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是适合引入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学科,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生物学基础知识,进一步发掘课程中蕴藏的新课程标准理论内涵,促进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使学生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生命观念。如何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造全新的学习体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对此,在分析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困境之后,提出几点创新办法。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并通过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的奥妙,激发学习的动力。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观察、推理、分析和判断等。学生在实践操作和探究中需要运用这些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此外,探究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操作和探索来解决问题。这种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能够灵活思考和解决。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新课标背景下能够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以“生命的起源”教学为例,通过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初中生对于这个话题的理解和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引人入胜的实例,如化石记录、遗传研究等,激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生命是如何从无机物转变而来的?”“是什么因素促使了生命的发展和演化?”等。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并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释。接着,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资源和材料,如科学文献、实验数据等,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究生命起源的可能机制和过程。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充当指导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科学方法,如收集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等。他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生命的起源”这个复杂的话题可以被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生不仅可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还能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增加学生实操机会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并结合教学内容加以利用。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基于实验教学本身明显的实操性,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体验式教学”理念对于学生能力成长的影响是肯定的。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形式的设计时,首先要保证学生自身的安全,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实验教学的设计,以新颖有趣的全新实验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譬如进行“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打破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室的空间限制,带领学生深入自然环境,总结生物知识和生物规律。其次,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观察在大自然中看到的小动物,并根据教师事先明确的实验计划,比如实验观察对象、动物生存环境的区别、动物习性的不同等,依照实验计划表进行相应观察。可以看出,以大自然为开展空间和以学生主体为观察视角的实验过程,不仅让学生对于实验本身的兴趣愈加浓厚,也让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使抽象的生物概念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运用,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生物现象,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实例,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生物图谱、实验过程、生物模型等多媒体资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师还可以呈现生物科研成果、科学发现等前沿知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以“病毒”教学为例,以下是一个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病毒”教学内容的示例:①使用动画或视频:通过制作或使用已有的病毒动画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毒的结构、生命周期和感染机制。动画或视频可以展示病毒的复制过程、感染细胞的方式以及对细胞的破坏等。②使用虚拟实验软件:通过使用虚拟实验软件,让学生模拟操作研究病毒的实验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病毒的认识和理解。③使用在线资源和模拟软件:引导学生使用在线资源和模拟软件,深入了解病毒的研究进展、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等。学生可以通过参观病毒研究机构的网站、使用在线数据库或模拟软件,拓宽知识面并深化对病毒的认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病毒”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更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多媒体呈现的内容具有可重复性和互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对病毒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生物科目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主动改变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科学的生物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特征合理规划课程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增强生物课堂的有效性,达到初中教学的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秋雄.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的高效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2):137-138.
[2]王维国.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的高效教学[J].教书育人,2020(28):64-65.
作者简介:郑丹(1980.1),性别女,民族汉,湖南汨罗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汨罗市正则学校老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生物教学、初中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