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ISM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54 浏览:360

杨文 安汤强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推广受到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制约,目前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和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及相互关系缺乏系统的认识。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确定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素间相互关系,得到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四层递阶结构模型,确定了消费者观念、政府相关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是影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深层根本因素,并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角度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的一些对策。

基于拉夫堡ConAC模型的建筑业起重机械事故致因分析 下载:60 浏览:367

陈新亮 李珏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为更好地探索分析建筑业起重机械事故原因,以国家住建部网站获取的2012~2017年起重伤害事故部分调查报告为样本,采用拉夫堡ConAC模型,开展建筑业起重设备事故原因调查和分析。同时运用事故路径网络图进一步分析各层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建筑业起重机械事故三大致因分别为:动作行为、监督管理、风险管理;追溯到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形成如重物坠落打击伤害类型事故链,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

基于核偏最小二乘的矿区土壤Cu含量高光谱反演 下载:84 浏览:467

郭云开1,2 钱佳1,2 蒋明1,2 章琼1,2 《中国土壤》 2019年7期

摘要:
本文探究应用高光谱遥感手段反演铜锌矿区土壤Cu含量的可行性,以湖南省某矿区土壤为例。在对原始高光谱重采样、一阶微分、对数、连续统预处理后,分别进行与Cu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最终选用一阶微分变换光谱数据进行建模。在建模反演时,针对多元线性回归(MFL)和传统偏最小二乘(PLS)在应用过程中没有考虑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的缺点,提出了基于核偏最小二乘(KPLS)回归的土壤Cu含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PLS和MFL,KPLS能较好的提升土壤Cu含量估算能力,预测样本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25%,明显高于MFL的32.22%和PLS的14.18%。研究结果也表明了高光谱遥感手段可以反演矿区土壤Cu含量,且核偏最小二乘模型也可为其它土壤重金属的反演提供参考。

降粘性聚羧酸减水剂的设计合成及在低水胶比水泥-硅灰体系中的作用 下载:76 浏览:450

白静静1 王敏1 史才军1 沙胜男1 向顺成2 周贝贝1 马一菡1 《新材料》 2020年11期

摘要:
现有聚羧酸减水剂不能满足低水胶比、硅灰掺量高的胶凝材料体系的流动性及粘度调节需求。本研究采用分子设计的方法,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H)、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AMPS)、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分子量小、主链含硅羟基、羧基密度高的降粘性聚羧酸减水剂(S-PCEs)。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S-PCE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了其与市售聚羧酸基减水剂(C-PCEs)的表面张力、Zeta电位、吸附行为等理化性质差异及对低水胶比水泥-硅灰浆体流动性、流变及触变性能的影响差异。最后,探究了S-PCEs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PCEs在低水胶比水泥-硅灰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当其折固掺量为2%时,低水胶比(w/b=0. 18)水泥-硅灰浆体的初始流动度及60 min时的流动度较掺C-PCEs的浆体分别提高了22. 37%和20. 83%,且随着水胶比的降低或硅灰掺量的提高,S-PCEs对胶凝材料的分散优势更加明显。相比于C-PCEs,S-PCEs的掺入使低水胶比水泥-硅灰体系的屈服应力下降7. 95%,等效塑性粘度降低61. 31%,触变环的面积减少52. 98%。一方面,S-PCEs在低水胶比水泥-硅灰体系中有更大的吸附量,单位面积的胶凝材料组分表面吸附的分子个数更多,因此对絮凝结构的分散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加入S-PCEs后液相表面张力显著降低,胶凝材料颗粒表面的结合水含量减少。因此,掺S-PCEs的体系中存在更多的自由水,S-PCEs使低水胶比水泥-硅灰浆体的流动性提高,粘度降低。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课程教学改革 下载:239 浏览:2332

张冬梅 陆冰洁 曾重驰 《中国土木工程》 2021年7期

摘要: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教育体制的同步改革,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应用到了教学活动中,教学成效显著提升。《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作为土建专业中的基础科目,教师在这一学科教学时,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统一,使得学生可以在试验参与时培养独立思维。基于此,本文重点探析了《土木工程材料试验》的教学改革策略,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浅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 下载:280 浏览:2910

张冬梅 曾重驰 陆冰洁 《材料科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认证中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必须加强材料试验教学的力度和水平,对现有的材料实验教学进行大力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提高材料实验的丰富性,加强对学生自主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借助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并在专业领域加强创新,加大实践力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与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本文通过探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的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