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诊断价值 下载:82 浏览:318

逯君莉 《诊断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诊的疑似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阴道超声、腹部超声检查,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比较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联合检查及单独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临床诊断证实,126例疑似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74例为子宫瘢痕妊娠,52例为非子宫瘢痕妊娠;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91.27%、敏感度98.65%高于两者单独检查的准确率和敏感度(P<0.05);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特异度80.77%与两者单独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应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且不影响诊断特异度,为临床判断病情、选择处理措施提供合理、可靠的参考依据。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探索 下载:87 浏览:474

张丽丽 崔丽娟 《诊断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宫颈病变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随机分为巴氏涂片组和联合筛查组。巴氏涂片组:通过采集该组患者病变处脱落的细胞,进行涂片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联合筛查组:利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TCT检查阳性患者1W后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阴道镜与TCT联合筛查和巴氏涂片检出总阳性率为32.38%,联合筛查组的阳性检出率(49.06%)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的阳性检出率(15.3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较巴氏涂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筛查组与病理组织学筛查结果比较,两组筛查结果符合率为47.17%(25/53),对CIN I诊断符合率为52.38%(11/21),CIN II符合率为38.46%(5/13),SCC诊断符合率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与病理组织性筛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具备高准确度标准。结论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与金标准病理组织筛查具有一定的符合率,具备高特异性、高准确度特点,同时操作简单、无创、经济有益于患者,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探讨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效果 下载:89 浏览:111

梁霞梅1 罗淑桂2 《诊断医学》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在临床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疗效,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84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行囊肿剥除术,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总的住院时间均要较观察组患者长,术中出血量也比观察组多,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率为90.48%,观察组为9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观察组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21.43%,观察组为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良性卵巢囊肿的患者而言,无论是采用经阴道还是腹腔镜手术,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经阴道囊肿剥除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以及复发率也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采取不同待产体位对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517

杨艳贞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采取不同待产体位对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待产体位不同分组, A组50例采用自由体位待产, B组50例采用绝对卧床并取臀高卧位待产, 对两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孕妇待产时纳差、失眠、心慌、头晕、胸闷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阴道分娩率为84.00%, 剖宫产率为16.00%, B组分别为52.00%、48.0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产程时间较B组短, 羊水流出量较B组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失血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待产时采取自由体位能提高舒适度, 也可缩短产程时间, 提高阴道分娩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0例前置胎盘阴道分娩患者应用Bakri球囊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下载:50 浏览:479

英春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总结10例应用Bakri球囊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置管前及置管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密切监测子宫收缩情况、止血效果、加强基本照护;拔管前遵嘱正确准备促宫缩的药物,拔管时配合医生分次抽取球囊内液体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10例患者使用Bakri球囊填塞治疗后止血效果较好,均治愈出院。

阴道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253 浏览:2419

孙丹丹1 周紫嫣2 王俊伟2 孙典典2通讯作者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阴道炎作为一种妇女常见疾病,不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更是有着极高的复发率,通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有灼烧感或瘙痒,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妊娠期妇女,若是在孕期患有阴道炎,特别是混合性阴道炎,可能会增加围产期感染的发生率。当前在临床中主要采取西药以及中药进行治疗,且效果明显,现就常见阴道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分析 下载:232 浏览:2391

骆林利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法对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产科阴道分娩产妇92例为分析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治疗,研究组采用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法治疗。比较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盆底肌张力恢复、阴道肌电压和肌张力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盆底肌张力恢复、阴道肌电压和肌张力改善情况更优;研究组产妇子宫脱垂、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法应用于阴道分娩后产妇,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张力,减少子宫脱垂、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其产后盆底肌张力康复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激励式早期护理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354

张德琼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探讨激励式早期护理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激励式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下奶时间、泌乳量、喂养持续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产后下奶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每次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 <0. 0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激励式早期护理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可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下载:82 浏览:531

