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解析科普期刊编辑角色的新定位 下载:74 浏览:367

付方明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科普期刊面临着转型挑战。科普期刊要改善当前困境,编辑人员就必须要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对自身重新定位,适应市场竞争,实现科普期刊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科普期刊编辑角色的新定位,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些许经验参考。

基于DEMATEL方法的北京市科普基地评价及发展思路研究 下载:48 浏览:253

汤乐明1 刘润达2 胡睿3 郭敏4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8期

摘要:
采用DEMATEL方法,对北京市科普基地评价常用的22个具体指标进行了分析,找出3个原因度高和5个中心度高的指标,结合专家意见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价工作。根据2019年实施的基地评价结果,重点从原因度高和中心度高的指标入手,找出北京科普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科普基地良性发展的思路和管理建议,供政府和科普基地参考。

科技伦理治理视域下科技项目实施的伦理责任论析 下载:51 浏览:324

郭秀丽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在科技项目实施中要承担相应的科技伦理责任。科技项目立项前科学技术研究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和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理念,并让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项目立项决策,承担好项目的预评估责任。科技项目研究过程中,科学技术研究人员要主动管控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始终有贯穿每个研究细节的责任自觉,主动减少和停止负面影响。科技成果推广和运用过程中科学技术研究人员要承担科普责任,推动使用者正确运用成果,促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促进形成科技信任文化氛围。在科技项目实施中始终要贯穿诚实守信的责任。

气象服务助力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些思考 下载:34 浏览:355

陈鹏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气象服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气象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建议:(1)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发挥好气象信息员的重要作用;(2)通过更新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基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作用;(3)将气象科普不断向贫困地区延伸,增强气象信息及科普宣传产品的有效传播力;(4)将气象服务融入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让气象防灾减灾成为生态安全保障、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的基石。

基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海洋科普教育研究 下载:64 浏览:429

郭丽丽1 于大涛2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5期

摘要:
当前,海洋战略已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意识是确立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思想基石,是构成我国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按照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海洋科普及海洋意识教育的最佳阶段应在初中阶段。文章通过对初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内容的研究,建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海洋科普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一种海洋科普教育模式,为学生海洋意识提高和海洋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为海洋强国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野牛沟景区科普旅游开发研究 下载:68 浏览:502

沈洪江 覃爽 宁萌萌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4期

摘要:
地质公园是以保护地质遗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地质公园科普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全新旅游方式。文中分析了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野牛沟景区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特征及旅游开发现状,并从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科普旅游措施等方面探讨了野牛沟景区的科普旅游开发和规划问题,设置了研学、自然观光、探险、朝圣等旅游产品并规划了相应的旅游线路,为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普旅游开发提供思路。

拼图阅读在小学科普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Pacific Island Scrapbook绘本教学为例 下载:81 浏览:442

彭春柳 《英语教学》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及其主要操作方法,并以小学六年级拓展阅读内容Pacific Island Scrapbook绘本为例,阐述拼图阅读在科普类绘本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高中英语科普类说明文思维型读写综合课的教学架构 下载:91 浏览:454

王术 《英语教学》 2020年7期

摘要:
高中英语读写综合课通过以读促写的授课形式,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建构有效的读写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科普类说明文文体结构鲜明,内容紧跟时代前沿,语言简明、准确、客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在新高考中不仅是阅读理解更是概要写作中多见的语篇类型。本文将阐述科普类说明文思维型读写综合课的教学架构:启动话题文本,激活已有图式;解读文本内涵,建构写作支架;迁移运用结构、主题、语言支架,实现读后表达。学生在不断思考和讨论中建构对科普类说明文新的知识体系,形成观点并创造性写作,提升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

抓关键词,找到解读科普说明文的金钥匙 下载:69 浏览:484

张聪慧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阅读科普说明文,需要抓住关键词。以《故宫博物院》一文为例,谈谈解读科普说明文的四把金钥匙:抓名词,知本质;抓形容词,知特征;抓方位词,知顺序;抓抒情句,知作者立场。

简析青少年科科技教育的探索 下载:18 浏览:219

罗梅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3期

摘要: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指导下,也在科技强国、民族复兴的政策性引领下,科普教育成为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要求。学校教育是百花齐放的科普教育主要阵地,科普老师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从实际出发,从校本出发,不断钻研,开拓创新。

