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现场使用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下载:49 浏览:395

李占东1 周建国2 孟庆馥3 《中国仪器》 2020年8期

摘要: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是目前给排水行业普遍采用测量现场管网压力和水池、水箱水位的电气设备。一般情况下,安装在地下窨井、管廊、车间及露天等潮湿、雨淋甚至存在有害气体的环境,对传感器测量精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造成很大影响。实际应用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恶劣环境下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扩散硅压力传感器现场使用出现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大气压平衡隔离装置,该装置能完全隔离现场有害和潮湿空气与测量元件的直接接触,有效提高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测量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核电厂安全级DCS信息安全隔离方案研究 下载:52 浏览:410

刘官荣 张谊 黄鹏 彭浩 《中国仪器》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类信息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核电领域的信息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控制系统一旦被入侵,就有可能给企业、社会和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安全级DCS作为核电厂反应堆保护系统,其信息安全防范设计尤为重要。安全级DCS相关设备包含:保护组处理机柜、专设安全设施机柜、信号传输站、安全显示站、工程师站、网关站等设备,各个设备受到信息安全威胁后对核电厂反应堆保护系统影响不一样,如何做好各个设备之间的隔离,从而将信息安全威胁降到最低,本文进行了信息安全防范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对安全级DCS提出了具体的隔离方案。

强制隔离戒毒成年男性体质特征研究 下载:32 浏览:221

张学良1 詹舜卿2 张岚1 钱圣斌3 《体育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解强制隔离戒毒成年男性的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运用比较分析法对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指标进行分析,同全国水平进行对比,以探索随年龄增长体质衰退规律,以及吸食毒品与身体机能、素质衰退的关系。体质指标均呈现随年龄的递增性趋势;从递增幅度看,30~40岁增幅较大,40岁以后增幅降低。研究表明,毒品对男性呼吸系统损害在30~39岁尤为明显;毒品对男性心脏功能的伤害巨大,在低年龄段损害性更为突出,且在不同年龄段呈非常显著性差异,有较高统计学意义;毒品造成男性上肢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和神经肌肉协调性的非均衡增长,扰乱了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的正常规律,影响了反应能力的健康发展。从实践上,根据强制隔离戒毒男性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性,建议在30~39岁康复训练中以增强呼吸系统能力的训练为主;在各年龄段设置增强心脏功能的康复内容,且在20~29岁将心脏功能训练作为首要内容。在各年龄段中适配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训练,并配以轻器械或徒手力量训练。

无干涉准直桩结构防水防干涉隔离施工技术 下载:86 浏览:505

麦国文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8期

摘要:
项目创新性地研发了新型深井结构防水、防干涉隔离技术。井底设置钢片的钢套筒,使准直桩和周围土层隔离;准直桩和钢套筒间综合应用聚合物防水砂浆、遇水膨胀止水条等多种防水材料,保证两者间的防水性能。准直桩顶预埋件采用分步安装工艺,先固定锚筋,浇筑混凝土至预埋件底下150 mm处,再安装预埋件,最后注浆至预埋件底,实现了预埋件的高精度预埋。技术对结构防水防辐射处理及位置精度要求高的设备安装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海工结构复合材料包覆隔离防腐技术研究 下载:40 浏览:310

郑传祥1 朱军2 苏小芳2 闫春波1 林娇1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引发海工结构承载基础腐蚀的因素众多,除了海水化学腐蚀以外,还受到洋流、海浪的冲击和生物腐蚀影响,因此腐蚀问题一直是影响海工结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针对海上风电承载基础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海水环境,提出了一种海洋防腐新技术,采用耐腐蚀的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将海水腐蚀最严重的海水飞溅区的承载基础包覆隔离,避免其被海水腐蚀,并设置监测装置监测包覆隔离的有效性,对防护层破损情况定位进行监测以便及时维护。而承载基础的其余区域采用耐腐蚀涂层,该设计提高了整个海洋承载基础最易腐蚀区域的耐腐蚀性能,也大大提高了海洋承载基础的整体耐腐性,延长了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

试论战后初期美国首都的种族隔离问题及其初步解决 下载:62 浏览:284

黄倩 谢国荣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战后初期,美国首都的种族隔离制度不仅让本地黑人居民饱受其苦,也让来自首都之外的美国有色人种访客深受打击。而当地对于外国非白人来客的类似歧视,更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及外交关系。首都种族隔离问题得到了美国众多民权活动者及组织的关注,其中,以恩布里为首的首都隔离问题全国委员会进行了社会调查,旨在激发全国乃至世界对美国首都种族问题的关注、增进种族间的相互了解、减少从司法层面废除种族隔离的障碍。这一调查促进了废除华盛顿住房、公共场所、公立学校种族隔离司法诉讼的胜利,让华盛顿严密的种族隔离体系开始产生"裂缝",并奏响了全国种族关系改革的前奏。