郑芬1 胡秀梅2 李相新1 陈宇宁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女性患者人群的阴道微生态类型,指导临床合理诊治。方法采用盐水湿片法和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2 597例门诊女性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将患者根据就诊情况分为妊娠组、产后42 d组、妇科体检组、妇科肿瘤组、有症状求诊组,分析各组的阴道微生态特点。结果盐水湿片法比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少检出851例异常者,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判断优于盐水湿片法(χ2=283.412,P=0.000)。妊娠组、产后42d组、妇科体检组、有症状求诊组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均高于妇科体检组(P<0.001),妇科肿瘤组与妇科体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肿瘤组、有症状求诊组和妇科体检组阴道微生态失调主要表现为菌群正常、功能下降;妊娠组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产后42 d组阴道菌群异常,革兰阳性球菌为优势菌(检出率最高),且菌群抑制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滴虫性阴道炎(TV)主要发生在有症状求诊组;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V)更易发生在妊娠组;细菌性阴道病(BV)易发生在有症状求诊组,其次为妇科肿瘤组、妊娠组,妇科体检组BV发病率低,但BV中间型占比高于其他各组。结论阴道微生态类型在不同女性人群中差异明显,全面、准确地了解不同人群的阴道微生态特点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9 浏览:346

武丽丽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探讨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10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初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和护理需求调查问卷》于产后2个月内对初产妇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阴道分娩初产妇发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PFD认知度不够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产后是否有专人指导、产后康复训练频率和产后心理状况是对盆底功能恢复的保护因素;会阴损伤和便秘史是对盆底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年龄是产后PFD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PFD认知水平不够高,除医护人员宣教外,需加强网络、社区和其他宣教,针对发生产后PFD的重要影响因素,采取合理预防和康复措施,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激励式早期护理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272

张德琼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激励式早期护理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激励式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下奶时间、泌乳量、喂养持续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产后下奶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每次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 <0. 0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激励式早期护理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可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72 浏览:249

武丽丽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10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初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和护理需求调查问卷》于产后2个月内对初产妇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阴道分娩初产妇发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PFD认知度不够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产后是否有专人指导、产后康复训练频率和产后心理状况是对盆底功能恢复的保护因素;会阴损伤和便秘史是对盆底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年龄是产后PFD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PFD认知水平不够高,除医护人员宣教外,需加强网络、社区和其他宣教,针对发生产后PFD的重要影响因素,采取合理预防和康复措施,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肝病患者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相关情况分析 下载:91 浏览:487

代芳芳 娄金丽 王文静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及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人乳头瘤病毒(HPV)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患者1564例,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BV,用湿片镜检法检测其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情况,其中550例患者行HPV检测,分析BV和HPV联合检出情况。结果1564例患者中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1196例,占76.47%;BV阳性者71例,阳性率为4.54%。BV阳性且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67例,占BV阳性者的94.37%;无BV阳性且霉菌、滴虫检出阳性者;检出霉菌者17例,阳性检出率为1.09%,霉菌阳性且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15例;检出滴虫者5例,阳性检出率为0.32%,且其阴道清洁度全部为Ⅲ~Ⅳ;BV及HPV同时阳性者8例,且HPV均为单一高致病型,阴道清洁度均为Ⅲ,霉菌及滴虫均未检出。结论肝病患者阴道清洁度大部分为Ⅲ~Ⅳ度,阴道清洁度异常为BV高风险因素,霉菌、滴虫与BV无明显相关性,单一高致病型HPV感染与BV有显著相关性,阴道清洁度异常与霉菌、滴虫、HPV感染明显相关。

肝病患者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相关情况分析 下载:88 浏览:516

代芳芳 娄金丽 王文静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及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人乳头瘤病毒(HPV)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患者1564例,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BV,用湿片镜检法检测其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情况,其中550例患者行HPV检测,分析BV和HPV联合检出情况。结果1564例患者中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1196例,占76.47%;BV阳性者71例,阳性率为4.54%。BV阳性且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67例,占BV阳性者的94.37%;无BV阳性且霉菌、滴虫检出阳性者;检出霉菌者17例,阳性检出率为1.09%,霉菌阳性且阴道清洁度为Ⅲ~Ⅳ者15例;检出滴虫者5例,阳性检出率为0.32%,且其阴道清洁度全部为Ⅲ~Ⅳ;BV及HPV同时阳性者8例,且HPV均为单一高致病型,阴道清洁度均为Ⅲ,霉菌及滴虫均未检出。结论肝病患者阴道清洁度大部分为Ⅲ~Ⅳ度,阴道清洁度异常为BV高风险因素,霉菌、滴虫与BV无明显相关性,单一高致病型HPV感染与BV有显著相关性,阴道清洁度异常与霉菌、滴虫、HPV感染明显相关。

