86 浏览:508

何妍1 董旭辉2 朱丽东1 《生物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湖泊沉积物摇蚊亚化石的氧同位素作为一种新的指标,近来成为古气候重建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在综述摇蚊亚化石氧同位素的来源特征、迁移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在古气候重建研究中的原理、优势、应用范围,并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实验技术瓶颈(生物体内氧同位素的提取)及其进展。本文着重涉及以下内容:(1)湖泊沉积物中摇蚊亚化石相较其它微体生物指标有易保存、个体大显著优势,方便提取足量的样品进行氧同位素分析;(2)摇蚊头壳氧同位素含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室内控制实验成果表明其幼虫体内约69%的氧都来自于栖息地的水中,而与食物中的氧同位素关系不显著,因此为摇蚊头壳中氧同位素信号的解释、历史气候条件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3)实验分析技术定量评估了不同实验方案(如化学处理、样品量大小、锡箔容器等)的误差;同时同位素质谱仪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方便了测量过程。(4)摇蚊头壳氧同位素能较好地重建历史气温及降水的情况,但目前主要研究工作在欧美高山、极地地区展开。

环氧乙烷气体检测仪校准方法研究 下载:48 浏览:361

李时鑫 《中国仪器》 2020年10期

摘要:
结合实际计量工作,探讨了环氧乙烷气体检测仪示值误差、测量重复性、响应时间、漂移和报警误差的校准方法 ;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探讨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一般方法,为该类仪器的量值溯源提供了依据。

关于烟气监测系统氮氧化物测量的优化 下载:62 浏览:380

杨霞 乔魁 张国民 《中国仪器》 2020年1期

摘要: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是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主管部门的系统,通常被称为"CEMS"。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因燃煤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急剧增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国家制定并多次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烟气污染物排放的考核力度,因此烟气在线监测系统需要不断优化和改造,以确保满足最新环保规范。

竹炭添加对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512

张春燕 张玉茹 魏锦锦 丁心雅 侯向祎 王琼 李赟 《中国土壤》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探讨竹炭对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向厨余垃圾添加稻草调节堆肥原料初始含水率为70%后,分别添加0%和5%的竹炭(竹炭与堆肥原料湿基比)进行为期15 d的好氧堆肥,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厨余垃圾和稻草有机物降解率及堆肥腐熟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竹炭的添加增加了厨余垃圾好氧堆肥高温(> 55℃)持续时间,且高温阶段的前4天,添加5%竹炭堆体温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竹炭的添加提高了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率,堆肥结束时,与添加5%竹炭堆体其厨余垃圾和稻草的有机物降解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6%和29.2%,表征腐熟化程度的SUVA254和SUVA280值分别提高了15.6%和12.4%。以上结果表明,竹炭的添加促进了厨余垃圾堆肥过程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堆肥产品的腐熟程度。

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大豆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87

武红艳 王岩 赵天宏 田荣荣 张铭 牟琳 《中国土壤》 2019年12期

摘要:
为探讨臭氧胁迫和秸秆还田对大豆叶片C、P、K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开顶式气室法(OTCs),研究了两种还田方式(秸秆全量还田和秸秆不还田)对不同臭氧浓度(CK:O3为环境浓度,T1:O3浓度为(80±10)nmol mol-1,T2:O3浓度为(110±10)nmol mol-1)下大豆叶片C、P、K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使大豆叶片在分枝期CK处理下全P和全K含量显著降低,而C:P和C:K显著升高,T1处理下有机C和全K含量以及C:P显著降低,而P:K显著升高,T2处理下全P和全K含量显著升高;开花期CK处理和T2处理下有机C和全K含量显著上升,而CK处理下C:P显著升高,C:K和P:K显著降低,T2处理下P:K显著降低,T1处理下全K含量显著降低,C:K和P:K显著升高;结荚期臭氧浓度升高处理下有机C和全K以及C:P显著升高,而P:K显著降低;(2)与秸秆不还田相比,在生育前期低臭氧浓度下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C含量显著升高,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全P含量升高,全K含量无显著变化;(3)开花期,叶片有机C与土壤有机C呈显著正相关性,分枝期和开花期叶片全K与土壤全K呈显著负相关性。在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秸秆还田可提高大豆叶片和土壤有机C以及叶片全K含量,有利于生育前期叶片对P素的吸收。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在肿瘤血管生成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38 浏览:397

李立文 卜晓敏 夏亮 孙才兴 《肿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通过氧化应激、HO-1通路、缺氧及炎症介质等多种途径参与调控肿瘤血管生成过程。对Nrf2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有助于发现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全文就近年来肿瘤血管生成与Nrf2信号通路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异养氨氧化细菌基因组DNA的检测方法比较 下载:72 浏览:494

