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医学
诊断医学
《诊断医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物理、技能、症状诊断学等各门临床诊断学科的病例报告和学术论文。本刊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并致力于学术繁荣,旨在为世界范围内的医疗诊断研究人员及医疗诊断工作者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医疗诊断领域内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54

《诊断医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胸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价值和分析 下载:422 浏览:3932
  • 纪超祖 《诊断医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瘤采用CT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对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10月治疗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60例进行CT诊断,并对CT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认真统计和比较。结果:在60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中,经CT扫描检查可见44例胸腹主动脉,平扫时可见剥离内膜影像24例,在扫描增强后有24例患者能够清晰辨认瘤体直径在5-13cm之间,平均直径为7.3cm。结论:经横断面扫描的CT胸腹主动脉瘤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资料,为早期诊断和发现胸腹主动脉瘤提供临床数据参考。
  • 观察椎间盘突出检查中MRI与CT临床诊断效果对比 下载:406 浏览:3432
  • 吴斌 《诊断医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讨论椎间盘突出检查中MRI与CT临床诊断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均对患者实行CT检测以及MRI检测,在治疗后对患者实行病理检查。比较CT检测以及MRI检测的病理检查符合率的情况。结果:经过MRI检测发现,有17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突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100.00%;有10例检测出椎间盘膨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90.91%;有7例检测出椎间盘游离,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100.00%;有9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脱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90.00%;有5例检测出椎间盘结节,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100.00%。经过CT检测发现,有8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脱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0.00%;有8例检测出椎间盘膨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72.73%;有15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突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8.23%;有4例检测出椎间盘游离,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57.14%;有3例检测出椎间盘结节,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60.00%。MRI检测总的检出率高于CT检测,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使用MRI检测的检出率更高,但是CT检测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孕妇对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产前检测技术信息需求的质性研究 下载:416 浏览:3390
  • 任颖慧 汪雪雁 罗晓菊 刘玲芳 席娜 杨菲 冷竹 《诊断医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产前诊断应用过程中,孕妇对CMA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方法,现场录音,并以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根据受访者对CMA在产前诊断中的认知,提炼出以下主题包括:对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缺乏,期望获得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的需求,理想的决策援助方式;对目前价格的接受情况和报告查询途径的需求不一。结论 孕妇对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缺乏,期望从医院获得专业的健康指导,重点关注的是检测结果对胎儿、妊娠结局的影响;与获得的临床价值比较,检测价格等服务模式的需求,并不是影响孕妇对CMA接受度的主要因素。
  • 超声检查在肺结核致胸腔积液诊断中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448 浏览:3427
  • 明浩 《诊断医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肺结核致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63例肺结核致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超声检查,观察胸腔积液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63例均为肺结核致胸腔积液,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包括91例单纯胸腔积液,32例包裹性积液,8例胸腔积脓,19例胸膜粘连,13例患者病灶靠近胸壁,14例液气胸。结论 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肺结核性胸腔积液病变部位,不同类型病例影像学表现具有差异性与典型性,有助于临床定性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
  • 评估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肾癌囊性变的诊断价值 下载:435 浏览:3783
  • 潘玉兰 《诊断医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肾癌囊性病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计抽取66例肾癌囊性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入我院进行检查,患者均实施超声造影以及增强CT扫描检查,分组对比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66例患者经超声造影检查后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癌囊性变患者治疗中超声造影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增强CT,能够通过对肾癌囊性变患者的血流供应情况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提升诊断准确率,以便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升治疗效果。
  • CT检查对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价值 下载:421 浏览:3252
  • 陆燕 《诊断医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择取本科室2016年1月-2018年12月时段内诊疗的原发性肾上腺肿瘤(均经病理证实)患者共58例,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评估不同肿瘤下CT特征,再测量平扫、增强扫描时CT值。结果:①皮脂腺瘤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左侧发病占比88.46%;嗜铬细胞瘤患者,左侧发病占比53.33%;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左侧发病占比30.00%;髓样脂肪瘤患者均为右侧发病。②皮脂腺瘤表现为轻中度均匀强化;嗜铬细胞瘤为不均匀强化,但强化程度较为明显;节细胞神经瘤7例表现为轻度不均匀强化,3例表现为无明显强化;皮脂腺癌均为不均匀性强化,且强化程度明显。结论:针对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不同肿瘤类型决定其CT征象的差别,而这也在组织成分不同的情况下影响CT值、肿块密度和强化度,以便更好起到原发性肾上腺肿瘤鉴别的效果。