中医药科普知识在湖州地区老年群体中的普及和提高 下载:41 浏览:336

许钏 王青华 《中国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提高中医药科普知识在湖州市吴兴区老年群体(老年大学、老年病房、敬老院、老年社区)中的普及程度,为探索中医药科普知识在老年群体中的普及的长效机制和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湖州市吴兴区老年群体关于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通过多途径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专题活动,大力宣传中医药理论知识。结果 老年群体对中医药知识的认可程度较高,但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在进行中医药知识宣传教育后,老年群体对中医药的认知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结论 定期对老年群体进行中医药知识宣传可以提高老年群体对中医药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提高老年群体自身保健意识,丰富晚年生活。

科技馆沉浸式体验项目:实践科普伦理 传递科技向善 下载:87 浏览:826

​徐雅丽 《国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新时代科技馆体系建设面临着科技馆建设发展不平衡、价值引领功能较弱、缺少优质科普资源等问题,科技馆体系建设呼吁科技馆创新开发科普资源,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文旅行业兴起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恰能对以上问题进行较好平衡,国内也有多家博物馆、科技馆研发了效果较好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本文从践行科普伦理、加强科技馆价值引领功能方面切入,通过科普伦理的内涵分析、剧本杀模式的归纳分析,界定沉浸式体验项目的概念,通过湖北省科技馆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开发过程论证沉浸式体验项目作为科技馆科普资源开发形式的优势。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梳理国内科技馆、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项目,提出沉浸式体验项目的优化方向。

核+X大赛视域下核辐射科普的现状分析及展望 下载:88 浏览:914

汪坚锋1 黄镜澄1 纪慧琳1 刘肖肖2 《核工业与技术》 2024年9期

摘要:
当前核辐射科普存在针对性不明确、内容表现不够生动、宣传力度不足及内容非专业化等方面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核+X大赛获奖视频的数据分析,得出了视频表现形式和主题方面的统计描述结论,提出及时进行核辐射科普、更多采用情景展现方式、加强对最新研究及应用需求的了解、提高科普作品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的建议。

整合科技馆教育资源推动社区科普工作探究 下载:58 浏览:674

刘怡 《国际科技论坛》 2025年3期

摘要:
通过介绍社区科普工作对于全面提高居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意义,分析社区科普工作面临的工作经费不足、硬件设施匮乏和科普队伍薄弱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将科技馆和社区结合起来,阐述整合科技馆教育资源推动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对策,通过充分利用科技馆在经费保障、硬件设施、科普活动、科普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推动社区科普工作开展。

小学科学与美术融合教学的实验研究 下载:268 浏览:2664

张时兴 《当代艺术》 2022年2期

摘要:
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完整的教育形式,是学生知行、求同、求异和求异的统一。在认知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儿童获得科学的认知教学知识,又可以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情感地表现、实践、学校艺术教师应准确掌握科技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并坚决克服学术本位的偏向,在艺术教学中有机渗入科学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在普艺术创意展示的过程中引领校园关注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趋势,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声像多媒体技术在航天科普中的应用策略 下载:96 浏览:987

晏浚译 常小玉 吴其骏 刘翔宇 李宇轩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经过60余年的发展,国内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诸多的发展成就,社会公众对于航天事业的发展也高度关注,但对于其中的各项专用词汇和技术用语了解却有所不足,这也是我国航天知识科普工作开展的原因所在。现如今,在国内重视航天科普工作优化的背景下,除了最为传统的媒体宣传之外,科技协会、科技馆等也纷纷利用航天活动的时间节点进行科普教育。声像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集成声音、图像等形成的现代化传媒技术,对于航天科普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此,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在航天科普工作中声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为声像多媒体技术在航天科普工作中的普及应用提供参考。

我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路径探析 下载:96 浏览:1015

吴鹏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自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以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于航天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航天科普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同时,我国的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工作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发展。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是“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群人,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论自然科学科普文本中的语言文学特色 下载:355 浏览:3790

刘小平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至关重要,而如何让自然科学科普文本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自然科学科普文本中的语言文学特色。通过对自然科学科普文本的细致分析,揭示其中语言在语言表达、修辞手法、文化内涵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同时,深入阐述语言文学特色在增强自然科学科普文本的可读性、趣味性的重要作用,期望为更好地推动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开展科普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 下载:218 浏览:2976

吴程 张佳贤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落实好科普教育,本文主要针对科学对象的选取;现代科技发展对学生科技教育的启示;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科普教育,培养科学素质;利用科研技结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四点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对灾害性天气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思考 下载:91 浏览:900

​刘名上 《气候变化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灾害天气科学宣传的能力,文章如冰雪天气寒潮分析了灾害天气科学宣传与舆论的有效性和存在性,灾难性天气下的科学宣传分析,以便及时准确地传达权威及时气象信息,有效应对社会关注,避免不良言论,提高气象灾害的科学传播水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