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京派散文与“魏晋风度” 下载:62 浏览:527

郑丽霞 《文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魏晋风度"深深影响和滋养着京派散文创作。一、京派散文接续了魏晋"酒神"精神,塑造出醉酒的"陶渊明"与"放诞者"形象。二、京派散文引入六朝志怪"求仙"题材,表达了对现实的讽喻以及生命的焦虑。三、如同魏晋人士对人间万物的情深以及追求万物的"美",京派散文家亦具有"深情"和"唯美"的生命追求。四、在"魏晋风度"影响下的京派散文文体具备明显的"复调性"特征,表现为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以及文体的杂糅性特征。京派散文的创作实践经验能为当代"新古典主义"散文写作提供丰赡的精神资源,甚至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也不无启发意义。

“东南亚鲁迅”:一个新概念提出的可行性 下载:81 浏览:499

古大勇 《文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东亚鲁迅"是一个已经被学术界认同的概念,受此概念的启发,本文试图提出"东南亚鲁迅"的概念。其内涵主要是指鲁迅在东南亚的接受过程中,在东南亚读者心目中所构建形成的以"反抗""斗争""抗拒为奴"为中心的鲁迅映像,其次也指东南亚地区各个国家的鲁迅研究。"东南亚鲁迅"和"东亚鲁迅"在"抗拒为奴"的内涵方面具有部分一致性,但"东南亚鲁迅"只是表现为"左翼鲁迅"的内涵,不具备"东亚鲁迅"所蕴含的"个的自觉"的内容,正因为东南亚读者忽视了对鲁迅"个的自觉"思想的自觉领悟与借鉴,并且由于过度推崇鲁迅,最后把鲁迅变成一种高高在上的殖民霸权文化,造成新马文学的后殖民特征,这一特征更突出地表现在冷战"抗拒为奴"时期,冷战之后则趋于淡化或者消失。

从吴澄的思想矛盾看理学家的“三代”理想 下载:37 浏览:451

毛佳佳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宋代理学家提出回向"三代"的社会理想,也是元代理学家吴澄的信仰。文章以吴澄《书纂言》中刻画的"三代"圣王形象入手,分析其自相矛盾之处,指出理学家的"三代"理想是"美言不信"。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思路探析 下载:120 浏览:1242

张菲芳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思路,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探索方向。其中,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成为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古代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更为准确的背景知识,还能够揭示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的互动关系。本文以“重写文学史”“现代转换”、大文学视域、文体研究为切入点,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思路进行简要探析,期望为相关人员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论吴碧霞《红楼梦》组曲的演唱风格 下载:83 浏览:503

张柠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歌唱家吴碧霞携手王立平先生以音乐会的形式将电视剧《红楼梦》组曲展现给观众,真是一场视听盛宴。笔者处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想对吴碧霞老师电视剧《红楼梦》组曲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对剧中人物形象进行深刻塑造,传神入画,震撼每个人的心灵的演绎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研究,以便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帮助。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探究 下载:25 浏览:367

王袁枭 《地理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地理学科对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具有重要价值。探讨初中地理课堂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突出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以此打造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进而为我国的环境保护贡献力量。因此,本文就新课标的背景下,对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进行充分的探究思考,并以此创新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明代东南沿海士绅与海疆治理—兼论明代月港部分开禁政策蓝本的构画 下载:60 浏览:403

黄友泉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倭乱期间,以谢彬为代表的部分东南沿海士绅以其经验与智识,在助官弭定月港"二十四将"叛乱及推动海禁政策调整等海疆事件中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明代东南沿海士绅有着多重身份与多元诉求,在不同海疆形势与政策环境下,呈现出差异化的态度、立场与作为,是影响明代东南海疆治理达成的重要社会力量之一,而官绅间的良性互动为实现海疆治理的有序化及海疆政策的合理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下载:82 浏览:771

刘文娟 《计算数学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计算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常谈常新的话题。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成长的领航者,应立足小学数学知识特性,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从方法、思维与习惯多个维度探索指导之法,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效果、作出修正,探寻教学模式的最优解,助力学生计算能力的稳步提升。

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下载:51 浏览:544

黄志新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读思达教学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很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目标及过程,建立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还需要尽可能地实现学科价值,有效融入核心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AI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的实践研究 下载:42 浏览:490

陈金灿 《体育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已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成为推动教学创新和改进学习过程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AI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智能穿戴设备、运动数据分析、虚拟实境(VR)等技术的应用,小学体育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

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之研究 下载:165 浏览:2042

陈为东 《体育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学、练、赛、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不但注重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掌握,同时兼顾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落实贯彻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标要求,遵循教研合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在教学中做到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身心健康。

高中化学大概念教学问题探析 下载:139 浏览:1542

曾秀轮 《化学研究前沿》 2023年9期

摘要: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大概念是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的关键基础。然而,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往往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大概念的内涵。本文旨在探析如何加强对大概念的阅读理解能力,明确教学目标,设计丰富的活动巩固知识,并整合知识构建框架,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