  • 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下载:461 浏览:3743
  • 毛袁心 《诊断医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分为常规心电图组、动态心电图组。对比分析两组对心律失常诊断价值。 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诊断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 结论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高,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高检出率及高阳性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颈椎病的X线平片CT及MRI诊断和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358 浏览:3622
  • 史延秀 《诊断医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X线平片、CT以及MRI运用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颈椎病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检查(X线组)、CT检查(CT组)以及MRI检查(MRI组),比较三组的诊断结果、特异性征象检出情况。结果:(1)MRI组在椎体后缘骨赘、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椎间隙狭窄方面的检出率高于X线组,P<0.05;MRI组在骨性椎管狭窄、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方面的检出率高于CT组,P<0.05;X线组的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检出率高于CT组,P<0.05;(2)X线组特异性征象检出率(32.86%)高于MRI组(10.00%),P<0.05。结论:X线平片对于诊断颈椎病有较好效果,且恰当配合MRI检查或CT检查,能够提升确诊率。
  • 甲状旁腺腺瘤的CT影像诊断分析 下载:427 浏览:3227
  • 朱晓军 《诊断医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对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CT影像诊断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8年10月份至2019年10月份期间收治的甲状旁腺腺瘤患者40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超声诊断,观察组20例,给予超声联合CT影像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性明显更高(P<0.05)。结论:CT联合超声诊断可进一步确定甲状腺腺瘤的部位、大小及形态,同时提升了总体诊断准确性,以为临床后续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 MSCT检查对中弓韧带压迫腹腔动脉的诊断价值 下载:413 浏览:3383
  • 冯静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和总结MSCT评估正中弓状韧带(MAL)压迫腹腔动脉(CA)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6月我院诊断MAL压迫腹腔动脉患者23例,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特点。结果 23例诊断MAL压迫腹腔动脉患者中,男15例,女8例;轴位图像清楚显示腹腔动脉狭窄19例,多平面(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图像23例均显示腹腔动脉狭窄,腹腔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为16%~87%,最狭窄点距腹主动脉2.5~19,8mm(平均9.4mm),狭窄后轻度扩张18例,无扩张5例,7例侧支循环形成,15例腹主动脉硬化,动脉瘤3例,腹主动脉瘤样扩张1例,肝动脉起源异常2例。结论 MSCT和血管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楚显示MAL对腹腔动脉的压迫和血管狭窄程度,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效果分析 下载:414 浏览:3225
  • 马兰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和腺肌瘤的诊断效果。方法:纳入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8月值2019年8月期间,其中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0例,证实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有40例,其中10例患者合并患有腺肌瘤,对90例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90例患者诊断的准确率及误诊情况,对比子宫肌瘤患者和子宫腺肌病患者动脉RI(阻力指数)。结果: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确诊48例,确诊率为96%,2例误诊为子宫腺肌病,误诊率为4%,40例单纯子宫腺肌病患者,确诊37例(单纯子宫腺肌症确诊29例,子宫腺肌症合并腺肌瘤确诊8例),确诊率为92.5%,3例误诊为子宫肌瘤,误诊率为7.5%,两种疾病确诊率无显著差异(P>0.05)。子宫肌瘤患者动脉RI平均值为(0.66±0.12),子宫腺肌病患者动脉RI平均值为(0.76±0.14),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和腺肌瘤有着较好的诊断效果,并且可通过动脉RI区别两种疾病,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阴道分泌物检验对阴道炎的诊断价值分析与评估 下载:456 浏览:3673
  • 吴月仙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和评估阴道分泌物标本五联检验对阴道炎病原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我院门诊接受白带常规检查的女性为实验对象,纳入214人。每人分别取两份阴道分泌样本,相应做常规镜检、阴道炎五联检。对比阴道炎病原体检测情况。结果:五联检验测定乳酸杆菌与加特纳菌的阳性率、细菌性阴道炎与混合感染阳性率要比常规镜检法高(P<0.05),但整体对阴道炎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五联检验能提高临床对阴道炎的检出率,诊断价值高。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假胆囊的诊断标准及形成原因分析 下载:428 浏览:3435
  • 王胜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假胆囊超声主要表现及具体原因,以此来为后续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4月之间所接收的20例腹腔镜术后假胆囊患者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后都在不同程度体现出了一定的慢性腹泻、中上腹部不适等症状,通过超声设备进行诊断后,对患者超声检测结果以及具体原因进行研究。结果 所有20患者在手术后胆管上段、中段、肝总管以及胆囊窝等几个部位出现了大小不一的假胆囊,而且所有患者的收缩功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损伤。结论 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假胆囊医生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超声检查,对假胆囊的形态进行认真观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漏诊或者是误诊等现象。
  • 肺部CT树芽征的诊断价值 下载:426 浏览:3777
  • 祝国标 徐美芳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分析肺部CT树芽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31例肺部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见肺部CT树芽征。对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评估不同疾病中肺部CT树芽征的诊断价值。结果:131例患者中,肺结核患者59例、感染患者27例、先天性疾病患者2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11例、肿瘤患者8例,其他少见疾病患者共计6例。按例数排序,不同疾病患者占比情况为45.04%(59/131)、20.61%(27/131)、15.27%(20/131)、8.40%(11/131)、6.11%(8/131)、4.58%(6/131)。结论:肺部CT树芽征可用于多种疾病诊断,多种疾病肺部CT影像存在树芽征,但除肺结核外,其他疾病不宜单一依赖肺部CT树芽征诊断。
  • 探究钼靶与磁共振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响价值 下载:437 浏览:3700