李梓彤1,2 卢洁1,2 顾宗润1,2 杨帅1,2 衣珊漪3 任灵玲1,2 刘灵芝1,2 《中国土壤》 2019年2期

摘要:
氨氧化细菌是参与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微生物类群之一,其基因组DNA提取质量的准确分析,可直接影响后续分子实验的可行性和精确性。本试验针对3株异养氨氧化细菌的纯培养菌株,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和Qubit荧光计分别检测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基因组DNA的浓度,同时结合细菌通用引物扩增16S r DNA全长来判定提取DNA的质量,进而筛选出可用于检测可培养氨氧化细菌基因组DNA浓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浓度的DNA样品,尽管3种检测方法获得的结果表现出明显差异,但在16S r DNA-PCR中均仍能获得良好的扩增结果。与微量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Qubit方法对基因组DNA浓度的检测结果更为精确,特别在低浓度DNA检测中,能够较真实的反映基因组DNA的实际情况。

休耕轮作对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516

徐光辉 王洋 王继红 于锐 崔政 武杨阳 《中国土壤》 2018年4期

摘要:
以休耕轮作13年黑土农田为研究对象,探讨耕层土壤中微生物量碳(MBC)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耕层土壤中,休耕轮作下覆盖带、休闲带MBC平均含量分别比常规耕作高17.27%、8.92%(P<0.05);覆盖带MBC含量比种植带和休闲带高17.64%、7.66%(P<0.05)。MBC含量土层差异极显著(P<0.01),休耕轮作和常规耕作处理下表层土壤MBC含量明显高于下层土壤,休耕轮作的三个条带及常规耕作下的MBC均随土壤深度降低而降低;0~10 cm土层MBC含量显著高于10~20 cm、20~40 cm土层。休耕轮作及常规耕作条件下MBC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土壤MBC的变化主要受到土壤活性组分与水热状况的影响,土壤MBC与易氧化态碳(EOC)、水溶性碳(DO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休耕轮作有利于耕层中水分与温度的保持,为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促进MBC含量高于常规耕作处理。

无定型氧化铁对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解吸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487

黄玉芬 刘忠珍 魏岚 李衍亮 黄连 喜黄庆 许桂芝 《中国土壤》 2018年1期

摘要:
选取人工合成的无定型氧化铁(AHOsFe)纯矿物,以及两种典型土壤(黑土和砖红壤)的原土(S1和S2)和AHOsFe包被土壤(AHOsFe-S1和AHOsFe-S2)为研究材料,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AHOsFe对土壤中阿特拉津(AT)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各吸附剂对AT的吸附均能采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较好地拟合(r≥0.996,p<0.01),AHOsFe对AT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高的吸附非线性,AHOsFe包被黑土和砖红壤后,两种土壤对AT的吸附能力(Kd值)分别增加56.3%和43.8%。各吸附剂对AT均存在解吸迟滞效应,两种土壤及被AHOsFe包被后,其对AT的解吸迟滞系数(HI)在AT低初始浓度时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AT高初始浓度时随浓度的增加略有增加,AHOsFe对AT的HI则随AT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不同吸附剂在AT不同初始浓度时的解吸迟滞机制不同。与土壤相比,AHOsFe对AT具有较强的解吸迟滞效应,但AHOsFe包被土壤后,却降低了土壤对AT的解吸迟滞效应。

0.1%聚维酮碘联合氧氟沙星凝胶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评价 下载:64 浏览:364

张培1 陈暑娟1 叶靓1 王志良2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评价0.1%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联合氧氟沙星凝胶填充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82例(96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6只眼)庆大霉素溶液冲洗泪道并行泪道探通术;B组(35只眼)0.1%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泪囊后行泪道探通术;C组(35只眼)0.1%的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泪囊后行泪道探通术,再将氧氟沙星凝胶填充在泪囊内。随访至少6个月,计算3组的治愈率、好转率和有效率。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2.4±3.3)个月,A组有效率为57.70%,B组有效率为77.71%,C组有效率为88.60%,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4)。结论 0.1%聚维酮以碘溶液联合氧氟沙星凝胶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能有效的治疗慢性泪囊炎。

海南核电给水除氧器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下载:74 浏览:420

张飞林 卢士升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海南昌江核电给水除氧器系统功能、设备组成和布置,重点阐述海南核电1/2号机给水除氧器系统目前存在的调节阀性能差、SN仪表误发信号以及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从而能使ADG系统更加稳定运行,确保汽轮机组的经济效率。

基于血氧指标的疲劳宽放时间制定方法研究 下载:67 浏览:405

程洋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通过人机交互环境实验,根据血氧指标的变化趋势,对3级劳动强度状态下的运动持续时间与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求得疲劳恢复时间的公式,为疲劳宽放时间的制定开辟了新的思路。

