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载:82 浏览:415

葛文博 魏振侠 《诊断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影像学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治疗前,后凸Cobb角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优化影像学指标,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多节同时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66 浏览:295

孙志刚 易小波 张正廉 陈晓东 胡新 梁鹏展 《诊断医学》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比对分析多节同时穿刺和逐节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接收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中抽选28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逐节穿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多节同时穿刺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临床指标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单个伤椎手术耗时、单个伤椎透视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单个伤椎骨水泥注射剂量和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节同时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可缓解机体疼痛程度,可将手术耗时与透视耗时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庆大霉素结合灌洗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分析 下载:51 浏览:386

徐燕青 刘海萍 徐丽萍 郑雪景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庆大霉素结合灌洗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创伤感染创面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庆大霉素结合灌洗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转阴率、创面愈合时间、庆大霉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转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庆大霉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费用相对较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应用可在庆大霉素结合灌洗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基础上促进患者创面愈合,进而促进患者治疗预后质量的提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85 浏览:1132

周莹 罗小婷 李天玲 朱远彬 李丹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价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在优化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效果、生活质量及加速其康复中的实践效果与优势。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排除内侧副韧带、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患者后,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将患者依次纳入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40,实施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管理效果、住院时间及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水准。结果: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VAS)更低(P<0.05),且住院时间更短(P<0.05),此外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GQOL-74)更高(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在提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效果、生活质量及优化患者康复效果中优势更为显著。

情志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对胫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下载:64 浏览:324

陈晓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探讨情志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促进胫骨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伤科就诊的胫骨骨折患者中选出80例,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等。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周时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护理与康复训练配合有助于促进胫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康复,保持乐观心态接受康复训练。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载:49 浏览:358

胡仲辉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对于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01-2023.08期间收治的88例慢性骨髓炎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引流联合抗生素灌洗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应用抗生素时间、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1、3月以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CRP、TNF-α、IL-6的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对于治疗慢性骨髓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情志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对胫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下载:15 浏览:128

陈晓华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促进胫骨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伤科就诊的胫骨骨折患者中选出80例,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等。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周时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护理与康复训练配合有助于促进胫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康复,保持乐观心态接受康复训练。

中医脊柱平衡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观察 下载:40 浏览:390

李永恒 娄宇明 许谟远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本院收治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通过中医脊柱平衡疗法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结合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佩戴支具),而观察组中医脊柱平衡疗法。两组均40例。分析凸凹侧 AEMG 比值与 Cobb 角、肺功能指标、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凸凹侧 AEMG 比值与 Cobb 角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总疗效97.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中医脊柱平衡疗法干预后的有效性更好,改善肺功能、凸凹侧 AEMG 比值,提升疗效,降低Cobb角,值得推广和应用。

电针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区H3K9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98

黄琪1,2 梁凤霞1 陈瑞3 彭苗1 李伦1 李金骁3 《当代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肥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选10只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肥胖模型。将达到肥胖标准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10只。电针组取"足三里""中脘""关元""丰隆"穴,连接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8周。假电针组取电针组穴位旁约5mm处浅刺并夹持电极,不予通电。正常组和模型组于相同时间内给予抓取固定。记录各组大鼠干预第0、2、4、6、8周时的体重,计算Lee′s指数;实验结束后检测脂肪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及mRNA表达,并检验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乙酰化(H3K9ac)程度以及SIRT1和H3K9ac的共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第0、2、4、6、8周Lee′s指数均显著升高,第8周模型组大鼠脂肪组织中SIRT1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IL-6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ac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第6、8周大鼠体重和Lee′s指数均明显下降,脂肪组织中SIRT1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IL-6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ac水平下降(P<0.05),而假电针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SIRT1和H3K9ac在脂肪组织细胞核中均存在共表达。结论电针能够有效降低肥胖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脂肪组织中SIRT1表达,降低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乙酰化程度有关。

温灸刮痧疗法对腰痛病血瘀气滞证病人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325 浏览:3241

鲍玉彬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温灸刮痧疗法对腰痛病血瘀气滞证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7月-2022年12月间70例腰痛病血瘀气滞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和研究组(加以温灸刮痧治疗),各3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均较高,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舌暗、腰腿痛、活动受限、脉络淤血等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加以温灸刮痧效果更加突出,应用在腰痛病血瘀气滞证患者中,可缓解腰腿痛,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活动受限,恢复正常行动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恢复,安全可靠,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头针联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研究进展 下载:30 浏览:1398

