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职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 下载:25 浏览:307

刘卉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音乐鉴赏能力是学生音乐学习天赋和音乐学习水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只有通过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考查,教师才能够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相应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了解,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进而促进学生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高职日常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音乐鉴赏能力对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性,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注重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等幼儿师范学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创新策略 下载:24 浏览:298

胡雅娟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学前音乐教育在新时代高等幼儿师范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音乐专业幼儿园教师。家庭、学校、社会都非常重视幼儿园教师在教育中的专业能力。因此,钢琴课是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性美感,提高学前教师的水平至关重要。基本的钢琴伴奏是学前音乐教师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目前,在高等幼儿师范教育的钢琴教育实践中,由于课程体系结构相对薄弱,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学前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目的和定位,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各种教学和评估方法的应用,分析和研究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的构成。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教育 下载:29 浏览:303

李文泽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外国文化涌入,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融合交流,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多人口、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在各民族文化的驱动发展下,中国民族声乐在我国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立足于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从民族声乐教育的意义出发,综观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中所发现的问题,同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为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声乐艺术硕士培养探究 下载:68 浏览:410

刘伟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一带一路"建设是造福世界的伟大事业,重要性毋庸赘言,"一带一路"建设的瓶颈是人才。文章结合国家相关指导性文件和地方高校实际情况,从制订特色培养方案、改进实践教学、构建好育人平台、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进行讨论。

中南六省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述评 下载:67 浏览:406

李佳铭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中南六省(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举办的"中南六省(区)第十二届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于2017年12月4—9日在海南省陵水县雅居乐体育馆展开。13位参会教师进行了教学交流,教学过程充分展示了日益提升的教师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以及文化传承的内涵。王国安教授对各教师的授课进行了总结评价并提出问题。

泰兴花鼓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下载:65 浏览:396

夏禹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如何站在生命成长的高度,为孩子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快乐的元素呢?让地方历史文化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使其教育元素与愉悦因子融合,则是有效方法之一。享誉省内外的泰兴花鼓,是极其珍贵的地方历史文化,它于2009年被确定为省非物质遗产。它的存在和传播,是泰兴人的骄傲;它的保护和传承,是泰兴人的责任。而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学校,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更是义不容辞。为此,我们从去年起以四年级为实验年级,进行了泰兴花鼓的保护和传承的尝试,从而让学生在泰兴花鼓的亲近和触摸中享受了成长的快乐。

基于素质教育理论的高校音乐教育探讨 下载:65 浏览:405

李凡凡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音乐教育要秉持素质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完整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并且将教学关注焦点落实在素质培养方面,为社会输送更多全能型人才。文章中结合素质教育理论对高校音乐教育作用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具体的音乐教育工作路径,仅供参考。

试论音乐审美教育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载:66 浏览:393

谢梅1,2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音乐审美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向前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现已经被认为是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音乐审美教育并不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高尚的音乐家,而是想通过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让所有学生拥有健康、高尚、丰富多样的审美趣味,并进一步完善他们的人格,扩展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而音乐审美的根源性特点也注定其会对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独特的意义及作用。本文在分析中学音乐审美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音乐审美教育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并对中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提出了建议。

场景化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下载:70 浏览:398

刘志刚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音乐教育是一门抽象学科,相比于其他文化类学科而言,它更注重情感性的表达和审美性的传递。音乐源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场景片段都为音乐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元素。因此,这也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启发性的灵感。"场景"一词多用于互联网行业产品制作的过程,嫁接在音乐教育之中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场景化教学旨在运用场景思维来模拟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情况,运用场景解读启发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教授的内容。

谈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以《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为例 下载:68 浏览:409

赵天夏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贝内特·雷默,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当代审美哲学的代表人物。著有《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该书将形式主义与思辨主义之争引入音乐教育的层面进行解决,分别论述了不同的理论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诸多差异性。并对形式主义、思辨主义和实践主义的优点与弊端进行了详细整合,仔细地分析了不同理论的立论依据,将其中的观点作为构成音乐的基本尺度进行吸纳,进而申明了其绝对表现主义的立场,提出了一种"融合的"理论方法和"体验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教育教学实施策略 下载:90 浏览:494

