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医学
诊断医学
《诊断医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物理、技能、症状诊断学等各门临床诊断学科的病例报告和学术论文。本刊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并致力于学术繁荣,旨在为世界范围内的医疗诊断研究人员及医疗诊断工作者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医疗诊断领域内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54

《诊断医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价值分析 下载:281 浏览:2437
  • 徐娜 《诊断医学》 2023年10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进行X线和CT检查,对比两种方式检查结果。结果:CT确诊率为92.00%高于X线68.00%,有统计学差异(P<0.05)。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间质浸润型、腺泡型、混合型三种,间质浸润型为主要类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边缘模糊。CT检查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密度实变影,可伴有胸腔积液、肺不张、支气管充气征等表现。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价值显著,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患儿疾病治疗争取时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卵巢瘤样病变采用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247 浏览:1588
  • 沈燕 《诊断医学》 2023年10期
  • 摘要:
    目的:对卵巢瘤样病变患者联合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诊断,并分析其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的84例疑似卵巢瘤样病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42例患者,接受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联合诊断。结果:对照组患者诊断卵巢瘤样病变的正确率为83.33%,误诊率为16.67%,漏诊率为16.67%。观察组患者诊断卵巢瘤样病变的正确率为97.62%,误诊率为2.38%,漏诊率为2.38%,差异明显(P<0.05)。结论: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卵巢瘤样病变准确率更高,可减少误诊、漏诊情况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超声在胆囊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291 浏览:2401
  • 杨宇超 《诊断医学》 2023年10期
  • 摘要:
    目的:将超声在胆囊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我院2018年10月份至2019年10月份收治胆囊隆起性病变患者60例,根据收治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T增强扫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超声检查,将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检查联合CT增强扫描可进一步提高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从而为患者后续临床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88 浏览:2390
  • 张燕芬 《诊断医学》 2023年10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资料选择本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的孕产妇12762例,经妊娠结局明确胎盘血管前置发生共20例,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及漏诊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出胎盘血管前置准确率为90.00%,漏诊率为10.00%,与妊娠确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孕产妇中合并帆状胎盘12例,合并副胎盘6例,合并多叶胎盘2例。彩超特征为宫颈矢状切面图像显示伴随条状血管跨越宫颈内口上方,血管搏动频率与胎儿心率一致,胎盘脐带入口在胎盘边缘,可观察到脐带血管跨越或接近宫颈口。结论:产前加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可实现对胎盘血管前置的尽早检出,可明确宫内胎盘血管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该方法仍存在漏诊,需注重定期检查,研究价值较高。
  • 上消化道出血在基础卫生院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探讨 下载:263 浏览:2676
  • 王燕 《诊断医学》 2023年10期
  • 摘要:
    目的:对基层卫生院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从本院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讨论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通过结合患者症状以及其出血量、血压、脉搏、血象等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后,所有患者均确诊。在该病的治疗上,及时止血以及补充血容量是基层卫生院主要的治疗方法。在30例患者中,27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患者因出血严重转入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结论:对于基层卫生院来说,其医疗条件有限,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中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的处理。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青年早期复极的临床意义 下载:255 浏览:2366
  • 迪丽努尔·买买提江 《诊断医学》 2023年9期
  • 摘要:
    目的:观察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青年早期复极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均为因复极综合征到我院接受治疗青年患者,共计58例,所有患者分别行常规心电图诊断(对照组)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早期复极检出率分别为96.55%、77.59%,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58例患者中有31例检出ST-T差异,其中肢体导联占比最高,为74.19%(23/31);患者心率越快,ST段等电位线与T波降低越明显(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青年早期复极检出率高,能够反映出患者ST-T段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分析 下载:283 浏览:2647
  • 董乐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讨CT和MRI对于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诊断效果并对二者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经病理诊断确定为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90例,此90例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前均进行了CT和MRI检查,分别对两种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0例病理确诊为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中CT检出78例,MRI检出80例(X2=0.207,P>0.05); CT检出钙化43例,MRI检出21例(X2=26.178,P<0.05);CT检出内生型宫颈癌3例,MRI检出14例(X2=18.118,P<0.05)。结论:CT和MRI对于女性盆腔恶性肿瘤均具有很好的检出率,但CT对于子宫体积扩大、钙化等检出效果更佳,MRI对肿瘤的定性以及定位检出效果则优于CT,临床二者应结合应用,提高诊断效果。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36 浏览:2650
  • 徐益利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128例疑似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部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等指标。结果:联合瓣膜钙化、二尖瓣钙化、主动脉瓣钙化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5%、92.6%、94.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1%、85.2%、91.4%。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较高,可准确对疾病进行分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清降钙素原、TREM-1及中性粒细胞CD64在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49 浏览:2655
  • 陈淑芳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TREM-1及中性粒细胞CD64在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45例儿童脓毒症患者,另选取同期普通感染患者45例,同时选取来我院体检正常儿童45例,分别为脓毒症组、普通感染组及正常组。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CD64及TREM-1(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结果:脓毒症组、普通感染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TREM-1及CD6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D64及TREM-1水平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TREM-1及CD64可为诊断儿童脓毒症诊断提供新指标,并为儿童脓毒症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实验依据。
  • 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效果观察 下载:283 浏览:2640
