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终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发展模式当中,互联网+成为一种新常态,而且这也导致了人工智能、信息科技、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发展被赋予了无限的可能,也让人们对此领域的探索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期待。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是迫在眉睫的。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并且具备基本的社会责任感,教学改革必须持续推进,让学生从小受到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熏陶,从而实现全面成长,真正成为信息时代发展所需的人才。
一、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表现
(一)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准确
纵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发现,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存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不恰当、对课程的属性认识不正确等问题。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准确,造成了目标过难或过易,过于理论化或是只注重实践,都会让教学目标失去指导作用。但在日常的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仅笼统地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信息技能,导致学生在学习时面对诸多困惑,学习自信心很容易受到影响。与此同时,这些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培养。
(二)教学方法、内容单一
大多数的教师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教学时,所采用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也就是说教师仍然在运用理论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来完成知识的讲解,久而久之,便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完成教育理念的创新,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之中。
二、核心素养下创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一)联系实际,提升学习兴趣兴趣
是促进学生顺利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驱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征,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中突出教学娱乐性和引导性,如此学生才能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画画”时,学生初次接触绘图软件,因而能够深入学习“水彩笔”和“钢笔”等绘图工具的应用,学习“新建图层”,体会绘图带来的乐趣。此时,教师可以根据绘图工具的不同特效为学生布置具体的绘画任务,如突出熊猫身上的皮毛,这就需要准确把握透明度—这也是学习内容的难点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理调整相关参数,切身感受不同参数下透明度产生的效果,促进实践探究和理论知识全面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形式
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时仅仅依靠讲授,那么信息技术课堂便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然后综合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信息技术课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确有其独特性,但是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任务驱动,激发发展潜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任务驱动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其学习潜力,使其充分发挥创造力。此外,任务驱动法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围绕具体目标开展实践探究和学习工作,优化信息课程的实效性和互动性。
比如,在“板报图文”的教学中,学生在设计电子板报时,应该针对排版布局、边框美化、文字填充及报头设计等工作自主操作。
(四)信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当前社会的进步主要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主,互联网得到了普及,被广泛地运用到人类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之中。在此过程中,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为社会各个方面以及教育事业带来较大的好处,但是也为数据的加密以及保管等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所以说,基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小学生展开信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组成”这一知识点时,首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部计算机的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之上为学生讲解一些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来源以及防范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并且能够自觉地规范个人的网络行为,促使自身综合素养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领域持续深化改革,面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更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为了满足教育的新要求,教师须转化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永发.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9):238.
[2]张红菱.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