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缺乏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害怕应用创新化的课堂效果不好,往往没有勇气去寻求有利于课堂和学生的教学方法,而是借助于教师或者语文教材给学生讲解课堂内容。通俗讲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照搬,对其他教师的上课方式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失去学习兴趣。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并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贴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甚至会出现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等不良课堂反应。课堂本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场所,是教师讲解知识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地方。而目前教师掌的控课堂节奏容易忽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往往会造成学生对语文的反感,这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使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二、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创新教学的意义
新时期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创新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还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让学生将教材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开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眼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教材上的内容是死的,教师如果只注重形式不关注细节,讲究课堂进度不重视课堂效果,会导致学生不会提取语文教材的精华,活学活用。然而,教师通过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和总结,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将创新教学手段应用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增加语文知识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语文的魅力,便于在后期的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来完善自身的欠缺。教学创新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教书育人以人为本
在传统意义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权,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对语文形成正确的认知,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不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畏惧心理。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不应该只关注教学结果,而要专注教学过程,将创新思维融入到课堂中。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语文知识做深层次分析,帮助学生学习多媒体的使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
例如,在讲解《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立足学生的发展情况,构建创新课堂。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三个和尚挑水的故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进而引入课堂内容。然后,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讨论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主题。最后,教师任意选取小组进行课堂分享,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培养学生积极沟通、自主思考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内在学习能力。
(二)采用提问式教学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压抑、单调,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抽象的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每次在教学前,要先进行认真地备课,对每节课堂内容做精炼化地提取,对知识点设置合适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总结,进而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
例如,在《小壁虎断尾》一文的教学设计中,因为文章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的,教师要在对文章的讲解过程中根据文章的发展进程与学生进行互动。首先,教师先让学生粗读文章,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划分文章段落,总结文章核心思想。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细读文章,找出小壁虎断尾的原因以及壁虎断尾后对自身是否有影响?这一系列紧跟文章发展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最后,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讲解,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阐述文章表达的思想,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样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在文章的发展脉络里与学生保持互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无形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置身小壁虎断尾的情境中感受小壁虎的强大生命力,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语文这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强,依赖课本教材进行学习的效果不佳。教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推荐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或者利用互联网搜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素材,帮助学生学习。课外阅读和互联网的多样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对文章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赏析古诗词,在无形之中提升语文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后期的语文写作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一文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先对文本内容做好细致备课。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学完这一课时后对课外读物进行一定的赏析,考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看学生是否能对课堂内容做到学以致用。另外,教师可以教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语文知识的收集工作学习。或者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好,对内容理解不到位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可以在家里做到与教师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将课堂过程录制下来发在班级群里,便于后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重复学习和巩固。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群聊与家长保持联系,让他们时刻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情况,做到教师与家长一起督促教育学生。
结语
回顾小学语文课堂的发展进程,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创新化的教学手段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经验的同时,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对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以及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十分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马瑾瑜,张海安.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探讨[J].新课程,2021(24):3.
[2]杨旭.让小学语文作业在创新中减负增效[J].吉林教育,2017(15):36.
[3]郭文龙.小学语文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研究[J].学周刊,2016(12):136—137.
[4]林湘瑜.巧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新教育,2021(6):47—48.
[5]冯玉洁.打造小学语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