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神经精神科学相关领域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神经精神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成果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893

《神经科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并发眼部感染及颅神经损伤的护理 下载:298 浏览:3063
  • 郑文 阿里米拉.哈布力哈克 陈金荣​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 摘要:
    目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并发颅神经损伤和眼部感染者使用抗感染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方法,观察该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并发眼部感染及颅神经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患者采用抗感染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措施治疗后,一周内10名患者疼痛程度、面部红肿和口腔粘膜溃疡都获得缓解。患者症状缓解后采用有氧治疗和针灸治疗,一个月内患者全部康复,没有留下后遗症。结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并发颅神经损伤和眼部感染者使用抗感染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方法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09 浏览:3109
  • 刘艳春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综合探析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性将其具体分为53例观察组与53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而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细节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效果,有效改善神经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研究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12 浏览:3105
  • 陈爱琳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90例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时以系统法为标准,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45例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分组对比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以及只提供能障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研究组患者护理后C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升其康复效果,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研究 下载:309 浏览:3101
  • ​朱进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前者48例,实施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后者48例,实施针灸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临床上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措施效果较为理想。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使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下载:301 浏览:3099
  • ​丁云丽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BHD)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比对组,每组各47名患者。比对组给予基础治疗配合弥可保片治疗,实验组则给予基础治疗配合BHD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将两组的FBG、2HPG、HbAlc、腓总(MNCV、SNCV)、正中(MNCV、SNCV)水平及疗效进行比对观察。结果 两组指标FBG、2HPG、HbAlc、腓总(MNCV、SNCV)、正中(MNCV、SNCV)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BG、2HPG、HbAlc指标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两组间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腓总(MNCV、SNCV)、正中(MNCV、SNCV)实验组与比对组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实验组较比对组提高显著(P<0.05)。结论 BHD可使受损神经修复,且使得机体血糖水平改善,可有效治疗DPN。
  •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下载:300 浏览:3094
  • ​邵明星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 摘要:
    分析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将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上肢手术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两组对象均接受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研究组则接受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对象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进行分析后差异存在(P<0.05)。结论:针对接受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将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使用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312 浏览:3100
  • 景晓英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8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一组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本组中观察对象共42例,另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本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本组中观察对象共42例,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优
  • 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312 浏览:3093
  • ​王玉鑫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有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5月~2019年05月收治的4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有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21例):采用前路减压手术方法展开疾病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方法展开疾病治疗;就组间Cobb’s角、伤椎高度、运动评分以及触觉评分展开对比。结果:手术前,治疗组胸腰段脊柱骨折伴有脊髓神经损伤患者Cobb’s角、伤椎高度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手术后,治疗组Cobb’s角、伤椎高度均大于对照组明显(P<0.05);手术前,治疗组胸腰段脊柱骨折伴有脊髓神经损伤患者运动评分以及触觉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手术后,治疗组运动评分以及触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前路减压疗法的有效运用,可使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有脊髓神经损伤患者Cobb’s角、伤椎高度有效增加,并同时将运动评分以及触觉评分显著提升,最终实现胸腰段脊柱骨折伴有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有效预后。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探讨 下载:302 浏览:3083
  • 吴洪才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8月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对象,利用中医的检查方法判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使用西医的检查方法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在中医观察的结果中发现,出现麻木现象的患者有78例,占比88.6%,出现疼痛现象的患者有65例,占比73.9%,出现疲惫现象的患者有85例,占比96.6%以及出现发凉现象的患者有72例,占比81.8%,总发生率为85.2%。在西医观察的结果中发现,在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数在4.4至 6.1mmol L、餐后2h血糖指数在4.4~至8.0mmol L 8例,占比9.09%。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数在6.1~至7.0mmol L、餐后2h血糖指数在8.0~至10.0mmol L 14例,占比15.9%。控制水平差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数大于 8.0mmol L,餐后2h血糖指数大于10.0mmol L 66例,占比75%。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来说,无论是其临床症状,还是血糖控制情况,都与中西医的检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推广应用。
  • 精细化防范措施对降低神经外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 下载:307 浏览:3092
  • ​谢国辉 李毅 赵文梅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 :对于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 选取神经外科患者200例进行分析,所选200例患者通过随机法分组,其中100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剩余100例患者接受精细化防范护理措施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神经外科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两组神经外科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出现不良事件几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 针对神经外科患者,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的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下载:306 浏览:3085
  • 朱毅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共96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实践 下载:319 浏览:3142
  • 杨鹏莹 王萍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 探析神经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 择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成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基于此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优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一般组,且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显著优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能够促使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分析 下载:311 浏览:3125
  • 方清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接诊的80例脑卒中患者,应用奇偶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小组各为4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康复护理,比较2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CSS评分(7.36±2.15)分小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72.58±7.76)分、MAS 评分(39.43±5.54)分和生活质量评分(85.10±3.12)分大于对照组,(P<0.05)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予以临床推行。
  • 浅谈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法 下载:311 浏览:3137
  • 高敬敬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 摘要:
    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共计60例,随机均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对相关隐患问题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护理缺陷情况。结果:观察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在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中,要对其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明确,并积极的进行防范,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神经内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下载:310 浏览:3134
  • 黄平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6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质量及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0.00%),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效果研讨 下载:310 浏览:3128
  • 张希平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探析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在2019.11-2020.11收治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将应用常规分娩40例产妇设立为对照组,将应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的40例产妇设立为观察组,疗程结束时开展指标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VAS分值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可有效减轻产妇疼痛,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 下载:319 浏览:3111
  • 汪体和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52例。给予参照组全身麻醉,给予研究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与参照组麻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对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与参照组VAS评分、MAP、PETCO2和心率指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P<0.05)。 结论 给予股骨颈骨折患者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能够显著提升麻醉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下载:317 浏览:3119
  • 杨欢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予以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推广应用价值高。
  • 基于MRI分型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影像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下载:301 浏览:3119
  • 杨玉丽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MRI分型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影像学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患者10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结果:观全部患者发病原因均为癫痫病引起,且均为单发,病灶分别位于颞叶3例、额叶4例及顶叶3例;MRI分型为Ⅰ型泪囊性6例、Ⅱ型结状型2例、Ⅲ型发育异常2例。术后病理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术后无病灶扩大现象。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分型具有特异性,通过MRI分型有助于外科手术制定方案。
  • 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489 浏览:3672
  • 徐玲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选取神经外科收治的98例神经外科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基于单双数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护理安全文化,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收治患者后,给予护理安全文化管理,提升疾病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神经科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60529
下载量 45892
总被引次数 682
影响因子 1.003
为你推荐