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6-2021.6}收治我院的80例多发伤患者,采用计算机分组方式,分为急救组(40例)与普通组(40例),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模式,急救组患者采用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急救组与普通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比较急救组与普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急救组与普通组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急救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低于基础组;急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基础组(P<0.05);急救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采用创伤评分一体化方式,对于护理多发创伤患者具有一定价值。
摘要: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耳石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行耳石复位治疗的94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47例,常规护理),乙组(47例,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复位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位后一周,两组负面情绪均有显著改善,且乙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 耳石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 目的:探究为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对其术后疼痛的抑制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021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切除术的78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A、B两组,常规护理A组,人性化护理B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结果:B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可进食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且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前进食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术后疼痛时间。
摘要: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是其常见的两种类型,近年来我国老年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者年龄多为40岁以上,其发病机理为脑部血管突然爆裂或因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进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患病后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昏倒、神志不清、手臂侧脸麻木、口齿不清及痉挛等,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和肢体运动受到影响,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大,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缓解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康复动力,提高康复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于本院康复科就诊的9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详情报道如下。
摘要: 目的:研究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胸心外科手术病人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胸心外科手术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胸心外科手术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胸心外科手术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胸心外科手术病人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心率血压情况、护理满意度、负性心理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胸心外科手术病人护理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指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负性心理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胸心外科手术病人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方法下胸心外科手术病人心率血压情况显著好转、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负性心理情绪显著减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并发症情况显著减少,因此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在胸心外科手术病人中更具推广价值。
摘要: 目的:分析在胸心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期间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对预防置管相关性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胸心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83例,护理模式分组,A组(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41例,B组(常规护理)42例,比较自我效能、并发症情况。结果:自我效能比较,A组[(161.84±6.82)分]优于B组[(108.23±8.27)分](P<0.05);并发症比较,A组发生率[4.88%(2/41)]低于B组[38.10%(16/42)](P<0.05)。结论:针对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胸心外科患者进行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可提高并发症预防过程中患者自我效能,降低并发症风险,临床效果显著。
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实际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与相应的效果。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所收治的共计60位肾衰合并心血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当中对于所有患者而言,均应用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以平均随机的方式将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标组患者共计30位,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共计30位,在护理过程当中配合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为优异。结论:在肾衰合并心血管患者的透析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模式进行干预,能够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以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都能大幅度的提升,需要在临床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与推广。
摘要: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度和2020年度我院收治的患者各3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优质护理服务。利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研究基层卫生院患者采用这两种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结果: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和投诉率方面的数据,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层卫生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避免投诉事件的发生,使护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促进患者及早出院,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目的在于分析透析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本科室所收治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所选举的患者共为80位,以平均、随机的方式对选举的患者进行分组,在研究过程当中对照组患者共计40位,应用常规性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共计40位,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对于常规护理透析与应用,同时配合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将两组患者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几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其风险事件出现的几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低,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患者以常规性的护理方式配合应用风险管理方法,能够提升整体护理所具有的综合效果,使护理风险的发生机率降低,在临床中拥有较为优质的应用效果,需要进行通过性的推广。
摘要: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儿科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与组间匹配结合的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以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全面护理风险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管理的结果。结果实施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可对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进行控制,且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增加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