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应用
水土保持与应用
《水土保持与应用》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水土保持及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领域内的最新成果介绍,学者讨论,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专业评论等多方面的内容。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480

《水土保持与应用》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如何加强土地管理促进土地复垦及开发整理 下载:57 浏览:532
  • 王少平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 摘要: 现如今,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由此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有些地区的土地应用不规范,出现了大量荒地。当前,土地复垦与开发整理中要标准化管理,转变现状,仔细分析土地管理策略。基于此,文章依据河源电厂二期2×1000MW燃煤机组扩建工程(南陂片三)临时用地土地复垦任务,介绍了本次土地复垦计划目标,探讨了土地管理途径,以期提高土地管理质量和土地使用率。

  •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及资源化利用途径分析 下载:48 浏览:527
  • 陈慧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 摘要: 重金属污染土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中的重金属积累日益严重,传统的污染治理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本文系统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及其他新兴技术,并探讨了修复后土壤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如填埋处理、金属回收、绿化土壤及路基填料应用。

  • 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下载:52 浏览:539
  • 石靖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 摘要: 本文进行了全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分析,通过周密的采样方案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发现场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特别是铅和镉的含量远超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污染主要源于历史上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城市道路排放以及河流冲刷和沉积作用。风险评估显示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因此提出了风险防控措施和修复技术建议,以降低污染风险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 道桥工程中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下载:54 浏览:556
  • 汪金凤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 摘要: 软土地基是滨海地区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难点,道路桥梁的使用安全及寿命与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在进行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的基础设计时,应将软土地基的变形特征充分考虑在内,避免其对桥梁产生危害。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使桥梁产生扭曲、倾斜或裂缝,影响其外观及使用安全,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垮塌。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 谈谈水土保持措施介绍及水土保持效益 下载:46 浏览:511
  • 斯钦布和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 摘要: 在当代社会的进步中,水土流失这一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自然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随着水流的涌入,河床会逐渐上升,这种上升的河床对防洪并不有利。当汛期来临时,由于河床上升无法承受过多的河水,导致河水横向溢出,引发了洪水灾害,对河道周围造成了影响。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维护土壤的稳定性对于提升水土流失管理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探讨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土管理中的运用,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这些措施在水土管理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下载:49 浏览:522
  • 成现伟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 摘要: 我国各种软弱土地基和特殊土地基广泛分布,广大岩土工程科技工作者研发出了大量地基处理创新技术,为保证我国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作出了新的贡献。研究了不相同高聚物密度的碎石桩承载特征,研究成果反映出随着密度、桩长和桩径的增加,高聚物碎石桩的承载能力随之增加,为有效解决高填方长期变形问题,可通过压实方法、改变土体颗粒组成等。

  • 碎石桩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的运用 下载:51 浏览:511
  • 韩兆通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 摘要: 在对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由于地基的承载力不足或地上存在建筑物会导致地基沉降问题的出现。在旧路改建工程当中,软土地基存在较大空隙并且渗透率不高,沉降稳定需要较长时间,且极易出现新旧路堤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碎石桩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常用方法,因此,本文将对碎石桩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的运用展开探讨,以期为软土地基工程的施工提供思路。

  • 关于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探究 下载:54 浏览:525
  • 赵先文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 摘要: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建设,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直接影响。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能够实现对其有效保护,并且能够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土地资源。目前,土地资源利用和城市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问题,主要是因为现有土地资源较少而城市建设对土地资源需求量较大导致的,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的资源管理人员对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更新和完善,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城市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 水利工程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生态修复的运用 下载:51 浏览:536
  • 刘皓轩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3期
  • 摘要: 水土流失是一种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土地资源、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修复是一项重要的治理措施,近年来,由于人们日益增加的水资源需求量,以及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使得水利工程成为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因此,本项目拟通过对水利工程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其对土壤环境的改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水利工程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 植被盖度对水土保持功效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518
  • 吴小康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3期
  • 摘要: 在不同地质环境中,植物一直在土壤的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极大地改善当地土壤与生态环境。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植被盖度情况对水土保持的重要影响,以此为相关部门提供帮助,减少不同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供有关人士参考。

  • 浅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的优化措施 下载:53 浏览:532
  • 丁利尔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3期
  • 摘要: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发生不但会为自然界的平衡状态造成严重破坏,还会严重干扰生物多样性。物种灭绝等状况频繁发生。为了保障自然环境的稳定性,充分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并降低人类活动为自然界带来的影响。应该对水土流失状况的出现原因进行充分考虑,并针对性建立防治与处理措施。为守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 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 下载:47 浏览:512
  • 沈泳 黄玉梅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3期
  • 摘要: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作为两大重要领域,其协同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而探讨了二者在目标、方法和路径上的协同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协同机制,包括政策协同、技术协同、市场协同和社会协同等多个方面。通过深入分析与实践,本文为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下载:48 浏览:503
  • 陆奇峰 宋子悦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3期
  •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扩张,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对水土资源产生了深刻影响。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水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强城市规划和生态修复、强化林业和采矿的环境监管以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应对策略,以期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 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影响分析 下载:48 浏览:514
  • 王亮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3期
  •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威胁着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措施在减少径流、减少径流、维护水土资源与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降雨强度与降雨强度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而径流作为衡量水土流失程度及水土保持成效的重要指标,因此,减少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的重要目标之一。降雨强度越大,土壤侵蚀风险越大,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降雨过程中的动能、冲击力,从而降低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 下载:50 浏览:513
  • 张文雅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3期
  •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想提高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还应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环境问题,将水土保持理念融入其中,促进可持续发展观的充分落实,从而降低对地表和地形地貌的破坏,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将水土保持理念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这对工程整体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 下载:54 浏览:538
  • 程诚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3期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问题。首先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随后,介绍了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文章详细阐述了水土保持措施,如植被恢复、土地整治、水资源合理利用等,并探讨了生态恢复技术的应用,如湿地恢复、人工造林等。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水土保持与应用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发文量
访问量
下载量
总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