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合唱教学创新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张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磊,. 高中音乐合唱教学创新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 教育实践与创新,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81.
摘要:
素质教育理念盛行,各门课程教学随之延伸出相应的核心素养,指导着教学的开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产生了积极作用。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身就具备教育意义,在音乐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合唱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需要教师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音乐核心素养高中合唱教学创新思路
DOI:10.12721/ccn.2021.157081
基金资助:

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音乐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对于开展音乐教学具有积极作用。合唱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模块,目前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产生阻碍,需要教师积极研究探索,采取合适的方法提升合唱教学质量。

一、高中合唱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合唱教学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高中生直面高考压力,使得高中的教学开展出现倾斜,学校和教师更侧重于考试课程的教学,忽视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音乐中的合唱模块更是出现教学流于形式,课程时间被大量占用的现象,使得素质教育理念在践行中受到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受阻,合唱能力和音乐素养都未得到有效培养。学校和教师对合唱教学的认识欠缺,导致学生的参与性不高,没有培养出正确的合唱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式传统落后,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音乐合唱教学的方式较为落后,仍然是教师主导课堂开展,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其主体作用未得到发挥,这种形式不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合唱的主体是高中学生,但是因为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一刀切”的模式对其音乐兴趣培养造成阻碍,他们不能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关键内容和技巧。另外,合唱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一些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欠缺,加之教学方式落后、单一的问题对于教学有效开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合唱曲目不合理

高中音乐合唱中,涉及的曲目大多是经典红歌和青春励志类歌曲,这些曲目虽然对学生具有教育和激励意义,但是教师忽略了这些歌曲与当代高中生的学习、生活背景差别较大,对于独具个性的学生来说,反复演唱这些歌曲容易使其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而且在现在的音乐编创中,流行元素过多,内容不适合学生学习和演唱,合唱音乐对于高中生发挥的积极作用受到阻碍。

二、在合唱教学创新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以音乐鉴赏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高中合唱教学在创新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必须充分发挥音乐鉴赏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建立审美意识和音乐感知能力。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欣赏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中领略音乐作品带来的美感体验,切实感知到音乐艺术的魅力,逐步提升其自身审美能力。教师组织开展音乐鉴赏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曲目,延伸课外经典作品,在各种音乐风格、各个国家的代表性音乐作品中选择合适的曲目作为鉴赏目标,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到细节感悟,从浅层内容到深层内涵,从仔细聆听和观赏中近距离感知音乐艺术,获得合唱训练或表演的启发,从朦胧的感知逐渐过渡到深刻的感知,培养其在音乐中发现美、想象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更好地应用在合唱形式之中。

(二)以合唱训练培养艺术表现能力

首先在合唱训练中需要强化学生的表现意识,即引导学生掌握同样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意识,不局限于单一的形式,善于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最为恰当的方法来产生最佳效果。例如,某一个特定的曲目混声合唱比同声合唱的表现效果更好;适当调整情绪,合唱的效果会产生明显变化;改变发声位置,出现的音色完全不同,这些技巧、形式、情感等因素都与艺术表现息息相关。其次,注重表现形式多样化呈现,将各种艺术元素、肢体动作、情感表达融合在合唱训练中,使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效果,充分展示合唱作品中呈现的情境或情感,相较于单纯的口头演唱来说产生的效果更为明显,能够展示学生的艺术素养,显著提升其艺术表现能力。例如,在《半个月亮爬上来》的合唱训练中,以阿卡贝拉的形式进行合唱演奏,主唱、和声与声势动作都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祖国颂》以混声合唱的形式演奏,通过缓慢、深情的节奏,更能展示出祖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繁荣壮丽景色。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多样化的呈现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充分展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以作品感悟增强文化理解能力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从文化角度展开教学,将其中包含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发现并内化,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了解音乐文化,体会丰富情感。在合唱学习中逐渐建立文化平等思想,在多样化的合唱作品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使其在“感性”的合唱音乐中建立“理性”认知,正确看待所有音乐作品。例如,《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经典的合唱曲目,歌颂了祖国的秀美河山,其中包含着浓烈的爱国情感;《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战场》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首歌反映了作者在战场上的所见所感,体现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坚定其保家卫国的信念;《伦敦德里小调》是一首爱尔兰民歌,歌词中关于景物的描写细致生动,以淳朴的曲调表达着作者对家乡的情感。通过对其中的内涵深入挖掘,更能理解合唱作品中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促使学生正确看待不同的音乐文化。

三、结语

核心素养的提出推动了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落实,对于音乐教育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使得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更为科学有效,促进教学形式多元化,教育目的更为明确。合唱教学作为高中音乐的一个重要模块,是培养学生具备团队精神、提升音乐素养、获得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立足于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构建创新的合唱教学模式,使其发挥良好教育作用,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率和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钱彩霞.蕴美于情蕴情于声——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7,9(6):168.

[2]张悦.优化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J].高考,2019(13):19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