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载:50 浏览:393

吴人杰1 谢长生2 《肿瘤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癌因性疲乏是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病率高达75%~100%。迄今有关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癌症治疗、肌肉代谢失调、免疫和炎症、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治疗主张以非药物干预为主,辅之以药物治疗。中医辨证论治癌因性疲乏多以气虚、血虚为主,临床上常采用补益气血之法,以达到扶正抗癌的目的。全文总结近年来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成像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3 浏览:393

王乾沙1 魏清风2 钟清玲1 安冬1 余丹1 赵雅欣1 熊燕1 李菊萍1 2019年8期

摘要:
探讨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成像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正在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接受常规放化疗护理和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成像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化疗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及激惹、抑郁和焦虑的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癌因性疲乏总分及激惹、抑郁和焦虑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成像能有效缓解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疲乏,降低其负性情绪。

基于“证候-证素-病症”探讨建立癌因性疲乏中医证候量表的方法 下载:69 浏览:487

张振1 田雪飞1 邓哲1 郭垠梅1 黄晓蒂2 黄振1 田莎1 吴泳蓉1 熊家青1 周婷1 吴若霞1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癌因性疲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临床中缺少癌因性疲乏客观、统一的辨证标准。从方法学角度,拟采用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癌因性疲乏中医证候,从病位、病性等不同的维度,筛选出癌因性疲乏病症,初步探讨建立癌因性疲乏中医证候量表的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43

黄花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可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自我效能感与自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93

钟翠萍 彭爱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行放疗的患者134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遵医用药、按时复诊方面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下载:19 浏览:175

黄花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可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自我效能感与自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载:35 浏览:400

钟翠萍 彭爱梅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行放疗的患者134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遵医用药、按时复诊方面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认知行为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 下载:54 浏览:480

徐小梅 《肿瘤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开展认知行为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4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段:2023.03-2024.03,并将其依据随机法分成各有21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癌因性疲乏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自我效能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对差异明显(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开展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集束化营养干预对中晚期肝癌TACE术患者营养状况、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649

郎雪婷1 王金凤2 《肿瘤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中晚期肝癌TACE术患者实施集束化营养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院内就诊的80例中晚期肝癌TACE术患者(样本纳入例数:80例;样本纳入时间: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以随机摸球为基础分组方式,分为对照、实验两个小组,观察例数高度一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集束化营养干预。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实验组(集束化营养干预)护理后的营养状况指标更高,癌因性疲乏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营养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中晚期肝癌TACE术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 下载:70 浏览:724

史婷婷 刘红 胡永霞 《肿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医护人员集成一体化护理服务对原发性肝癌病患癌因性疲倦及睡眠有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住院的30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15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50例,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期及 SPIEGE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期 PFS及 SPIEG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RPFS总分和感觉、情绪、认知和情绪、行为和严重度在各个方面的评分都比对照组低(P<0.05)。 SPIEGEL量表的总分和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做梦次数和醒来感觉的分数都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能明显减轻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改善其睡眠质量。

正念减压联合芳香疗法在肿瘤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癌痛症状中的应用 下载:125 浏览:1026

高媛媛 《肿瘤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联合芳香疗法在肿瘤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癌痛症状中的应用。方法:采集我院2023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肿瘤科晚期患者42名用于研究,将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芳香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正念减压,针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及癌痛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念减压联合芳香疗法有助于降低肿瘤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癌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居家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卵巢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影响分析 下载:220 浏览:2252

余建英 《肿瘤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在卵巢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案中,分析了居家认知行为护理对癌因性疲乏程度的影响。方法: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卵巢癌化疗患者通过单双号分发法均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给予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给予参照组(n=34)基础护理,给予研究组(n=34)居家认知行为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且优于参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得到明显缓解,且优于参照组。结论:对卵巢癌化疗患者实施居家认知行为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癌因性疲乏程度,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八珍汤联合毫米波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 下载:21 浏览:236

郑跃 刘树岩 尹凤祥 邵明慧 许志妍 王如罡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八珍汤联合毫米波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哈尔滨市胸科医院收治的癌因性疲乏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分组分为三组,命名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FS评分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Piper疲乏评分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患者接受八珍汤+毫米波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癌因性疲乏症状与功能状态,提升疗效,值得运用和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