  • 金竟琳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探究钼靶与磁共振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响价值。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给予其X线钼靶,MRI检查,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给予所有患者手术治疗,根据肉眼和病理检查,其肿块主要表现为圆形和椭圆形,或呈现为分叶状,能够清晰显示边界。给予所有患者X线钼靶检查,病灶大小表现为1.6cm×2.1cm——7.2cm×9.1cm,其中有5例患者表现为圆形,其中20例为分叶状,对应的病灶具有高密度影,其密度高度范围超过周围腺体,其中有15例患者能够对其边界看清,5例边界不清晰,10例患者周围具有环形低密度影。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对应的病灶大小在3.2cm×4.1cm——18.6cm×24.3cm,其中有10例患者为圆形,20例患者表现为分叶状。结论:就乳腺叶状肿瘤患者来说,给予其X线钼靶和MRI检查,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性,尤其针对MRI动态增强扫描,但是要想对其进行确诊,则还需要从临床病例检查进行入手。
  • 浅析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 下载:461 浏览:3621
  • 李映美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分析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支的40例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X光片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肠梗阻类型以及引发肠梗阻因素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肠梗阻类型的检出诊断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引发肠梗阻因素的检出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测方式可对肠梗阻患者的肠梗阻类型以及引发肠梗阻的因素,进行更加准确地检查,利于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下载:455 浏览:3773
  • 兰长敏1 李玉霞2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呼吸内科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呼吸内镜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9年6月到2019年10月。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检查与治疗方式,研究组予以呼吸内镜诊疗。统计两组患者的疾病确诊率、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确诊率、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确诊率、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两组数据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呼吸内科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呼吸内镜的价值非常显著。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治疗有效率均显著提升,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价值显著。
  • X线在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探讨 下载:402 浏览:3245
  • 张伟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讨论在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X线检测方式进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实施治疗处理的压缩性骨折患者49例作为研究样本,给予全部入选患者CT检测及X线检测处理。收集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的整合分析,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案的检测精准度。结果:CT检测方案的检测精准度为65.31%,X线检测方案的检测精准度为93.88%。相较于CT检测方案,X线检测方案的检测精准度明显提高28.57%(P<0.05)。结论:在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X线检测方式进行鉴别诊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诊断精准度及诊断质量,并为后续的相关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临床应用价值十分理想。
  • 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载:462 浏览:3724
  • 陆洋 刘杰民 孙丰菊 谭艺峰 《诊断医学》 2021年9期
  • 摘要:
    目的:进一步着重探讨和分析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随机选择我们医院在2018年1月到12月这个阶段内接收到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患者一共有50例,其中对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各有25例患者。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处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而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效采取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性临床诊治方法。两组患者进行完相对应的治疗干预之后,对其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几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相对应的随访跟踪分析和对比,能够充分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其中包括急性心力衰竭、致死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再住院率等相关方面,都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采取冠脉介入性诊疗方法,能够呈现出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诊治效果更为理想,能够从根本上有效评价和判断冠脉血流对远端心肌缺血所造成的影响,针对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判断,从而以此为基准进行相对应的手术处理,这样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使心肌损伤程度有效减轻,这种诊治方法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广泛应用,大力推行。
  • 急性胰腺炎中螺旋CT诊断及病情分级的应用价值 下载:427 浏览:3518
  • 鞠嘉明 《诊断医学》 2021年9期
  • 摘要:
    目的 研究GE双排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病情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至2018年间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过GE双排螺旋CT扫描,观察CT 检查后影像学表现,并对其进行分级,将其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GE双排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同时记录不同分级的预后。结果 诊断为水肿型的患者为46例(74.19%)、 诊断为出血坏死型的患者为16例(25.81%);CT病情分级划分为:A 级患者0例、B 级患者19例、C 级患者16例、D 级患者17例、E 级患者10例。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病情分级中螺旋CT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将其广泛推广应用。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诊断医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30
访问量 110265
下载量 26520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8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