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杂志
预防医学杂志
《预防医学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预防医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预防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21X (Online)
ISSN: 3008-010X (Print)

《预防医学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分析 下载:199 浏览:2573
  • 张春生 田波 巴超 方超 张博宇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对创伤骨折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因素进行调分析,探讨相关感染预防措施。方法:以某院最近五年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出经过外科手术治疗的部分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切口感染问题的原因和治疗经验。结果:经过本次研究分析发现,创伤骨折患者切口感染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并与切口形态以及术后规定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都有关系。结论:创伤骨折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寄较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
  •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预防效果分析 下载:187 浏览:2563
  • 冯英艳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目前孕检环节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观察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新生儿缺陷的观察效果,旨在为产科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了某医院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妇为181例,在征得孕妇以及家属同意之后将这些孕妇列为研究组,其余119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记录和研究两组孕妇胎儿的出生情况,比较新生儿缺陷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孕妇检出率情况为:乙肝等传染病19.89%、妇科疾病14.92%、乳腺疾病8.84%、内科疾病1.1%;研究组新生儿出生缺陷检出率为1.66%,这些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应用能够及时、提前发现孕妇身体疾病,让临床工作人员能够及时针对母体疾病展开治疗,有效降低了新生儿出生缺陷,保证了初生儿健康的同时,明显降低了新生儿身体缺陷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针对性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医院感染中的价值探讨 下载:195 浏览:2576
  • 马燕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医院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实施针对院内感染的针对性护理。比较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主要统计常见的院内感染部位,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并计算其总比例,结果观察组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的总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生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做好预防院内感染的针对性护理,能显著减低感染发生率,且护理手段与医院内感染影响十分重要。
  • 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ICU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下载:193 浏览:2561
  • 王波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ICU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 至2020年3月50例ICU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组实施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预见组压疮发生率是0.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ICU患者实施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预防策略 下载:191 浏览:2554
  • 方向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能为临床指导提高依据。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诊治的手足口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性别方面:男性占60.26%,女性占39.74%;年龄方面:0~1周岁占25.64%,2~3周岁占44.87%,4~5周岁占21.79%,≥5岁占7.69%;病原体检查方面:EV71占48.72%,C0xA16占32.05%,其他占19.23%。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给予相关预防措施,对疾病的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 浅析接种新冠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下载:189 浏览:2583
  • 王文婷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 观察新冠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原因,进一步探讨其预防对策,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8日至4月22日到该中心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的22176名18岁至69岁成人的临床资料,探讨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不良反应进行预防的方法。结果 该次研究中,共有1894例18岁至69岁成人出现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率为8.54%,这1894例成人中,三角肌痛有842例(44.46%),头疼、头昏有286例(15.10%),恶心有257例(13.57%),喉咙痛有153例(8.08%),心悸、胸闷有147例(7.76%),腹泻有89例(4.7%),过敏有69例(3.64%),体温≥38 ℃有51例(2.69%)。结论 新冠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相关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加强相关疫苗接种知识的培训,对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新冠疫苗接种率,防止新冠肺炎重症的发生。
  • 临床内科护患纠纷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载:187 浏览:2551
  • 王克永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临床内科护理病种繁杂、治疗周期较长、短期效果不显著,而且内科护理工作既琐碎又具体,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最频繁,是医疗工作中最容易发生矛盾纠纷的一个环节。笔者从我院内科近年来发生的护理事故纠纷案例入手,探讨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护患安全因素,及护理安全对策,以期为护理同行在护理活动中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借鉴。
  • 三步抗晕疗法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晕针的效果 下载:185 浏览:2561
  • 王红飞 于芳 吴丹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讨三步抗晕疗法在门诊静脉采血中的应用对于预防晕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门诊接受静脉采血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三步抗晕疗法)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晕针发生率(4.62%<15.38%,χ2=4.188)相对更低(P<0.05),而对于静脉采血的依从性(96.82%>81.54%,χ2=8.005)以及护理满意度(95.38%>76.92%,χ2=9.286)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门诊静脉采血中,实施三步抗晕疗法,可以有效预防晕针的发生,确保静脉采血工作安全、顺利的完成。
  • 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载:184 浏览:2615
  • 于盼盼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对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找到预防结晶的合理措施。 方法:通过实验方式分析甘露醇注射液结晶成分内在质量指标,从包装村料以及质量指标等方面对导致结晶形成的因素进行总结,最后确定配制甘露醇注射液的最佳工艺路线。结果: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产品的包装形式、PH值、含量以及不溶性微粒等,都会对甘露醇注射液结晶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所提出的优化工艺可以有效减少结晶产生,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 人性化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 下载:181 浏览:2559
  • 赵君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患者术后护理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阆中市人民医院的77例前列腺增生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始于2019-12并止于2020-12。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38例)和护理组(39例),前者在术后行常规护理,后者则给予人性化护理,统计并分析两组凝血功能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相似(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护理组凝血功能指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等数据更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患者术后护理中不仅对凝血功能有改善作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更理想,建议优先选择。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6
访问量 190632
下载量 60985
总被引次数 962
影响因子 1.06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