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新型的神经康复技术,可在短期内治疗多种常见神经精神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震颤麻痹、强直性脊柱炎等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研究显示直流电刺激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硬化、焦虑、抑郁、失眠、焦虑抑郁障碍等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神经精神疾病。与常规药物相比,直流电刺激疗法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新型脑血管调控技术,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和积极口碑。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最重要原因在于大脑内存在有不同电生理信号通路。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流程化操作规范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12例护士按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每个组6人,对照组按常规消毒程序进行消毒;观察组按照流程化作业标准进行操作。将两组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归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存在的护理差错主要表现为标签贴错、填写错误、包装内物品摆放不当;结果显示,在操作过程中,观察组差错事件合计12件(4%)和对照组差错事件合计53件(17.67%),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表明在实施流程化操作后,观察组的护理缺陷明显减少。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行流程操作规范,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要: 目的:在过去的20年中,放射治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放疗设备的发展、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辅助放疗方法的出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放疗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对实体肿瘤的影响等的不断深入,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在肿瘤姑息治疗和化疗、局部晚期卵巢癌局部放射治疗及晚期乳腺癌和宫颈癌放疗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放疗设备不断改进及新技术不断出现与应用,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在近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
摘要: 婴幼儿的脏器生长发育不健全,适应性差,对抗传染病的功能较弱,容易患上各类传染病,而且病情发展迅速。婴幼儿期的病症包括产科、儿科以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基因、免疫性、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其中以急症最为普遍,患病率也较高,在婴儿死亡率中占据首位,因此,新生儿期是提升人口素质,减低婴儿死亡率的时期。医生们清楚认知和熟练掌握新生儿期常用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减低新生儿死亡率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摘要: 白癜风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其具有多种病因。通过采取藏医药对其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避免疫病的反复发作,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免疫机制等作用。本文主要分析藏医药对于治疗白癜风疾病的应用特点,进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牙槽外科门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①培养实习生对牙槽外科的兴趣,端正实习态度;②加强实习生对牙槽外科临床思维的培养;③在牙槽外科门诊教学中对普通内外科知识进行巩固;④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临床诊疗水平。
摘要: 目的: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特异度抗体IgM,IgG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机构当中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样本当中共计1500份,另并选取100份阴性对照。对于全部成员均进行特异度抗体IgM,IgG检测,对比临床确诊结果,分析特异度抗体IgM、IgG检测的准确率、特异度及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特异度抗体IgM、IgG检测阳性的准确率、特异度及敏感度对比临床确诊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IgM、IgG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与确诊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特异度抗体IgM,IgG检测可促进患者新冠病毒感染诊断敏感度提高,使患者疾病诊断明确。
摘要: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45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分别对本组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技术检测与X线片检测,比较两种诊断技术的结果差异。结果:比较两种技术的检出率情况,多层螺旋CT技术明显高于X线片技术(P<0.05)。比较不同骨折类型的影像学特征,发现多层螺旋CT技术在矢状位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X线片技术,数据差异显著(P<0.05);并且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在相同的骨折类型中,其多层螺旋CT图像与X线片图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技术检出率更高,并且满足腰椎压缩骨折分型诊断要求,值得推广。
摘要: 临床检验一直以来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其他科室对于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一些主治医师并不能理解临床检验的重要作用,在诊断过程中对于自己多年来的诊断经验过于自信,忽视了采用临床检验的手段,使得很多的临床检验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展。进行临床检验是诊治疾病的重要方法,是判定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及病情发展的状况,进而为其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对基层医院临床检验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的探讨。
摘要: 目的:研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应用PCT与IL-6联合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抽取1500例,依据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及重型组,两组均750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PCT与IL-6水平。结果:重型组患者入院1d、入院3d、入院8d、入院14d、出院前1dPCT水平与轻型组对比更高,存在对比差异(P<0.05),重型组患者入院1d、入院3d、入院8d、入院14d、出院前1dIL-6水平与轻型组对比更高,存在对比差异(P<0.05)。结论:PCT与IL-6联合检测能够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为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