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地参多糖的比较研究 下载:24 浏览:243

杨勤1 谷文超2 周浓3 张兰胜2 杨德全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4期

摘要:
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是测定多糖含量的常用方法,运用这2种方法测定地参中多糖的含量,比较2种方法的优劣,发现苯酚-硫酸法较优,并对苯酚-硫酸法做更深入的优化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苯酚用量、硫酸用量、加热时间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最佳试验条件为苯酚用量0.8 mL、硫酸用量3.5 mL、加热时间9 min。利用该条件对地参多糖进行测定,得出地参多糖含量的平均值为14.41%,相对标准偏差为2.76%,表明苯酚-硫酸法稳定可靠,更能准确测定地参中多糖的含量。

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视角下三峡库区农户施肥行为探讨 下载:83 浏览:471

梁增芳1 肖新成2 倪九派2 吴彦3 付川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期

摘要: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农户的施肥行为对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结合当地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和水土流失发生机理,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当地农户的施肥行为。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农户对过量施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偏向于将有机肥施在土地质量较差的耕地上;农户在确定农作物施肥量时主要是凭自己的经验。2013—2015年三峡库区农户化肥使用量增加幅度较大,原因主要是土壤肥力下降和化肥肥效低;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的农户,化肥用量增加幅度较大;对已认识到过量施肥危害性的农户,化肥使用量增加不明显。

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多元化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下载:92 浏览:492

王佳乐 刘健 方刚 ​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现状及不足,本文构建了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多元化实践平台,将学生岗位训练分步嵌入到多元化实践平台对应环节中,实现企业应用能力实践和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实践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凸显卓越软件人才的竞争力。

Mg/Fe类水滑石的磷酸根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 下载:25 浏览:263

程福龙 聂凡贵 刘芳 吴小群 李娟 潘杰 李廷 真付川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3期

摘要:
: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Mg/Fe类水滑石(Mg/Fe-hlc),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Mg/Fe-hlc具有典型的类水滑石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156.7 m2·g-1);Mg/Fe-hlc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和Tempkin方程都可以很好地拟合Mg/Fe-hlc对磷酸根的等温吸附数据,Langmuir方程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可达47.38 mg·g-1;共存阴离子NO3-、Cl-和SO42-对磷吸附性能的影响很小;通过分析吸附磷酸根前后的Mg/Fe-hlc的结构和织构性质以及表面官能团变化,并结合溶液pH对磷酸根吸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静电相互作用、配体交换和阴离子交换是Mg/Fe-htl吸附磷酸根的三种主要机制。

美国院校研究机构的运行实践及其启示——基于AIR两次调查数据的分析 下载:51 浏览:488

张晓冬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8期

摘要:
根据美国院校研究会的两次调查结果,美国高校普遍设置了院校研究机构,院校研究机构主要向教务长、校长等学校首席正职负责人汇报工作;院校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仍是数据报告类和决策支持类工作,而数据收集与处理、数据分析和院校研究信息公布则是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日常工作。稳定的专业团队、完善的数据仓储、互惠合作的协同办公机制以及充分与学校治理模式相适应是美国院校研究机构运行的基础。中国的院校研究只有扎根中国高校治理模式和高校管理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核心功能、职责范畴和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美育改革与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创新研究 下载:67 浏览:692

肖银华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5年4期

摘要:
艺术实践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和加强,更要注重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提高。其中,审美素养是当前艺术实践课程的核心内容。它可以促进学生技能和知识的积累,同时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导建立追求美的情感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美育在审美引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创新改革将其应用到艺术实践课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大学生对艺术实践的理解,形成思辨思维,还可以对艺术本身有深入的认识。建立全面的知识结构。因此,本文围绕高校美育改革与艺术实践课程创新的基本价值展开思考,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创新建议。

“双减”政策下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的建构研究 下载:121 浏览:1538

丁皓若1 李蓉2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受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使得学习的生态建设难度较大,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谋求课程有效建设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基于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态建设现状的分析,探索基于课堂改革的道德和法治生态课堂的建构路径,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可行性借鉴。

大数据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253 浏览:2633

魏红梅 《农业研究进展》 2021年10期

摘要:
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在高速的发展当中,因此大数据技术也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长远的应用。大数据技术相比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有着更高的效率和价值,在农业应用中,可以有效的为农业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平台,同时也是人们加强农业数据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本文的分析中,就基于大数据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价值,以及实际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出应用的要点。

混合动力车辆复合能储系统及能量管理策略方法分析 下载:28 浏览:1117

晏娟1 全玉淑2 《动力技术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混合动力汽车是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动力电池特点和现状分析,介绍混合动力车辆复合能储系统的概述,并根据相关文献分析能量管理策略的方法。

浅议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的提升策略 下载:118 浏览:1310

赵雨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3期

摘要:
小学教师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与教育哲学密切联系在一起,小学教师具备教育哲学素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法论,使小学教师有利于引导塑造学生的发展。

接受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学生中的路径探析 下载:299 浏览:2114

张芷苇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11期

摘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的纵深把握、对新实践的理论概括,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思想旗帜。中学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迈向新一代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凝聚青少年共同使命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学的必要性进行阐释,并通过明晰中学生自我定位、完善融入渠道以及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三个层面对优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学生中的路径做出合理探索。

园艺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能力需求的探讨 ——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 下载:256 浏览:2805

胡立盼 邹芸 向丽霞 秦洪文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7期

摘要:
文章通过对社会园艺专业人员能力需求的分析,结合重庆三峡学院园艺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综合分析对比后,对园艺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程结构、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及建议,旨在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园艺专业人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销售的发展路径研究——以重庆市砚瓦村为例 下载:370 浏览:3002

孙杰 《中国城镇》 2022年4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带给众多贫困山村以发展致富的契机,近年来,重庆市奉节县朱衣镇砚瓦村依托着脐橙这一“甜蜜产业”,从贫困村已然变成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基础设施的完备、产业发展的布局、人居环境理想化,已经共同帮助砚瓦村通过销售脐橙而迈上了脱贫致富的新征程。砚瓦村发展历程的梳理,对其他处于产业困境之中的农村有一定参考意义,同时寻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乡村振兴背景下园艺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 下载:265 浏览:2565

胡立盼 向丽霞 付敏 李华林 秦洪文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1年4期

摘要:
文章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园艺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方式分析,发现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学时短、教学指导缺乏实践等问题。本文通过问题的分析构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