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幼儿园环境创设选修课,是中国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个学科必修课,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员系统而全面地把握幼儿园环境创建的基本教育理念和园区的创建原则和要求,并训练学员分析与处理园墙饰创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学员们经过该教材的教学后,将能更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环境设计理论,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环保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并能把所学内容合理使用在今后的幼儿园教学中,以解决学科应用实践问题。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案例陈旧
该课程通常设置于大学大三阶段,与游戏和活动设计等基础教学相衔接,同时注重专业技能培训,并要求大量的新鲜教学案例。案例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学习理论与实际技术的最佳方式,但由于近年来教育学科发展的快速,造成了教学内容的改变和教学案例往往赶不上进展速度,从而直接影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无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习者了解与掌握。另外,尽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应用技术类学科要求注重专业技能实训,但受到各种条件制约,教育过程依旧理论知识讲授多,专业技能实训少,使得学习者无法了解与把握教学的直接使用价值,甚至觉得学习过程无法所用。
(二)课程定位不明确
目前,许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都将幼儿园环境创建课程归入美术类课程,课程内容通常包括手工制作和绘画等,而且专业教师的组成也主要由美术专业人士组成。然而,这种做法只能让幼儿园环境创建的教育作用局限于装饰性,无法发挥出其他潜在的教育作用,最终可能会影响到幼儿教育的效果。由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设置时缺乏准确的定位,导致课程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得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三)缺乏丰富的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
在幼儿园里,环境创建课程非常实用,因此加强这门课的实践教学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然而,由于教师采用了单向的教导方法,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既削弱了他们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学习热情,也阻碍了他们的环境创设能力的发展,从而无法有效地改善和提升教育质量。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课堂理论讲解,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也应该重视实践实训,以便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在赤峰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是赤峰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赤峰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为他们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幼儿园环境创建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推动教育改革。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旨在通过融合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五大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教具制作、美术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从而达到“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教学目标。此外,这门课程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不断巩固和提高他们的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内容。这样,就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课程内容
通过强调实践性的教学,学生们的工作表现得更加优秀,而环境的培养和发展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环境设计,并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实现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
因此,我们的幼儿园环境创建课程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园环境创建的基本原则、探讨如何创建适合孩子的物质环境以及对这些环境进行评估。在幼儿园教育中,物质环境建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涉及到活动区域、主题、特色等,而且还具备很强的实践性,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操作,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应用型创新的活动中来,我们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强化他们的实践技能,使他们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从而达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目的。
(三)评价方式
“幼儿园环境创设”旨在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因此,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考核,包括学生自我反馈、小组交流和老师指导,以此来全面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使得评估成绩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的成绩可以通过平时的测试来评估,这些测试包括平时的表现、课堂表现、个人作业、小组作业等。老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评估,并建立一种既能反映过程又能反映最终效果的评估体系。
五、“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建设的预期效果
经过系统的教学改革,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包括: 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和方法,我们期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一)改善现有教学状态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我们决定将学习的重心从传统的教室转移到幼儿园,并将其纳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的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并帮助他们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二)持续推进“以能力为重”的课程建设观
“能力为重”将环境创建能力作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反映出“能力为重”的核心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考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强调了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的重要性,这一要求体现了“能力为重”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专业素养。通过重视幼儿园环境的创建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我们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并成功实现了知识的转移。通过积极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课堂效能
通过持续改进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思考—学习—实践—分享”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把“学思并进”、“学以致用”融入整个学习过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实际应用,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改革,我们应该准确定位这门课程,并将其融入实际工作岗位中。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将实际应用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并强调过程性评估和功能多样性测评方法的合理运用。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能够胜任中国幼教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瑾瑾,张田利,单楠.一种自动变色式学前教育环境创设装饰挂件:CN201922419204.X[P].CN211843909U[2022-07-30].
[2] 曾雪华.对学前教育环境创设课程实施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20.
[3] 王梦逸.对学前教育环境创设课实施模式的探讨[J]. 2020.
[4] 莫荣生.民族地区中职学前教育环境创设课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探究[J].下一代, 20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