彭双印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现阶段,我国教育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对于音乐教育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研究提出了现阶段音乐教育现状,并就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以音乐课程为基础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提出音乐教育教学实施创新策略。

乐中施教 师生融合——声乐教学探析 下载:93 浏览:502

闫璟玉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声乐教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声乐教师具备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学习者的努力和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

论大学生对钢琴音乐文化的认知 下载:89 浏览:493

徐润泽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古往今来,世界上的乐器多至上千种,为何钢琴成为人们学习音乐的首选乐器,成为学习音乐的热点?这要从钢琴的特点来回答。首先是钢琴音域宽广,从大字二组的A音一直可以到小字五组的c音,这样宽广的音域只有管风琴可以与其相比,超出了任何的其他乐器;其次是最理想的多声乐器,由于钢琴十二平均律,使得音乐作品在转调、复调、和声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最后是音量的变化幅度巨大,钢琴既可以发出十分微弱的(ppp),也可以发出震撼人心的(ffff)。这些不同的力度都可以随着钢琴演奏者弹出,这又使得钢琴胜过包括管风琴在内的所有单件乐器。对于大学生来说,了解音乐文化是必要的,而对于把握音乐文化、学习乐器是最好的一件事情,从容易上手的角度来说钢琴无疑是首选乐器。

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93 浏览:496

牛媛媛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在社会音乐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关于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基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师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意在为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背景下的学堂乐歌——以白话新诗的发生为考察维度 下载:56 浏览:424

谢君兰 《中文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白话新诗的发生存在丰富的整合维度,在近代学校音乐背景下诞生的学堂乐歌是其中极具诗体价值的部分。这些乐歌将古典诗歌元素、译介词汇元素与儿童歌谣等丰富的语言形态都整合到音乐旋律的麾下,如果从新诗视角加以考察,其实就是对多重语言资源的自然吸纳。从作者心态和时代思想环境看,这一语言特征与词作者平和从容的抒写状态紧密相关,也得益于乐歌歌词对于当时文学文类格局以及"历史进化论"的有效规避;从读者来看,乐歌在学校场合的集体演唱,则逐渐影响到学生对音乐乃至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与审美趣味,酝酿了新诗读者在白话文层面的语言习惯。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下载:63 浏览:548

翁雨晨 《当代音乐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音乐是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开展全方位的音乐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探头了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方法,促使小学音乐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主旨和核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实际学习需求,重视学生兴趣培养,提高学生专业化水平。

浅析音乐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下载:41 浏览:427

黄绮华 《中国音乐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音乐具有情绪表达的功能,在音乐旋律中,学生高声歌唱,抒发内心情感,有助于学生消除消极情绪,特别是音乐的感染功能,一段欢快的旋律,学生边唱边表演,能很快忘却烦恼,跟着集体的步伐积极做快乐有意义的事情。对于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音乐可以帮助他们解除思想上的顽疾,将负面情绪释放出去。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该如何用音乐陶冶孩子情操,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呢,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音乐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浅析如何利用乡土元素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活动 下载:54 浏览:516

黄琪琪 《当代音乐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时,利用乡土元素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投入和享受学习过程。通过融入乡土元素,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家乡的文化氛围,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乡土元素也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更深刻的情感联系,促进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乡土元素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有所不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乡土元素,让音乐教育更具有趣味性和亲近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内涵,同时也促进他们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识和尊重。

探索初中音乐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下载:55 浏览:496

张勤 《当代音乐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索初中音乐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初中音乐课堂,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钢琴音乐教育在文化传承和交流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49 浏览:509

毛肄 《当代音乐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钢琴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形式,在文化传承和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钢琴作为西洋乐器的重要代表,其音乐教育不仅传授演奏技巧,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钢琴音乐教育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桥梁。通过钢琴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多样化的音乐风格,还能深入理解不同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力的音乐人才。基于此,本文对钢琴音乐教育在文化传承和交流中的作用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