  • 陈松木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效果。 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80例肠梗阻患者采用盲选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观察组进行CT检查。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对比,分析两组的肠梗阻诊断准确率及肠梗阻类型检查情况。结果:根据两组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可得知,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误诊率及漏诊率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机械型肠梗阻诊断准确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绞窄型肠梗阻及动力型肠梗阻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腹部X线平片相比,为肠梗阻患者应用CT检查进行疾病诊断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明显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同时可有效明确疾病类型,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64排CT血管成像对老年人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46 浏览:2846
  • 李永军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分析64排CT血管成像对老年人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定疑似100例老年人头颈部动脉病变患者,时间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均予以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结果对比。对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96.84%、80.00%、96.00%。结论:64排CT血管成像对老年人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有助于分析斑块性质,利于临床诊治方向参考。
  • 腹部CT与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下载:236 浏览:2872
  • 宋珍珍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研究腹部CT与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诊断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B超诊断,观察组进行CT诊断,研究组使用核磁胰胆管成像进行诊断,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阳性检出率以及直径≤8mm的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结果: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为66.66%,观察组为76.66%,研究组为86.66%;对照组直径≤8mm的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为53.33%,观察组为83.33%,研究组为93.33%,研究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使用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扫描,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分析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效果 下载:231 浏览:2566
  • 杨素霞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患者实施病情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尿路感染。通过回顾式分析对86例患者做以检验分析。对照组患者为健康体检者,观察组则为尿路感染患者,分析白细胞计数和细菌计数情况。结果:从检验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为(31.25±2.96)个/uL,对照组为(15.43±2.33)个/uL,与此同时,在细菌计数上,观察组为(4004.39±121.75)个/uL,对照组则为(2352.63±88.65)个/uL,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尿路感染患者实施尿常规检查效果显著,该检测方式迅速、准确,能够提供准确解决。
  • 观察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手术病理对胃癌诊断的效果 下载:261 浏览:2547
  • 张冉星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胃镜活检病理对胃癌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将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作为对照组,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作为观察组,收集分析两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检查方法的胃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胃癌病理类型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疑似胃癌患者可采用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并用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病理类型,有效提高临床胃癌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腹部超声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81 浏览:2688
  • 陈超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 摘要:
    目的:剖析在肝胆疾病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后会具有怎样的应用效果。方法:遴选时间节点在2017年07月--2019年07月之间,将我院收治的99例肝胆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将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抽选同期的99例其他腹部疾病患者作为参照样本,分析实施腹部超声后对诊断效果的影响。结果:腹部超声检查肝胆疾病的灵敏度占比是80.80%;特异度占比是78.79%;准确度占比是79.80%,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超声检查的优点较多,不但不会造成大的创伤,医疗花费也较少,具有可重复和操作简单的优势,应用在肝胆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进而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和早康复的目的。
  • 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临床价值探究 下载:281 浏览:2663
  • 周教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 摘要:
    目的:探析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份---2019年5月份在我院就诊的142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采用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临床效果。结果:在142例患者中确诊为嫌色细胞癌的患者有23例,85例确诊为透明细胞癌患者,34例确诊为乳头状癌的患者。同时在CT平扫中检出的肾癌患者93例,所占比例为65.49%;经过三期增强扫描检出的肾癌患者140例,所占比例为98.59%,前者数据显著低于后者,组间有差异性(X2=31.8351,P=0.0001),即P<0.05。结论:与CT扫描相比较,三期增强扫描能够更加全面、直观和准确的对病变区加以显示,具有较高的肾癌检出率,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分析 下载:246 浏览:2635
  • 介宝海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18.10~2019.10时间段我院接收的糖尿病疑似患者102例,抽签方法进行分组分析,51例开展生化检验进行诊断的患者纳入实验组,51例开展常规检验进行诊断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2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检验金标准为病理检验,与对照组相比对,实验组患者检出率获得提升明显的效果,比对差异与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相符合(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开展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相比,诊断价值更高,建议临床诊断中推广。
  • 探究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下载:266 浏览:2608
  • 李春娥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在选取此次研究的过程中,我院在2018年5月份到2019年5月份选取了自愿参加此次研究的48例患有宫外孕的患者。然后医院将48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研究组接受的是经腹超声检查,观察组接受的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经阴超声检查之后,检测出阳性的概率要高于研究组所采用的经腹超声检查,而且在临床诊断方面准确性也更高。结论:要想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宫外孕需要采用精确度更加高的经阴道超声检查,进而可以让患者早期诊断,有助于患者今早的恢复健康。
  • 核磁共振用于脊柱损伤诊断的影像特征及价值 下载:281 浏览:2666
  • 王彪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 摘要:
    目的:本文调研的重点在于为脊柱损伤的病患进行临床医治的过程当中,使用核磁共振进行病症的诊断操作对病症医治产生的价值以及病症的影像学特征了解情况,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调研过程使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8年12月份到2019年9月份之间到我院接收脊柱损伤的2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调研组各为100例。其中常规组的病患使用螺旋CT方式来进行病症的检查和诊断,而调研者病患就是使用核磁共振来进行病症的检查和诊断,最终对两组病患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除了神经根损伤,椎体容器改变情况之外,调研组病患最终的病症检出率都明显优于常规组的病患,特别是在骨挫伤,韧带损伤以及椎旁软组织损伤方面。结论:在对患有脊柱损伤的病患进行临床医治时时使用核磁共振的方法,诊断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因为这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症的了解情况更加深入。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诊断医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30
访问量 110265
下载量 26520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8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