电炉耐火小炉盖通风冷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55 浏览:369

孟宪华 《中国设备》 2019年6期

摘要:
电炉耐材小炉盖使用寿命低的原因是铁水兑入比例高、供氧强度大、喷淋效果差、除尘系统故障等。优化工艺即实施改进措施,提高电炉耐材小炉盖的使用寿命。

戒毒人员戒毒动机对复吸倾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下载:65 浏览:377

曾晓青1 练晨新1 陈美荣2 吴挺云3 《心理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考察强制戒毒人员的戒毒动机对于复吸倾向的影响机制。方法:使用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戒毒动机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710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强制戒毒人员戒毒动机负向预测复吸倾向;(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中介了戒毒动机和复吸倾向的关系;(3)心理韧性调节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结论:戒毒动机不仅直接影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也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复吸倾向,心理韧性增强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复吸倾向的影响。

一种高效率背腔微带振子阵列天线设计 下载:44 浏览:279

牛传峰1 张晓冲2 李增科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卫星通信需求,设计了一种L/S波段宽带圆极化背腔印刷板微带振子阵列天线,由5个切边矩形微带贴片振子辐射单元组成,可实现左右旋双圆极化辐射,又可形成差波束信号用于跟踪。通过对矩形微带贴片、背腔大小以及布阵间距进行结构调整得到一种新型宽带圆极化天线。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工作频段为1.3~2.4 GHz,在通带内轴比参数AR<2,绝对带宽达到1.1 GHz,相对带宽达到59.5%。实现宽带工作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将其作为反射面天线的馈源,使天线具有很高的增益和效率。

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76 浏览:438

何延如1,2 田小让1,2 赵冠超1,2 代玲玲1,2 聂革1,2 刘敏胜1,2 《新材料》 2020年9期

摘要:
完美石墨烯由于具有高导电性、高透光性、高柔韧性、高阻隔性、高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超薄等特性,被誉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新材料之王",引起全球各界的关注,并预期在电子领域、光子领域、能源领域、环保领域、生物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众多国家,都把石墨烯列为本世纪最重要的新材料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已在新能源、电子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初步应用效果。我国也明确把石墨烯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材料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石墨烯分为石墨烯粉体(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薄膜两大类。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石墨烯粉体,且其制备和应用方面都有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于石墨烯薄膜,研究较多的是其制备技术,虽然对石墨烯薄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均进行了初步研究,验证了它应用于其中的可行性,并预期其在部分应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但多数处于研究初期,还面临众多技术挑战。因为目前制备的石墨烯薄膜性能和理论性能有较大差距,所以需要研究者们一方面改进制备技术,提升石墨烯薄膜性能;另一方面结合石墨烯特性选择拥有显著优势的应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设计能够体现石墨烯薄膜性能优势的产品器件,这样才能真正打开石墨烯薄膜的应用市场。本文首先介绍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石墨烯薄膜晶畴尺寸多为微米级到毫米级,少数研究机构所制的石墨烯薄膜晶畴可达到厘米级;石墨烯薄膜迁移率一般可达到10 000~30 000 cm2/(V·s),方阻小于150Ω/,透光率达到97. 7%。石墨烯薄膜发展趋势是开发可控、快速制备大面积、大晶畴、高质量原位沉积石墨烯薄膜的技术和找到可体现石墨烯薄膜优异性能的应用场景。其次在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科技路线图的框架下,根据石墨烯薄膜的诸多预期特性,结合技术先进性、未来市场规模、可行性、开发周期等方面,选定16项主要应用方向作为重点关注方向,并将其归为七大类应用:透明导电层、分离隔离膜、场效应晶体管(沟道层)、光电探测器(有源区)、导热材料、集流体涂层、催化剂载体。本文重点系统地分析了石墨烯薄膜在上述应用中预期带来的优势、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石墨烯薄膜材料的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基于电磁波链路损耗模型的空间隔离度算法研究 下载:71 浏览:385

张垚1,2 薛杨1,2 胡红军1,2 郭璞1,2 李小龙1,2 《无线电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收发空间隔离度是反映电磁波在地表及大气传播的重要指标,对信号链路损耗计算、地面测量系统性能设计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分析电磁波在地面绕射及大气散射机理和空间隔离度计算方法,构建电磁波传播损耗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对空间隔离度进行仿真,并通过空间隔离度实地测试检验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工程建设和站址勘选提供依据。

