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种油品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研究 下载:18 浏览:220

董小丽 曹鹏章 李安 王天明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目前石油化工产品的运动黏度测量过程中人工计量时间测定误差大、效率低、测定数据无法溯源的问题,根据采用毛细管进行运动黏度测定的方案,研究设计了一种精确的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摄像头监视和采集整个运动黏度检测的流程,在检测流程开始前先测定上、下2个刻度的位置,然后在监视过程中自动判断液面位置,当液面与2个刻度位置重合时记录时间信息,利用2个时间的间隔测定油品的运动黏度,同时将整个测定流程视频数据上传至数字化信息中心。由实际的油品运动黏度测定实验发现,所设计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时间计量准确、测定效率高的特点。

气田地面集输工艺优化研究 下载:30 浏览:278

刘鑫 柳胜虎 唐瑞志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操作复杂,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要加强工作人员集输工艺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主要从气田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设备分类及存在的问题、现有气田集输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地面集输工艺系统的优化4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提高气田集输工艺的整体功能,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工程质量控制与分析 下载:52 浏览:479

赵鹏敏 柳胜虎 刘鑫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是苏里格南国际合作区产建地面骨架工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C3集气站的建成投运标志着苏南产建地面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分析了目前地面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系运行不畅、管理意识与重视程度不够、监理监管不到位和设备材料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质量通病和问题,通过开工前的设计优化、承包商考核及建设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管理方法和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分析,得出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合格的关键途径,为今后的气田站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经验和借鉴。

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 下载:220 浏览:441

乔炜顿 昊龙 蔡思敏 刘琳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苏里格南区块气井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单井产量递减,携液能力下降,部分气井逐渐出现了井筒积液的特征。为了排出井筒积液,提高单井产量,延长气井连续生产时间,利用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降低井口压力从而增大地层与井口的压差将井筒积液排出。通过介绍一种同步回转增压装置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情况,分析该装置的使用效果,提出了气井增压生产技术的优化建议。

集气站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下载:59 浏览:350

程旭明 王小宁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气动球阀是控制集气站天然气流通的重要设备,在集气站生产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苏里格南C1集气站在用的气动球阀存在异常关断故障问题,会造成所属集输管线流体截断,导致管线超压,形成生产隐患。针对此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的方案,对方案给予可行性讨论和风险估算,并在苏里格南C1集气站进行了方案成果检验,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解决方案为集气站的正常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其他集气站在气动球阀领域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建议。

远程智能开关井应用与分析 下载:34 浏览:280

王小勇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7期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苏南生产现场智能化管理水平,解决基层单位人员用工紧缺的问题,统计分析了压恢制度下老井的产能、积液情况,开展远程智能开关井设备在苏南井口的应用。将智能仿真开关装置安装于针阀上,可实现针阀电动控制,设定开关井生产制度,自动执行开关井操作,通过远程操作实现针阀开、关控制,调整气井生产制度。该设备的应用使得气井动态监控更加全面,开关井作业由人工操作变为远程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气井生产管理自动化水平。

冷冻暂堵技术在陕5X井的应用 下载:68 浏览:404

雷宇 贾增强 王海峰 刘琳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7期

摘要:
苏里格南区块存在大量的前期预探井与地震标定井,地理位置偏僻,安全管理难度大,气井管柱腐蚀、磨损、老化情况严重,存在一定的井口安全隐患。如果采用常规压井方式更换主阀,作业周期长,且可能伤害储层,降低采收率。因此,冷冻暂堵技术已成为主流井口隐患治理技术。冷冻暂堵更换采气树主阀技术在陕5X井的成功应用,为本区块老井、隐患井的治理增添了新的途径,积累了气井隐患治理经验。

浅谈Z集气站采出水工艺流程优化措施 下载:56 浏览:95

杨云鹏 雷宇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7期

摘要:
采出水外输系统是天然气集气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在通过高效卧式分离器分离气液后,液相部分转运至闪蒸罐内沉降,然后通过螺杆泵外输至天然气处理厂。由于选取的螺杆泵型号差异及流程上的单一性,在大量天然气携液进站后造成站内液量过高无法及时外输,将液相排入应急地埋罐使用罐车进行拉运,容易带来装卸车风险、运输风险、经济风险等隐患。2019年在Z集气站的建设过程中,对采出水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为该集气站的采出水外输系统增加了多道工艺,此工艺技术的成功应用为苏南区块液相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特殊螺纹接头油管在苏里格南气田的应用 下载:39 浏览:282

董易凡 雷宇 杨圣方 刘媛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7期

摘要:
苏里格南气田自2011年开发以来,一直采用88.9 mm无油管完井方式。在此开发方式下88.9 mm管柱承担着完井油管和生产油管的双重功用,管材本身的承载能力以及接头处的密封性能显得格外重要。针对API螺纹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方面的缺陷,苏里格南气田采用了金属密封结构的特殊螺纹油管,在现场应用中,该扣型性能可靠、质量稳定、易于操作维护。通过近10年的应用,现场人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油管下入质量管控措施,确保了后期压裂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气井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苏南项目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探索 下载:51 浏览:289

张川 苗震 张雅宁 杨小军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6期

摘要:
传统的线下安全管理模式存在管控要求难落实、监督检查工作量大、管理工作缺少长周期和连续性等问题。近年,随着信息管理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苏南项目建立新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提供了技术驱动力,以苏南项目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再造为目标,依托新的技术实现方式、通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视角来思考和设计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的新模式。

