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下载:84 浏览:512

张丽英 傅冠华 吴俊琪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及临床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肺癌患者(肺癌组)86例,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鳞癌36例、腺癌29例、小细胞癌21例;以体检健康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水平。评价4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及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疗效评价的一致性。结果肺癌组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腺癌患者血清CEA、CA125水平明显高于鳞癌患者和小细胞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腺癌患者和小细胞癌患者(P<0.05),小细胞癌患者NSE水平明显高于腺癌患者和鳞癌患者(P<0.05)。4项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辅助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0.63%、87.21%、0.953,明显高于单项检测。CEA、CA125化疗疗效评价与CT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508、0.470,P<0.001)。结论 CEA、CA125、NSE、CYFRA21-1对肺癌有一定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CEA、CA125化疗疗效评价与CT的一致性较好。

集对分析偏联系数法在寻常型银屑病对症用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下载:89 浏览:481

蒯仂1,2 茹意1,2 吴人杰3 赵克勤4 李欣1,2 李斌1,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经典卫生统计的集对分析偏联系数在寻常型银屑病对症用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基于集对分析偏联系数法分析中医对症用药与银屑病疗效的关系,通过计算各疗效的四元联系数的一阶全偏联系数,并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将此排序与各证候的"总有效/无效"比值排序作同异反分析。结果为"同"或"偏同"的前提下,以疗效四元联系数的一阶全偏联系数所指示的排序作为临床治疗时的首先参考。结果:本研究中序号2(失眠的对症用药:远志、竹茹、黄连、肉桂、酸枣仁、茯神);3(口干的对症用药:白茅根、乌梅、麦门冬、石膏、人参叶);12(脉弦的对症用药:柴胡、山栀、当归、甘草、泽泻、生地黄);18(红斑积分>2.34的对症用药:丹参、红藤、茜草、六月雪);22(浸润积分>1.46的对症用药:乌梢蛇、白芍、白花蛇舌草)的同异反分析为同或偏同,且一阶全偏联系数排序较高,认为该种情况下用药对症性好,有助于提高疗效,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结论:正确的对症用药有助于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治疗效果,四元联系数的一阶全偏联系数可以用于样本中对症用药疗效评估的定量研究。

中医药治疗儿科领域临床优势病种的探讨 下载:226 浏览:2236

梁京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医药在儿科领域治疗多种临床优势病种的应用与疗效,通过分析特应性皮炎、抽动障碍、肺炎、咳嗽、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边缘性矮小、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单纯性肥胖症、遗尿、支气管哮喘及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儿科常见及复杂病症,阐述中医药治疗的理论基础、特色疗法、临床案例基期相比西医治疗的优势。研究发现,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原则及多样化的治疗手段,在缓解症状、改善体质、减少复发及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本文还就中医药在儿科临床中的发展前景与挑战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儿科医疗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双源CT多参数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571 浏览:5867

孟令雷 侯振国 高凤霄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双源CT多参数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病理证实非小细胞肺癌5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完整序贯放化疗,前后一周内行双源CT增强扫描。按疗效分为治疗缓解组和治疗无缓解组,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数据:动静脉期碘覆盖值、碘浓度值、病灶最大径、病灶平扫CT值平均值、患者动静脉期均一化比值,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缓解组和无缓解组放疗前后最长径变化率分别为(-17.98±5.96)%和(10.29±7.46)%;平扫CT值平均变化率分别为(-22.81±10.35)%和(-10.21±3.64)%。治疗缓解组动脉期标准化碘及碘覆盖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治疗无缓解组标准化碘及碘覆盖值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静脉期两组内标准化碘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缓解组治疗后动脉期标准化碘及碘覆盖值明显小于治疗无缓解组(P<0.05),而静脉期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多参数成像技术可作为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的有效手段,对早期患者疗效评估并完善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利培酮合用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期的焦虑状态的疗效评估 下载:88 浏览:899

董倩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估分析利培酮合用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期的焦虑状态的疗效。方法:从在我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样本开始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4月,样本均随机划分到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有组例25,前者实施利培酮治疗,后者实施利培酮合用丁螺环酮治疗,围绕PANSS评分、焦虑状况、认知功能、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ANSS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焦虑改善状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后期应用利培酮合用丁螺环酮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状态,稳定患者病情,同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下载:51 浏览:534