基于离子注入隔离的微缩化发光二极管阵列性能 下载:56 浏览:406

高承浩1,2 徐峰2,3 张丽2 赵德胜2 魏星2 车玲娟2 庄永漳2 张宝顺2 张晶1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F离子注入隔离技术实现一种新型微缩化发光二极管(micromicro-LED)阵列器件,并系统研究注入能量及发光孔径对micro-LED阵列器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F离子50 ke V单次注入器件, 50/100 ke V两次注入器件具有更好的光电性能,器件反向漏电降低8.4倍,光输出功率密度提升1.3倍.同时,在不同的发光孔径(6, 8, 10μm)条件下,器件反向漏电流均为3.4×10–8 A,但正向工作电压随孔径增大而减小,分别为3.3, 3.1, 2.9 V.此外,器件不同发光孔径的有效发光面积比(实际发光面积与器件面积之比)分别为85%, 87%, 92%.与传统台面刻蚀micro-LED器件相比,离子注入隔离技术实现的micro-LED器件具有较低反的向漏电流密度、较高的光输出密度及有效发光面积比.

CMOS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仿真研究进展 下载:95 浏览:499

赵元富1,2,3 王亮1 舒磊2 刘家齐1 刘琳1 岳素格1 李同德1 李园3 顾问3 《物理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以CMOS存储单元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仿真在CMOS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机理及电路抗单粒子加固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特征尺寸的缩小对单粒子辐射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利用交叉隔离和错误猝熄的方法改进传统存储单元的加固性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部分充填采煤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68 浏览:479

魏彩萍 《冶金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通过对现有部分填充采煤技术缺点的分析,提出了在回填中依靠填充体、煤系层状覆岩关键体以及隔离煤柱等综合作用进行填充的采煤技术,并对该方案下的覆岩隔离注浆充填采煤技术及长壁墩柱同步充填采煤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浅谈高压隔离开关常见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方法 下载:78 浏览:300

张学强 《能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高压隔离开关因其独特的运行条件,容易出现各种故障,文中介绍了高压交流隔离开关性能的基本要求,举出了系统中隔离开关比较频繁发生的故障,提出了一些相应解决办法,同时希望通过检修维护质量的提高,提高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运行质量,减少故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措施分析 下载:34 浏览:370

陈尧勋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智能变电站在组成结构上与常规变电站有很大的差异。在改扩建、检修维护中实施检修、调试设备与运行设备的安全隔离,采取更优的隔离方案是继电保护专业值得探讨并逐渐完善的课题。

大采高工作面顺槽预设混凝土墙体无煤柱开采技术 下载:55 浏览:371

郭俊良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为了回收煤柱,降低巷道掘进时消突费用,在15117大采高工作面采用柔模混凝土扩巷施工工艺,日最快施工进度达30m,留巷墙体高度4.3m,混凝土承载力40MPa,真正实现了沿空掘巷无煤柱开采。

年龄结构SIQR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下载:87 浏览:245

王改霞1 刘纪轩2 李学志3 《数学应用》 2018年8期

摘要:
讨论了年龄结构SIQR传染病模型,得出基本再生数R0和接种再生数R(ψ)的表达式,证明了当R(ψ)<1时,无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当R0<1时,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当R(ψ)>1时,无病平衡点不稳定,此时存在唯一的地方病平衡点,并给出了地方病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条件,这些条件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同时用再生数的表达式进一步解释了接种和隔离治疗在控制消除传染病中的作用.

适用于海上风电场直流互联的双极性输出非隔离型自耦直流变换器 下载:63 浏览:435

郭灵瑜1 姚钢1 殷志柱2 周荔丹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多端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是解决新能源并网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不同直流电压等级间互联离不开各种类型的直流变换器。针对近海、远海全直流海上风电场,新能源直流源内部复杂性致使难以直接实现对称双极性直流输出;此外,海上换流站建设成本高,传统的非隔离型直流变换器含有较大的工频变压器,占地面积大。为了满足单极直流传输线与双极直流传输线间的互联,同时考虑到变换器的体积与成本,提出了一种不含隔离变压器双极性输出的直流变换器拓扑,并提出了与之相配合的调制与控制方法。该直流变换器拓扑与其他双极性输出直流变换器相比,不需要使用工频变压器,体积、成本降低;没有交直流变换过程,效率较高;开关频率低,损耗小;子模块可增减,有较好的冗余度与容错性。基于Matlab/Simulink对提出的拓扑进行仿真验证,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拓扑及控制方式的可行性。

一起500 kV GIS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 下载:63 浏览:483

苏文1 过羿1 廖军1 阚泽1 谢佳2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某1000 kV特高压变电站500 kV X线路跳闸,通过SF6气体成分检测,确定故障位置为GIS隔离开关气室,对故障气室解体发现隔离开关盆子沿面闪络、表面有异物、动侧盆子有明显放电痕迹、FES动触头断裂,判定FES动触头断裂是产生异物、引发放电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为今后GIS类似故障查找、分析处理及运维保障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