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本科生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58 浏览:458

孙庚1,2 冯艳红1,2 于红1,2 崔春雷1,2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目前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本科生能力评价方法。分析了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编写皮尔逊相关系数软件,证明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各指标按照不同能力类别进行划分,编写主成分分析软件,最终得出五类能力指标。利用这五类能力指标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行比对,得出结论,能力评价结果排名靠前的学生都是就业质量非常高的学生,并非传统的评价方法中排名靠前的学生,表明本文提出的能力评价方法更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能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路径 下载:78 浏览:487

章全武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核心素养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内容与"地位"上都存在差异,当核心素养强势涌入高中学校时,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以及评价监督方面都存在一些困惑。有鉴于此,应厘清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评价之间的关系;结合核心素养,构建彰显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选择载体,建设适切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积极完善,形成多元化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保证公平,构建切实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监督机制。

基础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特征与实施 下载:74 浏览:478

侯小妮 吕金梦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7期

摘要:
综合素质评价是在唯分数评价的困境下提出的,它旨在实现从"强调分数"到"全面发展"、从"为评而学"到"以评促学"、从"造成威胁"到"给予希望"的转型。其特征包含整体观照的评价目的、多元参与的评价主体、多样的评价方法、聚焦改进的评价结果。为了更好地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应将其融入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纳入中高考体系、以区域推进方式展开。

高考新政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诉求和反思 下载:92 浏览:496

刘志林 张惠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8期

摘要: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一直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期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最为突出的一个亮点,但存在一定的现实隐患,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综合素质评价怎么评才具有科学性和公信力;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等。有必要分析当前我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基于评价方法和评价制度两个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探讨基于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的实施策略 下载:97 浏览:1130

姜鹏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的实施策略。通过分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评价过程。研究借助信息化工具收集学生多方面数据,如学习表现、品德行为等。探索构建数字化评价平台,实现评价的及时性与全面性。同时,思考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期望本文能够为校本化评价提供创新策略,提升评价质量与科学性。

职业院校学生五育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探索实践 下载:231 浏览:2127

吕娜 《中国职业教育》 2021年8期

摘要:
本文阐述了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基于“五育并举 协同育人”语境下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创新与实践,通过“五育并举+素质教育+评价改革”融创,推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观点及探索实践。

基于创新素养教育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 下载:192 浏览:1893

闫汉苍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2年4期

摘要:
在创新素养教育环境下,重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因为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乃至评价都有其独特性,从懵懂无知的孩童逐步成长为阳光好学的少年,在此过程中,不宜为小学生加上中学生评价标准的枷锁,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其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目的是使教育更贴近学生、更能发扬学生的个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