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研究
赵亚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亚霞,. 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研究[J]. 教育实践与创新,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7069.
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取代应试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因此迎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完成新的任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将从创设生动情境、加强阅读教学、打破教材束缚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和探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策略。希望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69
基金资助: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获得了新的创新和发展空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多的重视,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更真诚地尊重教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感受自己在老师眼中的平等地位,让学生自觉接受老师的教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以实际行动对待学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实践中,以说、读、写为例,询问学生的愿望,在阅读前,让学生自由推荐,在写作前,征求学生的意见,教师或写预言者,根据学生的要求走到下一个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研究平等与交往的关系,有助于营造课堂气氛,促进学习。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转变的策略之一。为了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应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等教学策略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比如,语文教师在描述课文景物时,可以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在实践中理解课文的主要思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注重口头陈述,缺乏分量感。特别是对于一些知识难点,教师不能通过口头表达给学生直观的文本内容,口头表达缺乏生动的表达过程。为了弥补教师口语教学方法的不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语文课堂。教材中枯燥的词语通过多媒体变得生动,教师的口头陈述与多媒体展示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教师的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良好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论是在性格还是学习方法上,都要从严从严,从各个方面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但是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积极的引导,也需要一些强制。教育心理学特别提到:“习惯教育,有时也必须是义务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一种趋势:只要有强制性的话,就应该批评。这一趋势表明,当前改革还存在一些盲点。

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的意愿仍然是需要的。教育是以人为本,而不是处处听话、迁就学生。在尊重学生、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教师也要有“强迫”意识。只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就应该得到认可。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知识,还要逐步发展一些能力,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实现全面发展。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分组安排一些问题供学生探究和思考,通过小组竞争获得优势。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掌握一些有用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六、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要彻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不仅仅是课堂形式的改革。还要注意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只有这样一种机制,才能更好地激发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潜能,使语文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创新。目前,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是以学生的教学成绩为依据的,如县城的巨大吸引力已成为教师的一大盛事,他们尽最大努力集中精力为学生备考,以期获得良好的评价。因此,在担心期末考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一心两用”难以全面推行,需要县教育局领导对考试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使教师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新课程改革。

结束语:

因此,在新形势下,语文教育活动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水平和学习规律,开展创新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课堂任务的顺利进行。它通过激活自我意识,提高活动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实践经验,使学生在思维中创造性思维,在思维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体现了当前语文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郭志华.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9,{4}(18):53.

[2] 夏增爱.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转变小学语文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8,{4}(21):62-63.

[3] 李伟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6,{4}(35):68-6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