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与营养
中国食品与营养
《中国食品与营养》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食物生产、食物消费、食品工业、食物营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普及宣传营养保健、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食品与营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46

《中国食品与营养》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微波膨化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下载:258 浏览:2782
  • 周立元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11期
  • 摘要:
    微波膨化技术是新型食品生产工艺,其通过微波加热的特性,使物料产生蒸气压梯度,在物料压力大于承受能力时瞬间出现膨化现象,有效解决了以往食品膨化技术能耗大、受热不均和油脂含量高的问题。目前市场上膨化食品的受欢迎程度较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为此,需要加强技术分析,主要从淀粉膨化食品加工、瓜果蔬菜膨化食品加工、蛋白质膨化食品加工三个方面了解到微波膨化技术应用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注重分析原料体积形状、水分和加热时间的建议,避免对膨化效果造成影响,从而提升技术应用和推广效率。
  • 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现状与策略 下载:245 浏览:2627
  • 张利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11期
  • 摘要: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对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放心安全的水产食品,我国已经采取多元化政策对水产食品的安全与质量进行了严格监管,不仅对各项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了不断优化,而且为监管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等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本文针对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现状展开详细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将相关问题妥善解决。
  • 食品检验检测中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下载:298 浏览:2584
  • 邱雅亭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11期
  •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要求也更加严格。食品检验检测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检测人员应该采取多样化措施,提高自身的检测技术水平,确保食品安全。基于此,本文对目前食品检验检测中的问题做出分析,然后提出了对应的食品质量控制策略,以便满足大众更多的食品安全需求。
  • 关于食品检测机构样品管理的探讨 下载:258 浏览:2580
  • 吕东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11期
  • 摘要: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我国的食品消费规模越来越大,食品行业发展迅速。但发展必定伴随着问题,在食品行业,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导致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下降,少数企业成为“害群之马”,影响了整个食品行业的有序发展。因此,做好食品检测工作,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对于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食品行业的有序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 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下载:258 浏览:2490
  • 田志发 尹松鹤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11期
  • 摘要:
    在近几年里,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提速,民众对食品安全越发关注,社会上经常出现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热烈讨论。现阶段,食源性疾病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方法流程多、耗时长,很难做到对食品的快速检测。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愈发成熟,基于该方法的检测技术必然会被全面用于微生物检测中,这是未来食品检测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食品检测的现状,并给出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检测中的应用途径。
  •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245 浏览:3284
  • 蓝香秀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11期
  • 摘要:
    食品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非常高,针对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检测中,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当前最为普遍的检测方法之一,这是由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更好地灵敏度,同时也能在检测中减少检测误差,由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助于为后续食品检测提供必要的参考借鉴。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下载:259 浏览:3013
  • 郑瑞元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11期
  • 摘要: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民众物质生活质量实现了质的提高,民众在生活中愈加注重食品的安全,对食品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食品检测工作开展水平较低,食品质量问题突出,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民众的需求,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食品检测工作中加大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利用能够大幅提高食品检测工作开展的水平,确保食品的安全可靠,进而为民众提供更加健康的食品,促进民众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 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液质联用技术的应用 下载:298 浏览:2575
  • 曹智攀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11期
  • 摘要:
    色谱分离技术与高选择性质谱技术结合可形成液质联用技术,相较于单一的色谱分离技术,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度、选择性强等优势。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液质联用技术检测食品真菌毒素的原理,并结合实际毒素检测试验进行液质联用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旨在补充食品真菌毒素检测方法,为食品安全检测与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指导。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食品与营养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50326
下载量 30689
总被引次数 691
影响因子 1.32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