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内生路径——科研自我效能感作用机制初探 下载:58 浏览:441

刘成科1,2 王少1 孔燕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8期

摘要:
科研自我效能感是科研人员对自身科研能力的信念,可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一种内生路径。从概念出发,探讨了科研自我效能感对规范科研行为、激发科研动机和优化科研管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科研效能感制度化应用的问题与策略。

把工匠精神融入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基于烙印理论视角 下载:79 浏览:512

李玉倩1、2 陈万明1 蔡瑞林3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1期

摘要:
研究认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烙印理论的主客体系统,为工匠精神烙印产生奠定了前提基础;工匠精神印记的形成需要借助社会影响机制、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的建立,并且存在非正式的自由演进路径和正式的烙印建构设计路径两条并行的烙印路径。为了培养工匠型研究生或科研团队,应采取营造工匠培养的微观环境、科学引导印记演化方向、强化工匠精神的师徒传承、健全工匠精神的培养机制、探索工匠精神传承的路径等对策。

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探索 下载:32 浏览:1242

杨小宝 《中国农业》 2025年5期

摘要: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得到重视。本研究首先对大数据技术的基础特性和应用领域做了剖析,接着深入讨论了大数据在农业生产、农业供应链优化,以及农业科研创新三个方面的具体应用。研究发现,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能力、优化农业供应链管理,以及加快农业科研创新步伐。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将极大推动农业领域的现代化发展,既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又能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同时还为农业科研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创新思路。期望未来中国农业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探索义教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的教学策略与科研创新 下载:87 浏览:1033

罗维锦 《历史教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义教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在教学策略与科研创新方面的应用与重要性。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应用情境教学法、鼓励批判性思维、融入信息技术、推广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历史思维、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了史料论证与意识引领、议题讨论与辩证认知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以及科研创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地方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下载:502 浏览:1622

康俊峰 宋鹏 张维娟 屈雅 《中国教育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以地方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自我培养和提高的途径探讨 下载:170 浏览:2131

王会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1年11期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科研创新教育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高校针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主要问题表现在重视程度不足、培训体系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大大制约了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以现状分析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以学校为基础、导师为引导、充分发挥研究生主体作用的三者联动式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要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