凯里酸汤研究现状分析 下载:67 浏览:403

李洁 宫路路 陈芳勇 张宁 崔霖芸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期

摘要:
凯里酸汤有着地方特色,其特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功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认同。本文对近年来凯里酸汤的国内研究状况做一综述,以期给参与贵州酸汤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 下载:86 浏览:504

韩亚芳1,2 曾平安3 陈照威3 吴迪2 陈林聪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目前水泥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存在的养护时间长、渗透性差、粘接性差、耐久性差等问题,文中通过添加合适的增韧剂、稀释剂针对性地改进环氧树脂裂缝修补材料的韧性和渗透性能,并对研制的裂缝修补材料测试其固化收缩率、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工程应用跟踪。结果表明,裂缝修补材料的固化收缩率稳定在2.08%,抗压强度达到59 MPa,抗折强度达到16.8MPa,经过多次湿热循环、冷热循环后,粘接强度仍在2 MPa以上,且破坏形式为混凝土破坏。

二氧化碳致裂技术在山区人工挖孔基础中的应用 下载:71 浏览:413

魏恒朴 赵凤海 乔军 吴刚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2期

摘要:
二氧化碳致裂技术是利用致裂器储液管内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依靠启动加热装置在启动时产生大量热量,使储液管内液态二氧化碳瞬间气化,高压气体冲破泄能片从释放管释放,利用瞬间产生的强大推力,沿岩体的自然裂隙或爆破引发的烈面冲破岩石,达到致裂的目的。介绍二氧化碳致裂技术原理及优势,以某山区人工挖孔基础基坑开挖中二氧化碳致裂的应用为例,分析研究装管、典型断面眼孔布置、致裂管入孔和封孔、致裂、回收等步骤的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提出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

无氧阈耐力对女子竞走项目专项成绩的影响研究 下载:23 浏览:327

王列东 《体育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竞走是中国田径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也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冲金项目。本研究对国家竞走队高原组优秀竞走运动员倪媛媛进行实验室递增负荷测试和场地测试,旨在通过两种测试方法的比较找出评价竞走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有效测试方法应用个体无氧阈,分析该运动员冬训、春训、夏训期训练安排的规律及血红蛋白、血尿素等生化指标来测试监控赛前状态,以期为今后竞走训练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SCR脱硝反应器入口优化与仿真模拟 下载:38 浏览:327

欧文剑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主要研究和分析了SCR脱硝反应器及其入口烟道的结构,对SCR脱硝反应器及入口烟道进行数学建模、仿真模拟,研究和分析锅炉的负荷、烟气流速脱硝性能这3个方面的关系。结合某600 MW机组SCR脱硝系统相关运行参数,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模拟了SCR脱硝反应器各个截面处的烟气流场和氨氮物质的量分数的总体分布情况,同时通过优化调整反应器入口导流板和整流器的布置方式,最终使SCR脱硝反应器内烟气流场的均匀分布,氨氮浓度场更加均匀,最大限度地减少氨逃逸。

有氧运动对酒精性肝病保护的研究进展 下载:68 浏览:490

黄文华 彭峰林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本文阐述了有氧运动改善酒精性肝病(alcohol liver disease,ALD)的伤害及发生的研究进展,为有氧运动缓解ALD提供理论依据。ALD是一种长期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肝脏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和自噬水平紊乱是其主要发病机制。肝脏细胞内活性氧(ROS)增加释放造成氧化应激,抗氧化系统对ROS清除不及时造成肝脏氧化损伤;肠源性内毒素加剧炎症反应,造成肝脏坏死及肝脏自噬水平受到酒精抑制都会加剧ALD的病理性进程。近期以抗氧化系统、相关细胞因子和细胞自噬为靶点进行研究切入,发现有氧运动可改善降低ALD造成的伤害,其具体作用如下:有氧运动可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上调抗炎因子的表达,减少相关炎症的影响;提高细胞自噬水平,维持肝细胞稳态,以此达到改善和缓解ALD的作用。

氧气气瓶开裂原因分析 下载:18 浏览:214

石生芳 浦哲 左延田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通过宏观检测、化学分析、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开裂氧气瓶进行了检测,并根据检验检测结果对发生开裂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氧气瓶开裂主要由瓶肩内腔表层折叠裂纹引起,裂纹在设备运行时多次扩展,直至部分穿透导致氧气瓶泄漏。

有氧舞蹈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下载:11 浏览:139

李丁辛 《体育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而高校教育也随之进行不断的调整,其中,有氧舞蹈教学在高校课程中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典型的事例。有氧舞蹈,不只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舞蹈教育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有氧舞蹈教学当中,仍旧存在着诸多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说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此为高校的舞蹈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内在价值。
[1/27]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