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谈广东省体育高考乒乓球专项生心理素质培养 下载:86 浏览:511

毛玉珊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5期

摘要:
广东省体育高考是在参考体育专业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对考生的专项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状况按照一定评分标准进行考核,也是高等院校选拔体育人才和人才继续深造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文章通过对清远市华侨中学近三年来参加体育高考乒乓球专项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现状分析、找出影响体育高考成绩的主要因素,进而找到合适而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减少考试失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体育高考乒乓球专项生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高考改革后上海市和浙江省大一新生物理知识水平的比较研究 下载:75 浏览:331

宋志怀 张睿 《物理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在新高考改革下,上海市和浙江省的高考模式、中学物理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物理课程要求降低、物理知识碎片化,选考物理科目学生减少,都严重影响到大学物理课程与中学物理课程的衔接。本文对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中学物理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多角度研究了我校上海和浙江两地的2019级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发现上海生源学生物理知识水平总体上低于浙江生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物理课程与中学物理课程有效衔接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大学与高中物理衔接研究 下载:76 浏览:392

李杨1,2 张国恒1 彭毛措1 《物理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随着新高考模式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全国的逐步实施,高中物理课程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致使理工科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不尽相同,这就为大学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设大学物理预修课程和树立大学物理教学新理念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民族地区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为民族地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自由选课制的利弊得失——写在高考改革全面推行之际 下载:63 浏览:365

沈乾若 《物理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西方实行自由选课的学分制,一方面使学生得以发展个人的潜能特长,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但另一方面,多数学生一直在利用选课自由避难趋易,不拿或少拿数理化课程。故学分制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效应是不同的。少数精英学生可以努力成才,大部分学生却未能获得应有的知识文化素养。即使美国少数精英高中强制学生修读多门理科课程,成效显著;亦难以扭转整体趋势。学分制实行百年的结果,北美理工科领域逐渐凋零,人才匮乏。作者呼吁切实了解学分制的实践结果和利弊得失,坚持中国自身实践多年的成功经验,并研究借鉴美国精英高中,扬长避短。

阅读理解中观点类问题的扩展研究 下载:47 浏览:348

张兆滨1 王素格1 陈鑫2 赵琳玲1 王典1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9期

摘要:
在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观点类问题中的观点表达较为抽象,为了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与问题相关的答案信息,需要对问题中的抽象词语进行扩展,达到扩展观点类问题的目的。该文提出了基于多任务层级长短时记忆网络(Multi-HLSTM)的问题扩展建模方法。首先将阅读材料与问题进行交互注意,同时建模问题预测和答案预测两个任务,使模型对问题进一步扩展。最后将扩展后的问题与原问题同时应用于问题的答案候选句抽取中。通过在高考语文观点类的真题、模拟题以及DuReader的描述观点类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本文的问题扩展模型对答案候选句的抽取性能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大中学物理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下载:74 浏览:356

黄绍书 《物理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高考改革往往是紧跟高中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的。改革必须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否则将会产生诸多不良效应。即将普遍实施的"3+3"高考模式,其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也不甚健全。从浙江和上海率先推行的实践结果可以预想,这一举措必将造成高中学校选择学物理的学生严重偏少,而高等院校物理类相关专业直接面临招生困难的境地。然而,若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3+3"高考模式的评价机制,那么,由此引起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这样,改革也必将良性发展。

全国高考英语试题的城乡项目功能差异分析 下载:44 浏览:352

关丹丹 乔辉 陈康 韩奕帆 《心理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针对高考英语成绩存在的城乡差异,检验这种差异是否来源于试题在城乡上的项目功能差异。如果两个能力本来相同的考生群体在某一试题得分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该试题就存在项目功能差异。研究采用试题标准化分数差法,利用STDIF软件逐一分析了2016年三套全国高考英语卷的客观题是否存在城乡上的项目功能差异,在确定客观题没有项目功能差异后,以客观题成绩为匹配变量,采用条件得分图法对书面表达题是否存在城乡上的项目功能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考英语全国I、II、III卷均未发现城乡上的项目功能差异试题,即可以认为高考英语全国卷对城乡不同户籍考生都非常公平、公正,城乡考生在英语成绩上的差异并非题目的公平性所致。

新高考改革对上海学生大学物理学习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446

倪晓冉 朱广天 《物理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华东师范大学2017级大学物理课程的学生进行了测试,比较了新高考之后的第一届上海学生与其他地区学生在物理先修知识和后续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我们发现,本研究中的上海学生样本在大学数学和化学课程中的表现要优于其他地区的学生,但在大学物理先修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却显著低于其他地区学生。经过一学期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上海学生的平均物理基础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和其他地区的学生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考试题讲评策略 下载:84 浏览:494

郭洁 《生物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以2017年北京高考理综第30题为例,对高三试题讲评课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索,提高了试题讲评课的针对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时期生物学科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 下载:83 浏览:490

