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机制创新实践研究
陆婵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陆婵娟,. 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机制创新实践研究[J]. 教育实践与创新,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75.
摘要: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指导,也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在现阶段的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也应当主动地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建实践性质的活动,并引导家长参与到德育指导之中,逐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德育;班主任;学生
DOI:10.12721/ccn.2021.157075
基金资助:

小学德育管理机制亟待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小学有其独特的教育环境,需要对具体的教情有客观的把握,以便做出最为客观的应对。农村小学有自己的教育优势,我们在德育管理机制设计和执行时,需要做好教育评估,合理利用教育环境,创新教育实践,在目标、步骤、方法、程序、途径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获得理想的教育成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具体的德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磨炼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方面的实践。在现阶段的德育中,严重缺乏以上几方面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将以上几种教学目标进行融合,也无法将这几种德育内容渗透进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没有落实到位,教育内容太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只是一味地讲述书本上提到的内容,班主任拓展的也是自己主观上的大道理,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班主任的自身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的小学班主任素质良莠不齐,有一部分班主任对学生不负责,对自己的言行不规范,忽略了自己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歧视成绩不好的学生,只关注班级内的尖子生,对其他学生使用嘲讽、挖苦、谩骂的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内心,也影响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从而使师生关系恶化,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故意破坏课堂纪律,这是班主任的失职。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营造良好氛围,影响精神世界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的重要阶段,而班级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应当重视班级文化环境的创建,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使得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逐步打造一个和谐、良好,具有价值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隐性教育,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思想的正确发展。

比如,为了对学生进行“坚持”“努力”等品质的培养,首先,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室中的文化墙进行装饰,张贴一些名人字画和故事,传递坚持、努力的精神。其次,学生可以将“所谓天才,不过是努力的结果”等条幅张贴在教室中,便于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语句中,增强对坚持、努力等精神的认识。最后,班主任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黑板报,进一步促进坚持、努力氛围的营造。

可见,班主任引导学生以多元化的方式对教室进行装扮,能够有效营造良好的德育指导氛围,使得学生不断地与教室之中的环境进行互动,以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

(二)丰富德育形式,强化内涵理解

高尚道德品质的内涵是相对抽象的,当班主任在教室之内以口述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时,学生只能浅显地理解字面含义,不能真正地将高尚品德记于心间,实现对道德品质的内化。所以,为了强化学生对道德品质内涵的理解,真正地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质,班主任应当打破传统施教的方式,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自己的理解,逐步促进自身高尚情操的塑造。

以“乐于助人”这一道德品质的教学来说,当班主任以口述的形式为学生讲解了这一道德品质的内涵后,学生只能简单地认识到“要善于帮助他人,“要自愿帮助他人”等道理,但是却无法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开展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清扫卫生、叠被褥,为老爷爷、老奶奶讲故事等行为中,获得帮助他人的快乐,体验到内心的满足感。这样,学生可以逐步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真正地完成对乐于助人精神的内化。

可以看出,丰富的德育形式,能够让班主任打破原有德育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地基于自身的体验,完成对高尚道德素养的理解,实现对道德品质的内化。

(三)重视家长力量,发挥联合价值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时,班主任能够意识到,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不能只限定在教室之中,也应当延伸在家庭和社会之中,使得学生拥有更广泛的学习空间。所以,班主任在为学生教授高尚道德情操的基本内涵时,也应当引导家长参与到德育教学的工作中,以便家长和班主任在完美的配合下,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班主任、家长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逐步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学生。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建立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指导家长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发展高尚情操。首先,班主任可以为家长呈现一些学生的在校情况,如有的学生乱扔垃圾、有的学生说脏话等,使得家长主动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班主任为家长介绍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的方法,以便家长可以在家庭生活中提升自身的德育技能,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认识高尚道德品质的内涵,帮助学生践行高尚情操。

此外,班主任也要指导家长使用即时通信技术,建立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使得家长可以随时地利用即时通信技术反馈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情况,逐步提高德育教学的精准性。显而易见,班主任主动地与家长建立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地提升家长的德育指导素养,使得家长在意识到德育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地学习德育指导方法,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德育学习环境。

三、结语

德育管理包括诸多内容,教师是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如何推动德育管理创新实践,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任务。德育管理有自身规律,在具体施教时,需要有整合创新意识,展开方法创新探索,全面升级管理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展开科学管理,体现主体教育理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克玲.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20(36):85-86.

[2]田正志.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现状及提升对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9):116-117.

[3]万丽荣.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9):154-15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