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众所周知,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伤情较重,属于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与此同时,存在多脏器功能损害、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所以利用药学专业知识,针对ICU患者需实行个体化治疗,结合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开展药学服务尤为重要。
摘要: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点,实训课程可以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且熟悉操作技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要上好实训课就需要有切合地方特色和学情的实训指导,帮助学生快速地吸收学习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 目的:研究社区妇女宫颈癌筛查模式的实践。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社区宫颈癌高危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选取对象)200例,收治时间在2019年度4月-2019年度7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阴道镜筛查方式、常规方式进行诊断,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妇女的检出率82.00%(其中CIN Ⅰ患者1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20例、宫颈癌患者15例、CIN Ⅱ患者18例、CIN Ⅲ患者1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妇女(P<0.05)。结论:通过在社区妇女宫颈癌筛查模式中实施阴道镜筛查方式,取得显著效果。
摘要: 经济发展推动着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也在不断增强,因此也使得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加强医疗行业的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保证人们在生病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而加强预防接种就是使人们的健康得到良好的保障,有效的对容易传染的疾病进行预防,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我国当前在不断提升公共卫生事业水平,逐渐普及预防接种,但是在预防接种普及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预防接种的全面普及工作发展较慢。人们对于预防接种的认识不足,使得接受预防接种工作难以落实,因此在预防接种中要加强对健康教育的应用,使得人们明白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落实。
摘要: 近些年,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目前,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进步,新型的医疗机械越来越多,人们对医疗器械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愈加提高。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虽然可以促进疾病治疗的效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本文对新时期的医疗器械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推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进步,优化医疗器械的质量。
摘要: 对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的定义、测评工具、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行综述,对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的展望,为社区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行为对患者心理产生的影响。策略对入院一月或更长时间的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护士在工作中的行为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相应影响的有97例,所占百分比为97%。结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护理策略,及语言技巧制约一切可能对患者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最佳心理状态。
摘要: 目的 研究来我院产科门诊体检的孕妇维生素A水平。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745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维生素A水平。结果 745例孕妇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427.97±94.87)ng/ml,;其中低龄组(<30岁)414例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413.33±90.59)ng/ml;高龄组(≥30岁)331例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446.27±97.028)ng/ml,低龄组维生素A水平低于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3,P=0.001);维生素A缺乏59例,占7.9%。我们应注意孕妇维生素A水平检测,尤其年龄低于30岁女性,减少由于缺乏维生素A缺乏或过量对孕妇及胎儿造成的危害。
摘要: 目的:了解中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减少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通过文献和资料查询,搜集整理中药和西药不合理配伍的相关知识。结果: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应用,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毒副作用,降低药物的疗效,导致药源性疾病。结论:了解中西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并发乳糜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295例患甲状腺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以术后发生乳糜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乳糜漏发生的原因、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结果 术后有15例(5.08%)发生乳糜漏,不同中央区清扫范围下乳糜漏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5例乳糜漏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愈,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门诊复查未见迟发乳糜漏及感染征象。结论 控制甲状腺癌术后乳糜漏的发生主要以预防为主,大多数乳糜漏患者通过保守治疗的方式可治愈,对于少数持续时间长且引流量大的乳糜漏患者则可采用手术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