对外合作企业在降本增效中的技术创新 下载:22 浏览:476

刘媛 董易凡 刘博卿 杨圣方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6期

摘要:
为应对苏南气田开发中存在的井位优选难、提高气井单井产量难、提高采收率难气井稳产难、及气藏深和开发投资费用大等难题,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以下简称苏南公司)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实践,提出并总结了依靠科技及管理创新机制实现降低开发成本的总方案,配套形成了具有苏南特色的大井丛优化地质布井、工厂化小井眼钻完井、连续在线混配压裂、清洁化生产等一整套工艺措施。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在严格保障施工质量的情况下,主动节约产建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效益开发、降本增效的良好效果。

苏南公司对外合作项目管理优化及其实践 下载:30 浏览:410

苗震 吴俞霏 杜颜 姜宛辰 马晓蓉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6期

摘要:
苏南项目对外合作以来,已历经10余载,产能建设和生产运营已有8年。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案例分析、定性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对合作方道达尔公司的对外合作管理进行了宏观研究,同时对近年来苏南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梳理。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生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从而不断优化和提升苏南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浅谈基层作业区家园文化建设及其实践 下载:54 浏览:369

叶羽婧 任振江 王奕儒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6期

摘要: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创造健康积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能够有力地增强干部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加干部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和友谊。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作业一区很看重企业发展当中的文化建设发挥出的重要影响,经历逐渐的摸索和实践,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基层"家园文化"。

定量与称重相结合的装车系统在轻烃充装中的应用 下载:18 浏览:375

宋志俊 袁智勇 王娟娟 赵鑫辉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2期

摘要:
安塞油田轻烃生产系统充装站单一使用地衡称重系统,这种充装模式存在损耗大、风险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经过研究改造后采用了定量+地衡装车系统,提高了结算精度,装车系统计量相对误差由原来的1%降低到0.2%,实现了充装过程实时监控及的安全、高效、准确地装车目标。

注水泵润滑油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45 浏览:283

周世德1 姚文钊2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9期

摘要:
柱塞式注水泵应用广泛,其对润滑油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规范的用油标准。根据注水泵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石油化工领域使用的工况条件及运行特点,对注水泵的润滑要求、用油现状及发展趋势、常用润滑油的性能特点等进行分析,发现常用的CD级柴油机油、齿轮油等不适合注水泵的工况要求。而注水泵专用油产品,以其良好的抗乳化、抗氧化、抗磨损性能,满足了油田注水泵润滑系统的特殊使用工况要求。

降低天然气干线计量输差故障率的方法研究 下载:40 浏览:409

王庆 何璇 勾炜 常鹏旭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7期

摘要:
苏里格气田南部天然气气质构成较复杂,含水量较高,在集气干线末端计量时频繁出现计量故障,导致天然气计量存在误差。从计量管路结构、保温、管径等方面入手,将现有计量装置进行改造。首先改变与仪表和计量装置连接的水平接管位置,改变计量管段结构,增设竖直向下的排污口,增加二次球阀;然后通过电伴热跟管线之间紧密的贴合方式防止冷凝物的形成,实现电伴热加热的最佳效果。改造后的计量装置计量更加平稳、精准,减少了现场检查的频次和数量,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益。

GLZ型高压流量自控仪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26 浏览:338

潘俊宏 刘东海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7期

摘要:
GLZ型高压流量自控仪作为阀组注水井的主要计量仪表,为确保精细注水的应用要求,达到合水油田原油增产、稳产的良好效果,故对其精度要求较高。通过对GLZ型高压流量自控仪示值误差重复性、标准表及系统引入的不确定度的计算,进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得出合成不确定度为0.61%,能够较好地应用于注水单井计量,该评定为以后的校准工作提供了依据。

甲方和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互补性探讨 下载:86 浏览:520

李东海 王辉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5期

摘要:
在工程建设中,甲方、工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工程都有监督的权利,但三者之间所处的位置、质量职责、关系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三者的监督权利、监督方式、监督优劣势分析表明,甲方和工程质量监督站具有明显的质量监督互补性,甲方可以补充工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不足。甲方开展工程质量监督,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基于信息技术的管道焊接质量控制 下载:56 浏览:293

朱文涛 章占强 刁海胜 刘彪 雷毅 仵中卫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3期

摘要:
为提升油田管道焊接质量,利用信息技术将管道施工中的焊工、管道焊缝、焊口无损检测等信息一一对应记录在所开发系统中,系统自动生成焊工信息二维码、焊缝信息二维码,自动汇总评价焊接质量并对焊工进行动态评级,为建设单位、管理单位提供了快速的焊工身份核实手段,实现了焊接质量责任追溯与焊工焊接水平的科学评价,倒逼焊工提高质量责任意识。

市场化队伍井下作业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32 浏览:448

刘智睿1 王姗姗1 高翔2 高勇3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长庆油田的发展,井下作业工作量越来越大。为适应油田大发展需要及服务低成本开发战略,随着油田改革的深化,油田井下作业市场引入民营队伍,由此产生了市场化的井下作业队伍。在井下作业队伍管理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降低井下作业风险,提高井下作业质量。通过对长庆实业集团井下作业市场化管理实例的分析,探讨了提升井下作业管理水平的方法。
[1/14]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