曾莉文|1|蔡树河1,2,3,4 |吴一玉|3 |方育涵|4 |陈彦琪|4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脑卒中后偏瘫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之一,在临床治疗上往往采用联合疗法以获得更好的疗效,笔者将近5年来多种头针联合疗法的临床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3个方面介绍了头针的中医基础理论、流派历史并基于当前脑卒中后偏瘫的联合治疗手段进行归纳总结,综述头针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研究概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下载:81 浏览:495

林勋1,2 王建平1 陈博1 庞坚1 张旻1 王辉昊1 张明才1 詹红生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组(简称"手法+红桂酊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组(简称"手法组")和红桂酊涂擦组(简称"红桂酊组"),每组各30例。红桂酊组采用红桂酊涂擦治疗,手法组采用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手法+红桂酊组采用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各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每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对3组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WOMAC)从疼痛、僵硬、关节活动和总分4个维度进行评价,并于末次治疗后对患者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3个月,3组患者的WOAMC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3周后,手法+红桂酊组的疼痛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僵硬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WOMAC总分优于手法组(P<0.05)和红桂酊组(P<0.05)。治疗4周后,手法+红桂酊组的WOMAC疼痛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红桂酊组的疼痛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僵硬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手法组的僵硬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手法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WOMAC总分优于手法组(P<0.05)和红桂酊组(P<0.05)。随访1个月和3个月表现出与治疗4周后较为一致的治疗效果。治疗全程3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则对僵硬和关节活动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二者合用,不但可以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提高远期疗效。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下载:157 浏览:1688

周洁 柴雪燕 郭倩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对疾病及并发症的预防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两种不同的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对比 下载:25 浏览:277

许多富 陈鹏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的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7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每组37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手法复位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切开复位组,掌倾角以及尺偏角明显小于切开复位组(P<0.05)。骨折愈合时,手法复位组的前臂旋前角度、前臂旋后角度、腕关节评分均低于切开复位组(P<0.05);骨折愈合后6个月,两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骨折愈合时间短,更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因此临床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位方式。

BIS监测在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42 浏览:1678

李继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实施BIS监测方法所展现出来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数为60例(2020.1-2022.1),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和观察组(BIS监测),各30例。结果:谵妄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相关药物用药剂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围术期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实施BIS监测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谵妄症状,增强认知功能,缓解疼痛感。

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下载:239 浏览:2238

朱亮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人数70例,以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均低于另一组,关节功能数据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另一组均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可明显缓解其疼痛,促进疗效提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关节功能,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224 浏览:2182

张瑾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估以中医骨伤手法组合独活寄生汤加减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入院后再根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了独活寄生性汤加减疗法,调查组则在对照组基本上加以了中药骨伤方法处理,对比了两组的临床效果。结论: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远超过对照组,差异更具有统计价值(P<0.05)。治疗中,两组JOA分数相当,但相差并没有统计价值(P>0.05);诊断后,调查组与对照组JOA评估对比,差异更具备统计价值(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组明显小于研究组,但差异仍具备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药骨伤方法结合单独活寄生感染汤的加减技术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很理想,同时还可以提高调节腰椎能力。

分析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89 浏览:3012

刘世贵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比组间本科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实践成绩和教学反馈情况。结果:观察组本科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实践成绩和教学反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06 浏览:3045

黎笋 刘炯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科康复疗法在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病例是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时间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双氯芬酸钠组(50例):实施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50例):除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外,实施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研究效果。结果: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更高[96.00%(48/50),同双氯芬酸钠组的80.00%(40/50)比较](p<0.05)。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值更低[(2.17±0.15)分,同双氯芬酸钠组的(4.58±1.33)分比较](p<0.05)。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治疗4周后的骨性关节炎功能(JOA)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更高[(93.26±4.15)分、(50.16±3.48)分,同双氯芬酸钠组的(86.29±3.11)分、(43.16±2.04)分比较](p<0.05)。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治疗1、2、3、4周后的VAS评分均更低[(3.75±0.41)分、(3.12±0.32)分、(2.11±0.28)分、(1.51±0.05)分,同双氯芬酸钠组的(4.84±1.43)分、(4.37±1.29)分、(3.67±1.01)分、(2.78±0.14)分比较](p<0.05)。结论: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 ,可实现更佳疗效。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下载:146 浏览:1876

​杨霞 胡银屏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人。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