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不仅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还会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创新等能力。又多又杂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畏难心理。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更好地指引学生预习、复习生物知识,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存在多处“缺口”
(一)作业类型固化,书面形式占比大
当前在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中存在作业类型固化的问题,在作业中作业只仍以书面形式为主,关于实践形式的作业则是少之又少,教师仍通过传统的抄写、默写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与反馈,更加偏重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非实践活动参与,不利于学生养成发散性思维。同时,教师往往采用PPT或板书形式进行线下的作业布置,应用网络平台较少,对于线上初中生物作业资源利用稍显欠缺。
(二)作业融合性不强,内容脱离生活
由于初中学生尚未建立稳定的生物知识学习结构,因此在对于知识的理解上需要借助生活体验与感受,通过亲身经历增强生物学习中的情感理解与体验。然而目前初中生物学科作业设计中缺少对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缺乏对作业情境的创设,仍是以课本中的知识作为主要部分。
(三)作业连结不足,学习连贯性欠缺
初中生物作业设计内容上存在着连结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往往只针对某节课或者某个单元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作业布置,而对于小节与小节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的重视性不强,造成作业的连贯性不强,每次的作业都成为独立的部分而并未融合,难以发挥其综合性效果,不利于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性把握,很难促进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二、现存初中生物作业设计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教师的创新设计意识不强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创新意识对于作业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双减”政策要求减少作业总量、缩短作业时间,部分教师仍然以传统观念进行作业设计,只关注到“减”,往往是在作业基础上进行量的削减,或者减少作业类型,减少实践作业保留书面作业。另一方面,“双减”政策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新作业设计的类型、途径,而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较少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及数字资源,难以拓展作业内容与类型,不利于作业设计作业的新时代发展[1]。
(二)生活融合体现不足
在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体验现实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中必须要融合理念,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然而在当前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中生活实践融合体现仍不明显,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仍然是以教学目标或课程标准作为作业设计的标准,很少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融入到作业设计中,这就造成了教师所设计出的作业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此外,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往往将“教师思维”或“成人思维”带入其中,用“权威者”的视角看待学生的作业,而忽视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就使得教师所设计出的初中生物作业脱离了学生生活,成为了机械性的、重复性的作业,难以促进作业设计的高质量发展。
三、有效的作业设计改进策略
(一)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比例
创新作业类型方式、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以及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是教师在“双减”背景下进行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重要思路。教师要充分依据课程标准将生物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丰富作业形式,避免学生产生厌倦心理[2]。同时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以及课后作业服务平台,以更便捷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反馈,并发挥网络平台的资源功能,通过教研合作设计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充分提升初中生的生物知识融合能力。
(二)关注校内外生活及热点问题
生物这样一门学科必须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亲身经验,不能让学生只感受课本上的生物,而是要回归现实,感受生活中的生物。新课标倡导要积极培养初中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实践活动。同时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设计简单基础的生物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知识的转化与运用,让初中生感受社会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促进学习体验。
(三)注重质量,关注差异,尊重学生主体性
由于学生数量较多,上课时间有限,生物教师很难兼顾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因此教师要通过作业反馈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生物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积极反思如何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之间的差异,在核心要求保持一致的基础之上,设计出不同的内容或形式的作业,充分发挥作业巩固提升与反馈交流的功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实现生物育人的重要价值意义[3]。
结束语:总之,教师正确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落实“双减”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分析、归纳、掌握基础生物知识,能够自觉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下生活中,在实践探究中产生深入学习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不仅要提升对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在设计作业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为学生设计符合他们发展需要且足够新颖、有趣的生物作业。
参考文献:
[1] 张志华."双减"政策下初中生物作业创新设计[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3(2):3.
[2] 于琳."双减"政策下初中生物学创新性实践作业设计[J].生物学教学, 2022, 47(12):24-27.
[3] 张建煜."双减"政策下的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策略[J].学园, 2022(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