妇科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224 浏览:2686

许莉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产科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进行护理治疗的2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医护人员通过对2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刮诊检查方法,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方法,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病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病理进行检查后,发现100例患者中患有萎缩性子宫内膜有35例,患有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有30例,子宫内膜炎的患者有20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有10例,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有5例;而观察组患者中患有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有40例,子宫内膜炎的患者有30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有20例,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有6例,患有萎缩性子宫内膜有4例。因此,可以医护人员通过借助超声检查方式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病理进行分析,可以明显发现患者子宫内膜出现病变情况。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方法,可以清楚准确的了解到患者病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理对症下药,可以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使用。

视频互动宣教对阴道畸形患者手术后模具应用效果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66

周瑾朱红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探讨视频互动宣教对阴道畸形患者手术后模具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畸形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佩戴阴道模具固定带,对照组首次使用时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此后若遇到佩戴问题可通过电话、门诊等,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视频互动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健康宣教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宣教内容、宣教方式、宣教效果、工作态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视频互动宣教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作用及对并发症与不良结局的影响 下载:31 浏览:511

张雯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作用及对并发症与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3年3月内收治的38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阴道助产术),观察组(剖宫产术)各1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 Apgar 评分表以及心理情绪。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 Apgar 评分表以及心理情绪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的治疗过程中,对其采用剖宫产术治疗可以增强这类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概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视频互动宣教对阴道畸形患者手术后模具应用效果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328

周瑾 朱红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视频互动宣教对阴道畸形患者手术后模具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畸形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佩戴阴道模具固定带,对照组首次使用时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此后若遇到佩戴问题可通过电话、门诊等,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视频互动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健康宣教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宣教内容、宣教方式、宣教效果、工作态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视频互动宣教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多位点序列分析法在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唑类耐药菌株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运用 下载:92 浏览:489

徐炜新 孙杰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运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法对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离的对唑类抗菌药物耐药的白念珠菌临床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比耐药株和敏感株之间的基因型差异,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研究耐药株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关系。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样本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共收集60株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中1种或多种药物耐药的菌株;另收集同期对3种药物均敏感的菌株38株。采用MLST法对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进行分析,采用Bio Numerics 7.6软件进行亲缘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耐药菌株组存在14种序列类型(ST),其中9种已报道,主要型别为ST310、ST1364、ST2551和ST135;敏感菌株组存在19种ST,其中12种已报道,主要型别为ST2048和ST1474。耐药菌株组的ST数/菌株数比值低于敏感菌株组,且2个组的ST数与菌株数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耐药菌株组:r=0.995,P=0.005;敏感菌株组:r=0.989,P=0.011)。亲缘性分析显示耐药菌株各基因型间的亲缘性要近于敏感菌株。聚类分析显示耐药菌株的种群形成了多级分支,ST310、ST1364和ST2551同处于第1分支,ST135为第2分支,其主要ST型别之间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聚类分布。结论 MLST法结果显示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为多克隆性,唑类药物耐药菌株的基因型分布较敏感菌株更为集中。耐药菌株各基因型间的亲缘性要近于敏感菌株,且其种群分类的基因型呈明显的聚类分布。

克霉唑阴道片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下载:323 浏览:3551

周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克霉唑阴道片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于本院霉菌性阴道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霉菌素栓剂治疗,观察组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随访半年复发率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外阴瘙痒消失、烧灼感消失、阴道分泌物恢复正常、尿道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发生外阴过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观察组总发生率5.00%,与对照组的30.00%对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评分(89.35±5.34)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26±3.35)分,且其他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以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效果显著,且复发率较低,患者各症状消失时间较短,不容易引发过敏等不良反应。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