​依兰 《生物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参考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的高考评价体系对当下生物学科高考的功能、考查内容、考查方式等进行思考。在构建的生物学高考评价体系中,将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3个方面的功能进行生物学科化;将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概括为生物学科的关键能力;将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4种考查方式从生物学科的角度进行阐释。

基于高考能力要求的遗传类原创试题命制 下载:84 浏览:487

​李杰1 张芸2 《生物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目前全国高考Ⅰ卷遗传类试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在高三复习中注重学生四大能力培养提升。通过具体实例阐述如何利用遗传类原创试题考查和提升学生高考所要求的四大能力,以期对高三教学有所启示。

2017年高考方案下的考试评价模式——以生物学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为例 下载:95 浏览:516

​杨帆1 王月玲2 《生物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2017年6月,2017年高考方案的试点工作在上海和浙江得到全面实施。在新高考的背景下,生物学科在上海、浙江的高考中被归类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试题由两地各自命制。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全国卷呈现的特点包括:使用全国卷的省份逐年增加;教育部考试中心构建的"高考评价体系"在命题中得到落实;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很好地体现了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遵循教育测量学理论科学地编制试题。

新高考选考科目“有锚”赋分方案的比较研究 下载:58 浏览:465

林瑞玉1 杨军林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术界和教育管理部门提出了多种优化赋分方案。其中,基于"有锚"思想的赋分方案不仅解决了不同学科分数的相对可比,而且能有效甄别学科间考生群体的能力差异,具有推广价值。文章从理论逻辑和实践考量2个视角比较当前影响较为广泛的3种"有锚"赋分方案的特性和优缺点,试图对改进和完善当前赋分方案、为试点省份和后续省份推进完善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提供借鉴。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路径 下载:78 浏览:496

章全武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核心素养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内容与"地位"上都存在差异,当核心素养强势涌入高中学校时,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以及评价监督方面都存在一些困惑。有鉴于此,应厘清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评价之间的关系;结合核心素养,构建彰显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选择载体,建设适切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积极完善,形成多元化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保证公平,构建切实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监督机制。

从高考到学考:有关“学考”等级划分的思考 下载:82 浏览:510

杨君 赵海燕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学业水平考试中选考科目的成绩呈现方式是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等级比例的数量以及各等级考生所占比例是问题的焦点。结合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物理学科的历年高考实测数据,按照浙、沪两版的学考等级划分方案,对选考科目的等级划分进行了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了两版等级划分方案的特点及各自优劣,以期为北京市学业水平考试的等级划分提供依据,努力实现对学考结果的科学公平的等级划分。

透析 转化 回归——高考地理综合题审、答题的路径分析 下载:89 浏览:450

向兰青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近几年来,高考地理综合题对机械性的知识记忆的考查越来越少,而对思维拓展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的考查有上升趋势。客观来说,近几年来的高考地理综合题命题整体呈现情景成人化、语境科学化、选材专业化的大趋势,且分值在整张试卷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面对这一问题,教师有必要巧妙应用"透析、转化、回归"的审答题思维路径,推动学生地理学习水平提升。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策略分析 下载:84 浏览:346

陈瑞花 《教学管理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自新高考改革推行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契机,也承担着更重的压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更是任重道远。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考重点科目,在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掌握好思想政治课堂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精神,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开端,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研究基于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分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入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

关于数学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反思 下载:51 浏览:492

卢丽山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高考是一场知识与能力的攻坚战,也是一场心理战.对一位特级教师的二轮复习公开课"多元函数的最值问题"进行积极反思,认为:二轮复习应以讲练结合课为主;复习的重点是高考命题中的高频考点,难点是压轴题中体现的考点,以及学生练习中出现的思维盲点;复习检测应提倡周练,一周一次足矣.

例谈高考数学中的三类“陷阱” 下载:63 浏览:494

康宗仁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纵观历年高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一些看似简单的试题背后,都存在着一些不易察觉的"陷阱",倘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或是审题不严谨,又或是思维定式,就会落入命题者的"陷阱"之中,造成或多或少的失分.文章笔者主要对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陷阱"加以分类和剖析,以期帮助学生绕过"陷阱"顺利解题.

音乐高考生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 下载:342 浏览:1639

胡笳洪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以及艺术类高考政策的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不断更新变换,艺术类高考逐渐成为高考形势中的发展趋势之一,很多高校都设立了音乐相关专业,并逐年扩招。许多有音乐基础的学生,为了继续走音乐之路,或是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和寄望,纷纷通过音乐高考进入大学。由于日常演奏机会和场合的增多,以及学生心理素质对考试的影响作用,音乐教师也开始重视学生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寻求开发组织性、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的音乐高考生演奏心理素质培养的策略。
[1/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