田丽敏 《当代中医药》 2025年1期

摘要:
本综述全面探讨了中医药在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面部SD)中的应用及其在临床上的效果。面部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脂分泌过盛及皮肤炎症,常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红斑、糠疹和皮屑等症状。尽管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如使用抗真菌药物、局部皮质激素等在短期内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但患者往往面临病情反复发作的问题,且长期使用西药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中医药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采用了一种整体调治的方法,通过内服中药和外用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调和人体的内外因素,恢复皮肤的生理平衡。中医药治疗的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具体的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也使得治疗效果更加精准有效。中医药提供了一个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有效替代方案,其综合调理体质、少有副作用的特点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展示出独特的优势。

视网膜脱离术后康复策略及其疗效评估 下载:67 浏览:715

吴群群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常需要通过手术来修复。然而,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对于患者的视力恢复至关重要。本论文旨在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后的康复策略及其疗效评估。首先介绍了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和手术后的康复需求,然后阐述了康复策略的目标和原则,并详细描述了康复措施,包括眼部护理、活动限制、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等。接下来,讨论了视网膜脱离术后康复效果评估的方法和常用工具,并分析了评估结果。最后,提出了改进策略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本研究,可以为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康复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其视力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的疗效评估 下载:614 浏览:3652

张倩雯1 余忠义2 陈希颖1 朱希聪2 《光电子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将强脉冲光应用于面部皮肤光老化治疗,评价其对面部皮肤光老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用IPL治疗,评估IPL对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及肤质改善疗效。结果:面部光老化表现皮肤经IPL治疗后出现较好改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IPL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疗效高、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估 下载:51 浏览:542

刘涛1 杨小溪2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将前列腺按摩康复治疗用于前列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选取样本70例,均为前列腺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35例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后者35例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前列腺按摩康复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在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和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均短(P<0.05)。结论:对前列腺炎患者实施前列腺按摩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

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对照的临床研究 下载:342 浏览:3743

刘燕 杨学俊 《诊断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评价X线和多层CT对周围性肺癌的诊断和鉴别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住院的88名周围性肺癌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CT组和X线组各44例。X线组为X线平扫检查,CT组为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者的正确性和临床意义。结果:CT组对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与病理学检查相比较,多层CT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结论:多层CT在周围性肺癌中的诊断效果明显好于X线平片,而且多层CT的检出准确率明显要高,可以避免延误病人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估 下载:126 浏览:1209

李砚彬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数量为16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研讨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入组患者无既往眼部病史,无遗传病史,经影像学检查为阴性。发病前患者30cm距离用眼(9.13±1.59)h,近斜视度(46.56±14.11)△、远斜视度(50.38±13.26)△;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一般,实施手术治疗后,患者左眼平均屈光度(-3.68±2.59)D(+0.13 D~-8.63 D),右眼平均屈光度(-3.70±2.35)D(+0.38D~-8.13D)。结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以复视为主,患者多为近视眼,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16例患者均实施手术全矫正方案。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多为青少年和20多岁的年轻人,可能与近距离用眼时长过长有关。不同屈光状态患者均有出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可能。内直肌止端前移解剖异常。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裸眼和戴镜看远斜视度数大于看近斜视度数占比高于看近斜视度数大于看远斜视度数。采用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均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高压氧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评估 下载:154 浏览:1396

王巧娟 马玉清 《当代中医药》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压氧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结合中药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溃疡面积、愈合时间、治愈率等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足溃疡面积、愈合时间以及治愈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来说,观察组治疗前足溃疡面积为(5.24±1.46)cm²,治疗后为(1.76±0.62)cm²,而对照组分别为(4.98±1.14)cm²和(3.45±0.89)cm²;观察组愈合时间为(41.08±8.32)天,对照组为(53.12±11.27)天;观察组治愈率为80.00%,对照组为52.00%。结论:高压氧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较好,能够促进足溃疡的愈合,提高治愈率。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